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侯景要南下擒龙!(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六龙同朝,家父千古暴君?》最新章节。
一年前他还踌躇满志,剑指中原,现在却觉得年迈无力、任贼欺辱。
前一阵子他还精力充沛、觉得可以感化众生,如今却觉得心灰意冷,恶煞临门。
佛说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萧衍感觉古往今来慈悲大度者,莫过于自己这般了。
可如此圣德昭著的自己,为什么还会沦落至此呢?
萧衍硬朗了数十年的背,刹那间坍塌下去。
是夜,太子萧纲见事态急转直下,身穿戎装入宫,欲为战帅守护建康,请皇帝指明方略。
萧衍摊手:“这本来就是太子你的家事,何必再问?
从即刻起,内外诸军事都交付给太子你来处理。”
萧纲和父兄一样,才华横溢,也是一个大才子。
在文学史上,萧纲和父亲萧衍、大哥萧统、七弟萧绎被合称为四萧,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围绕在萧纲身边,也形成一个以他本人和徐摛为核心的文学集团。
萧纲为太子时,在东宫常与文人墨客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及颠鸾倒凤的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也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其艳丽程度,从萧纲所作的“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中可见一斑。
萧纲负手离殿,殿外夜明星稀,殿内烛火依旧通明,居于宝座上的老翁俨然老态龙钟。
萧纲知道大梁帝国的重担已然托付到了自己身上。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萧纲立刻下令全城戒严。
建康城,自东吴伊始至今,几近三百载为京辇神皋所在。
在萧衍长达几近半个世纪的太平治下,建康城内人口多达28万户。
若以每户五人来粗略计算,如今的建康城大致有140多万人,而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城内的士族、军人、奴婢和僧人等群体。
要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萧衍佞佛,广修佛寺,仅建康一城便坐落有几近五百座寺庙
萧衍还大力提倡百姓出家,以至如今仅健康城内的僧尼就有十余万。
太清二年的建康城,毋庸置疑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
建康东傍钟山合燕雀湖,西倚石头山河长江,北有鸡笼山和覆舟山以及玄武湖,南枕秦淮河,整座建康城素有虎踞龙盘之称。
皇宫所在的台城,就处于江河湖山的天然屏障之内,台城周长约八里,共有六个城门。
南北走向的朱雀桥是秦淮河上最大的一座浮桥,也是从秦淮河南岸通往北岸建康城的唯一通道。
朱雀桥北的朱雀门是从南面进入建康城的第一门户,也是侯景欲要擒龙的必经之路。
二十三日早,萧纲召集群臣于太极殿商议侯景兵临建康的险要大事。
是日,萧纲任命大府卿韦黯屯守台城六门,缮修宫城,准备迎敌。
韦黯自从寿阳遭受侯景的欺辱,回到建康便为同僚取笑,如今太子殿下重用自己,顿然感恩悌德。
韦黯暗自发誓:“吾父如虎,父子二人深受皇恩,黯定竭力报效!”
临贺王萧正德则被安排屯守在朱雀桥北段、建康的南大门,朱雀门。
萧纲还下诏让邵陵王萧伦和湘东王萧绎各自引领大军,入京勤王!
侯景进军速度极快,在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就抵达了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板桥。
如今的建康城已经接近半个世纪不曾见过战争。
城内外的黎民百姓早已过惯了清平岁月,此时听说胡虏来袭,顿时陷入到人人自危,恐慌混乱的局面,御道和街上的行人相互抢掠,以至于道路不复通行,俨然失去秩序态。
随着侯景大军的到来,这座承平已久的古都,宛若手足无措的小姑娘,只能任人蹂躏。
而萧衍的人生也被仿若敲响了丧钟。
这是侯景第一次踏上长江南岸这片土地,他坚信自己会开启新的篇章。
对于一个在北境边塞长大的人来说,眼下却能在江南水乡纵马驰骋,这是连当年的拓跋焘都不能够做到的事情。
而他侯景却做到了。
侯景气吞山河:“古往今来南下擒龙者不是没有,但北人南下建康擒龙者,迄今没有出现。
我侯景万骨,要南下擒龙,定亘古难闻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