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时光飞逝(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东晋,我来了!》最新章节。
尤其是主要一、二线大城市,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可以有效地压制地方上的反动势力,共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大好局面。
天王苻坚征召阳平公苻融回京,任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主持处理朝廷中枢日常一切军政大事。
任命征南大将军、守尚书令、长乐公苻丕驻邺城,都督关东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牧。
将三原、九原、武都、雍氐等地的十五万户氐族人划分开来,让自己的各个亲属分别统领,散居一方,如同古代的诸侯国一样。
长乐公苻丕统领了三千户氐族。
任命仇池的氐族酋长、射声校尉杨膺为征东左司马,九原的氐族酋长、长水校尉齐午为右司马,让他们各自统领一千五百户,作为长乐公手下世代承袭的卿大夫。
任命长乐公郎中令、略阳人垣敞为录事参军,侍讲、扶风人韦斡为参军事,申绍为别驾。
杨膺是苻丕妻子的哥哥;齐午是杨膺妻子的父亲。
在幽州分置平州,任命石越为平州刺史,镇守龙城,领氐族两千户。
任命中书令梁谠为幽州刺史,镇守蓟城,领氐族三千户。
任命抚军将军毛兴为都督河、秦二州诸军事及河州刺史,镇守抱罕,氐族三千户。
任命长水校尉王腾为并州刺史,镇守晋阳,氐族三千户。
以上二人都是氐族亲贵,苻家姻亲,是氐族中具有崇高声望的人。
任命平原公苻晖为都督豫、洛、荆、南兖、东豫、梁六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豫州牧,镇守洛阳。
任命钜鹿公苻睿为雍州刺史。
以上二人各自配给三千二百氐族民户。
苻坚亲自陪同长子苻丕来到灞上,并设宴送行。
众氐族人在辞别他们亲朋好友、邻里同窗的时候,全都失声痛哭,悲哀气氛感动路人。
秘书侍郎赵整趁着陪同宴请的机会,劝谏苻坚,弹琴唱道:“阿得脂,阿得脂,伯劳鸟的舅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出现缓急应当告诉谁!”
苻坚报之以微笑,但没有理会。
陈望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哈哈大笑不止,心道没有了王猛在旁时时提醒,苻坚再是英明仁君,架不住身边都是阿谀奉承之辈。
身处高位,生活腐化,长久生活在这种氛围中,久而久之,判断力和决策力是一年不如一年。
在对兖州官员开会时尖锐地指出,大家要一门心思求发展,创效益,整军备。
氐秦的霸权主义是不会长久的,苻坚恐吓威压各民族的时代也该落幕了。
陈望对属下文武官员做了详细的阐述。
苻坚此举是效仿魏晋以前的汉人分封制度,意愿是好的,但汉人分封制的前提是汉族人的数量多,在各民族中的比例占绝对优势。
而现在的氐族呢?
总共才十五万户,如果按一户四口人来算,满打满算才六十余万人。
这个数量不但比晋人,就连鲜卑人、匈奴人都有所不及,甚至还不如羌族人多。
陈望指出,如果我是苻坚,就不会如此着急焦虑,应该鼓励氐族生育,把人口数量增加个十倍、二十倍再来分封。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可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而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比如秦国东出灭六国,那是从秦孝公开始制订的计划目标一直到秦始皇才得以实施。
现在这点人口就分散到了广大秦国地域,就像一盆清水里滴进了一滴墨水,不但不会变色,而且还会被同化。
公元381年,太元五年。
二月,戒酒一年多的王法慧为陈望生下了双胞胎,两个女儿。
陈望喜出望外,继续用他的“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的第二、三个字取名。
但陈望又慎重考虑了一番,毕竟一个名字,女儿要背负一生。
这个“妨”字若单独拿出来讲是损害的意思,寓意不好,改为了“昉”,意味着明亮,开始。
于是第一个叫陈昉,第二个叫陈吟。
三月,陈鲁之赴广州晋康郡陪流放的陈顾。
十月,司马曦病逝于新安郡,享年六十六岁。
司马曜下诏,迁其灵柩及应王妃和家属回京,追封司马曦为新宁郡王,谥号“威”。
其子司马遵承袭王位。
司马熙雯由谯郡回京出殡,并陪伴其母应王妃。
同年十月,战事再起,氐秦荆州刺史都贵派遣其司马阎振、中兵参军吴仲率领军二万由襄阳南下进犯竟陵。
大晋车骑将军桓冲派遣丁忧结束的河东太守桓石虔、卫军参军桓石民兄弟二人等率领二万水、陆军应战。
十二月初八,桓石虔夜袭阎振、吴仲,大败之,二人退守管城。
十二月二十七,桓石虔乘胜进攻,攻克管城,擒获阎振、吴仲,斩首七千人,俘虏一万人。
