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个人浪漫到死(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丽江爱情故事》最新章节。

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夏丏尊居士(李叔同知己,着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不过我觉得,还是赵朴初居士缅怀大师的一首诗,最为贴切唯美!诗云: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还有我个人,对大师浅白的深情追念,《叔同赞》:

李叔同,李叔同,绝世一奇僧。半世风流半苦行,念佛弘律宗。

李叔同,李叔同,天才惊世名。悲我众生欣净土,人间遗芳型。

李叔同,李叔同,南山又一重。问君此去何时来,东林白莲开!

以及一首《致弘一》:

我路过长亭,芳草不说话;

我走过古道,晚风不说话。

破木屐吱吱呀呀,三衣钵伴我行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厌倦了花前月下,

才在西子湖畔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虎跑泉和龙井茶,

像极了二十岁 那年的曼陀花……

“我感到,仿佛从我出生以来,就一直注视着你的面容。可是我的眼睛,依然是饥渴的。我感到,仿佛把你紧紧,拥抱了几万年。可是我的心,依然不能满足……”这是《一轮明月》中,让我每一次想起,都忍不住泪流满面的话。秋日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

雪子:“叔同……”弘一大师:“请叫我弘一。”雪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弘一大师:“爱,就是慈悲。”淡淡的,决绝的。这是西湖之上的一段如烟往事,也是《一轮明月》中最感人的场景。此情此景,配上一曲《送别》,那就是绝美了。可若是配上一曲《三宝歌》,那更是无缺了!

我们只叹,生不逢时!恨不能和大师,同坐西湖之畔。临风把手,品茶说佛!于是只好去虎跑寺,拜一拜大师的舍利塔。然后带两瓶号称“天下第三泉”的虎跑泉,回来泡龙井。虎跑泉,龙井茶,也是绝配。喝着龙井茶,再看着《一轮明月》。我看了好多遍,也哭了好多次。哭弘一法师,哭雪子,也是哭自己。

有时吃着火锅唱着歌,有时喝着龙井听着法,我们过的是平分秋色的双面生活。我把从庐山东林寺结缘的数十本书全部看完了,然后把它们都送到了净慈寺去结缘。一个是初祖的祖庭,一个是六祖的祖庭。接着就去了一趟苏州灵岩山寺——印光大师生前的道场,拜谒十三祖的祖庭!

印光大师,出身书香世家。幼学儒书,深受程朱理学之毒害,大力辟佛。后得阅佛经,方知佛法之广大精深。于是痛改前非,进而出家修行。一生闭关数十年,深证念佛三昧,大宏净土法门!大师80岁预知时至,在大众念佛声中跏趺而坐,含笑往生净土!后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弘一大师高度赞叹“大德如印光大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大师的弘法思想略而言之就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老实念佛!”详而言之,则是一部洋洋洒洒100多万字的《印光法师文钞》,为大师一生思想之结晶。当时风行海内外,至今仍是每位净业行人的必读之书!

当年梁启超读完《文钞》后十分推崇,还欣然题序“古德弘法,皆觑破时节因缘,应机调伏众生。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诵此后,更进以莲池,憨山,紫柏,蕅益诸集,培足信根。庶解行证得,有下手处。启超具缚凡夫,何足以测大师!述所受益,用策精进云尔。”

庐山东林寺法主,虚云大师十大弟子之一的传印长老。更是赞叹《印光法师文钞》,是当代最为契理契机的一部书,称《文钞》为《小藏经》。还说“大藏经可以不读,但小藏经不可不读!”在我学佛的路上,《文钞》也具有决定性的引导!对此我只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文钞》化神州。先师近祖相彰道,圣言佛论教无忧!”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我去西湖,不看什么歌舞,只是拜谒一些坟墓。西湖是个风水宝地,所以埋了很多名人。所以西湖的一周,基本是被坟墓包围起来的。与苏小小墓相距不远,有一座苏曼殊墓。今天的国人,对“苏曼殊”很陌生。但在民国,他是一位与李叔同齐名的绝世天才!

两人同为南社成员,又先后出家为僧。苏曼殊的《汾堤吊梦图》,曾被发表在《太平洋报》上。同时刊出的还有李叔同的,一幅用隶书笔意写成的英文《莎士比亚墓志》。时人称这两件艺术作品为,“双绝”!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被誉为“ 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就是被李叔同编辑发表在自己任主笔的《太平洋报》上。

国民党老大孙中山先生称他“率真”,共产党老大陈独秀先生赞他“清白”。鲁迅说他“古怪”,周作人说他“天才”。郁达夫说他“奇人”,林语堂说他是一个“谜”!还是他的知己柳亚子说得贴切,“独行之士,不从流俗。奢豪爱客,肝胆照人。而遭逢身世,有难言之恫。绩事精妙奇特,自创新宗,不依傍他人门户。零缣断楮,非食烟火人所能及!”

苏曼殊,那是一个让整个民国都为之倾倒的诗僧、画僧、情僧!他是出身豪门的中日混血儿,却一生漂泊落拓无羁。他是国民党的元老,曾任孙中山的秘书,与国共领袖都关系密切。他是翻译家,而且是第一个把雨果的小说和拜仑、雪莱等人的诗介绍到中国来的人,与严复、林纾并称清末三大翻译家!

他又是着名画家,走在近代美术开放转型的前列。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语言,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特别是他的小说,悲情绵绵,感伤浓郁,直令人读后欲哭无泪。

曼殊还是同盟会会员,跟着国父搞过革命。当保皇党势力猖獗,康有为打着国父的名义诈骗华侨时,他甚至差点刺杀康有为。袁世凯称帝时,他写过掷地有声的《讨袁宣言》。当佛教面对一些人的恶意对待时,他又奋起反击,写出很多护教护法的文章。他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佛法的弘扬做出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