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超大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凯洛伦,开局半艘至高无上号》最新章节。
而随之而来的配属权斗争中,陆军、冲锋队、帝安局等部门纷纷将其当成加强自己影响力的权斗工具,在一系列政治交锋之后,TIE狩猎者最终被配属给冲锋队,成为冲锋队精锐部队风暴突击队的专属用机。
尽管该机型在随后的银河内战中跟随着风暴突击队南征北战镇压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该部队的性质注定了其部署数量不可能与海陆军所用机型同日而语。
毕竟它们之间所掌握的资源就不是一个量级。
而随后的历史,不管是哪个平行宇宙的银河系居民就都耳熟能详:恩多溃败、帝国解体、军阀混战。虽说旧宇宙的帝国军要武德充沛得多,但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TIE狩猎者也就难逃被雪藏遗忘的命运了。
作为一款对标T-65型X翼的多用途战机,TIE狩猎者拥有一对S翼,它们会在攻击模式下打开,在正常飞行时关闭。在闭合状态下,其亚光速速度能达到100MGLT、大气速度1200公里每小时。
其常规武装配备有两门激光炮、两门离子炮以及一个标准负载12枚的质子鱼雷发射器。同时其还搭载了一个1级超空间引擎和额定功率50SBD(注释3)的偏导护盾。
这样的性能配置在烂汤圆一大堆的银河帝国已经足够亮眼,也是该机型号称能“匹敌X翼”的最大底气,但——
虽然对来自新正史宇宙的第一秩序官兵们来说,这绝对是一款没见过的“新”机型,但无论是凯洛伦还是索龙都不会自负到认为将其原样复刻出来就万事大吉。
开什么玩笑,在穿越前人家就已经淘汰了T-70,主力舰队都用上T-85了,要不是新共内部费拉不堪,加之弑星者基地将新共主力舰队一并原子化,真正面遇上还是只有被屠杀的份。
且不提当下这个宇宙还有多少未知的强力威胁,谁知道未来有朝一日当他们回到故乡银河之时,那里的敌人们又发展了多少呢?
在这种想法之下,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居安思危的精神,利用储备的先进技术对TIE狩猎者这个框架进行了全面升级。
用最高领袖莫名其妙的话来说,就是:超大杯。
首先是成本方面,二次创业的第一秩序虽然实力大减,但控制范围与部队规模的缩减同样带来了维持成本的减少。这就意味着当前第一秩序反而可以用更多的资源去养起一支规模更小但更精锐的军队。
具体到航空战力方面也是一样,在得到高层的许诺后,军研部与夸特.恩特拉利亚动力及西纳.杰穆斯舰队系统的专家团队们在根据索龙的数据将原型机复原出来后,便马不停蹄开始了全面升级工作。
工程师们创造性地放大了20%的机身尺寸,加厚了机翼衔接梁,将本计划用于量产型TIE低语者战斗机的隐形系统以及拦截机的高速离子引擎整合进系统,同时对武备、防护、航电系统、智能化程度都进行了升级,最终创造出众人所目睹的这一杰作。
“2门 SJFS L-s9.6 中型激光炮、2门SJFS L-7.5 重型激光炮、2门AF-4轻型离子炮,内置式多用途弹头发射舱;70SBD额定功率护盾,智能化计算机系统、隐形场发生器,以及一台1.0级超空间引擎——单次计算支持10次连续跳跃。”
索龙元帅如数家珍般地将发放给大家的数据板之上的战机参数朗声读出后,举起了礼仪机器人所端来的酒杯:“庆贺吧诸位,为之骄傲吧!这将是彻底改变我军航空战力的次时代作品。”
“第一秩序万岁,帝国万岁!”
片刻后,上百支酒杯一同高举:“第一秩序万岁!帝国万岁!”
在如潮的欢呼声中,试飞成功的战机正划过观察舷窗之外,在漆黑的深空中留下一条无声但亮眼的痕迹。
————
注释1:S翼,又称作打击翼或稳定翼,是星战宇宙中星际战斗机采取的一种可变结构模式,用以在增强机动性与火力之间灵活切换不同模式,以应对不同程度的任务场景。
注释2:即胎死腹中的TIE/DG,作为西斯教为最终秩序秘密开发的新型战机,全程都在厄西戈(星战9最终决战星球),主角的第一秩序对其几乎一无所知。
注释3:SBD,星战宇宙中银河系关于测定偏导护盾功率强度的常用单位,从星际战斗机到主力舰,配备护盾的船只使用 SBD 测量护盾充能率。它后面通常跟着船舶的船体强度,以 RU 为单位。例如,T-65 X 翼星际战斗机护盾的额定功率为 50 SBD,船体强度额定值为 20 RU。相比之下,帝国级歼星舰的护盾为 4800 SBD,船体强度为 2272 RU。执行者级星际无畏舰的护盾则约为 96,000 S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