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触即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六龙同朝,家父千古暴君?》最新章节。
次日,高殷如常起床。
高殷用生姜粉擦拭牙齿,接着用盐水漱完口,然后清水洗脸,再让女婢为自己整理衣帽,便算早起完成。
高殷暗自嘀咕:“眼下的人们的刷牙手段还停留在使用皂角、生姜等材料制成的粉末来擦牙的揩齿阶段。
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亦是要改善之。
自己可以将揩齿阶段改善成唐代方出现的杨柳枝充当牙刷的刷牙阶段。
至于充当牙膏的药粉则可以升级成天麻、藁本、细辛、沉香、寒水石等中药研制而成的药粉。”
高殷正欲让李生着手准备刷牙大迭代的事项,转念又想到如今李生尚且囊中羞涩,单单是细盐大业一事便还未进展,遂想法作罢。
高殷在院子里反复踱步,顾自喃语:“自己这身份说是天潢贵胄也不为过。
按理说,只要自己开个口,向长辈讨要,莫说是昨夜向李生豪言的千钱,纵是万钱,也不过是弹指之间。
可问题是,自己不过一介五岁孩童,又该如何向长辈开口讨要和自己年龄并不相匹的钱财呢???
可何况,自己亦不太情愿向父母要钱...”
【文中的钱统一指作永安五铢钱。
所谓五铢就是这枚钱币的重量达到了五铢(大概3.5克)】
【永安五铢始铸造于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主要用于整顿混乱的货币市场。
但因为北魏末年战乱,导致经济紊乱、货币贬值,民间私铸大量假钱,永安五铢的购买力朝令夕改,基本无用。
高澄在武定初年开始改革这项弊政,令人前往全国各地,将铸钱用的铜和原有的钱币收集起来,重新铸造。
然而民间偷铸假钱的情况仍然屡禁不绝。
因此高澄在武定六年(548年)进行新的货币改革,改用悬秤法来重新铸造新的永安五铢。】
【悬秤法:在铸造过程中,工匠们将铜钱悬挂起来,用秤来称量铜的重量,以确保每枚钱币的重量一致。
这种铸造方法使得“悬秤五铢”在重量上相对均匀,减少了因重量不一而导致的货币贬值问题。】
【高澄规定在京邑二市和天下州镇郡县的市场上,都要各自设置两套官方法定秤具,放在市场大门显眼位置,作为公开校准标准,以供百姓买卖时当场称重,确保市场皆是足重的良币。
高澄还贴心为老百姓提供了称重标准:每一百枚五铢钱重一斤(384铢)四两(96铢)二十铢,总计五百铢重(约今350克)
一斤为十六两,一两则为二十四铢。
ps:这里的斤两和后世的标准存有差异。
在高澄的雷厉风行下,魏晋南北朝货币史上由乱到治,东魏市场上的货币体系日渐稳定】
【PS:一枚高澄出版的永安五铢钱的购买力大概能买一升(大概1.5斤)米粮。
由于古代的物资匮乏,难以和现代作比,权且可以当成:一枚永安五铢铜钱相当于现代的十块钱】
正待高殷踱步思考时,视野里出现了一黄衣少女。
只见那黄衣少女梳着垂鬟分髾髻的发式,躲在木廊道上转角最后一根红木柱子上顾自探头。
黄衣少女背对着高殷、朝着另一头左顾右盼,好似在担心什么似的。
【垂鬟分髾髻:多为未出室少女的发式】
高殷心里顿然涌现出一个自觉可行的想法。
高殷蹑手蹑脚来到黄衣少女身后,踮脚举手、点击少女的左背,然后倾身藏到少女右边。
黄衣少女转头向左,视野内旷然无物,遂屈膝伏低重心、右腿向右侧扫去。
高殷连忙向后退去。
显然,高殷时常以此老套招呼法来指点少女,而少女也早有了自己的一套应对之法。
黄衣少女脚尖如新月画圆,很是干练。
却是一阵扫空。
黄衣少女顾自叹息一声,好似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反馈,有些失望。
高殷稚嫩的声音在少女身后响起:“你这大妮子,竟然还想要偷袭我?
莫不是以为我还会如当初那般容易中招?”
黄衣少女正是昔日里与高殷一起焚书生火烤鸡腿的魏媖。
魏媖回首与高殷四目相对。
魏媖长相甜美,一双特大号杏花眼更是尤甚灵动。
高殷剑眉星目愈发长显,个头亦是增长了不少
一大一小,任凭廊风不断,皆自岿然不动。
少女身高一米四出头。高殷身高一米一出头,比少女矮上两个头。
比起两人首次见面时,高殷还未及魏媖一半高,如今已然是缩小了很大的差距。
魏媖噘着嘴不悦道:“你这小不点,说了多少次,别再叫我妮子了,如今的我已经十一岁,算是半个小女人了。”
高殷自觉自己一米一的个头对于五岁孩童而言并不算矮,奈何眼前魏媖比他大上半轮,只得昂视。
高殷叉腰昂首,毫不示弱道:“小女人?你这妮子懂什么叫做女人吗?”
魏媖右手作拳搭放在右手掌心上,一脸小夫子说教姿态,一板正经道:“《礼记》有言:‘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过了及笄之年后,女子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少女自然便算是成为女人了。”
高殷颔首:“你这么说倒也不算错,只是未经人事,又怎么可以称作是真正的女人呢?
你方才说你算是半个小女人,莫不是你经历了半桩人事?
可这人事向来不是只有经历和没有经历一说吗?
这一触即破的人事,怎么会有一半这一说法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