第349章 丝网印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最新章节。
半个多月的时间,詹大进带领的第四军在汉中盆地内横冲直撞。
大军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攻克了汉中盆地内的安州、汉中两个州府以及周边十余个县城。
与此同时,为了分散大济的注意力;
在参谋本部的部署和调度下,石天启领导的第二军和赵四麾下的第四军,也纷纷从驻地出发往安州和汉中挺进。
一时间,巴蜀通往汉中的子午道、金牛道上往来的部队,运送物资的后勤队里络绎不绝。
而在安州城外的汉水河畔,司马枫亲自指挥着渝州过来的阳长生等人,筹划建造全新的造船基地。
不过与以往对于重要军事行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严格保密的做法截然不同;
这一次,在司马枫的授意下《蓝营日报》等报纸开始有意识地扩散着一些相关信息。
因此,人们常常能在这份报纸上读到类似于《总理视察,二军某部作出重要指示》;
亦或是《安州硝烟散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始建设》等醒目的标题。
这种故意透露部分信息的策略显然是仔细推敲过的,用意当然是向外界传递一些信号,误导大济的高层。
实际上通过这些信息,只要有心之人稍加判断,就可以得出蓝营主力军队往汉中、安州一带集结的情报。
更何况如今《蓝营报纸》头版头条所搭配的新闻图片,更是让报纸所透露出的信息变得越发丰富起来。
虽说这些仅仅只是分辨率不太高的黑白图片,但其所表达出的信息含量却是文字远远无法比拟的。
实际上,即便是在黑白纸质印刷品盛行的年代里,“文不如表,表不如图”这样一条关于信息量多少的铁律便早已成型了。
通常来讲,一张表格或是图片之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往往需要用很长一大串的文字才能够描述清楚。
而且在利用文字去描述图片的过程当中,常常也会遗失掉相当多的细节部分。
而谈到这报纸配图的相关技术,在当今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高科技啊!
不管是采用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最初的报纸也只能够印刷出文字或者符号而已。
所能够做出变化的手段无非就是改变一下字体的样式,或者调整一下字号的大小罢了。
就连想实现双色印刷,都不是那么的容易。
然而,随着大量广告需求的涌现,文字的表达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信息表达的需要。
比如最早出现自行车的时候,相关的文字描述是这样的:
双轮小车,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
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造以钢铁,橡胶辅之;三角梁架,前后两轮。
踏月车轮两碾沙,穿街走巷唱晓昏。
这些文字和意境对于一个见过自行车的人来说可以想象,但对于没见过自行车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有了广告金主这个具体的需要,一些聪明的雕版师傅们便想到了一个法子。
就是用手工刻在木板上,然后印刷出图案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