因桓冲在襄阳陷落时不作为的颓废表现,龙亢桓氏在朝堂上大晋的声望每况愈下,随着桓石虔的胜利,稍稍挽回了一些颜面。
公元382年,太元六年。
刚刚出了正月,氐秦再次发生了叛乱。
大司农、东海公苻阳,员外散骑侍郎王皮,尚书郎周虓图谋反叛,由于计划不周,事情败露,三人被捕后送交廷尉治罪。
苻阳是苻坚兄长苻法之子,周虓是当年大晋梓潼太守,兵败被俘,而王皮则是大名鼎鼎的丞相王猛之子。
宽宏大量的苻坚一一赦免了他们的死罪,三人皆被流放。
八月,司马曜的第一个儿子司马德宗出生,母亲叫做陈归女。
同月,琅琊王司马道子正式走上了朝堂,官拜司徒。
九月,西域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来到长安,请求天王出兵讨伐西域不归服者,并愿担任秦军的向导。
苻坚以氐族勋贵,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率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康盛等统兵十万、铁骑五千,远征西域。
并要求吕光务必把一个重要人物给他带回来,那就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
十月,初冬,长安城内已是冷风呼啸。
而天王苻坚却是热血沸腾,他大会群臣于太极殿,召开了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御前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两个字——伐晋。
然后抛出了一项重要议题:“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
这番话,字字重如千斤,气势磅礴,深深地印刻在文武官员们的脑海里。
大体意思是,朕自从继承大统以来,近三十年了,四海之内大体平定,唯有晋国还龟缩在东南一角,苟延残喘。
现如今一群只知吃喝玩乐的腐败分子当政,士族子弟个个肥胖矮小,没有战斗力,那里就是未沾王化的番外之地。
现今朕粗略一算,全国可以轻松征调九十七万大军,碾压晋国易如反掌,朕将亲自征讨,怎么样?
他最后还加了一个疑问词。
听着好像是很民主的样子,但实际上文武大臣谁听不出来?
前面的一番话牛气冲天都可以把玉皇大帝从座位上熏下来了,后面“何如”二字,只不过是等待大家全体起立鼓掌,全票通过。
但出乎苻坚意料之外的是,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不同意他出兵。
同意的只有秘书监朱肜、京兆尹慕容垂、步兵校尉姚苌等少数几个人。
而后面两人则是整个五胡十六国中最狡猾的两根老油条。
就连他最信赖的兄弟苻融都不同意,说大军连年征战疲劳,且鲜卑、羌族才是我们世代仇敌,不宜再主动对外开战。
心腹智囊,尚书左仆射权翼说虽然晋国运衰微,但目前上下一心,并未发生桀纣那种罪大恶极事情,现在暂不宜讨伐。
文韬武略的大将石越婉转劝谏说,臣夜观天象,昨夜太白星与月亮一同出现在江东,如果现在征伐是有违天意。
一代名僧,深受苻坚宠信的释道安大和尚规劝说,陛下已经坐拥天下大半,东南一隅地卑气厉,何必兴百万之师去占领那个小地方呢,不出几年他们就会自动来降。
甚至他的宠妃张夫人,太子苻宏,幼子苻诜都纷纷劝阻。
然而,全体反对无效。
当大家劝说苻坚大晋有长江天险和大晋朝廷有谢安、陈望、桓冲这些江表俊杰时,文化素养极高的他一连抛出了两个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成语“投鞭断流”和“秋风扫落叶”。
只有慕容垂的一席话,苻坚最爱听,也因为这席话最后拍了板。
“弱肉强食乃自古生存法则,江东小小弹丸之地,独敢违抗王命,怎能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去解决呢。
《诗经》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陛下自己在内心做出决断就完全可以了,广泛地征询众朝臣意见,必然是众说纷纭嘛。
晋武帝当年平定吴国,所倚仗的也只有张华、杜预两三位大臣而已,如果听从所有朝臣之言,难有统一天下的功业!”
苻坚十分高兴地拍着慕容垂肩膀说:“与我共同平定天下的人,只有你了。”
于是下令赏赐给慕容垂五百匹丝帛。
把丝帛赏赐给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这也是苻坚和其他君王的不同之处。
其实他赏的不是慕容垂,确切的说是赏赐给了慕容垂的夫人小段氏。
于是苻坚吹响了东进序曲,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征兵运动也开始了……
———————————————————(本卷结束)
不知不觉大家陪伴本书已经大半年多了,没有给五星书评和评语的读者朋友们还望鼎力相助,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