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黄河偷渡长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六龙同朝,家父千古暴君?》最新章节。

当世猛将,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可陛下视若无睹。

还真是壮士怀才不遇,呜呼哀哉呀!”

九月中旬尾,赋闲在家的临贺王萧正德主动请缨,表示希望能为自己的叔父分忧,萧衍立即对他委以重任。

九月二十日,重视亲情的萧衍当即任命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屯驻丹杨郡。

萧正德内心暗喜,遂利用职权派大船数十艘航行长江,声称运载荻草,实则将数十艘大船悉数资助予侯景。

对于忠心于自己的羊侃,萧衍始终顾忌其被人身份,不愿意信任;

而对于曾经叛逃北魏的逆侄萧正德,萧衍则依旧深信不疑。

年老的萧衍还真是任人唯亲,联想后来其会被饿死在台城中,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九月下旬,在长江西岸按兵不动数日的侯景望着滚滚长江和为自己所掌握的数十艘大船,心情既澎湃又恐惧。

侯景:“昔日太武帝亲率十余万大军,饮马长江,好像也不过如此。

不过太武帝最终也没有渡过长江吧?

如今我们拥甲不过一万,真的可以成功渡过这长江天堑吗?”

徐思玉:“如今年迈的菩萨皇帝又怎么能和刘义隆相比呢?而且当时太武帝可没有萧正德这样强有力的内应!

明公初渡淮河时,兵甲不过八百,如今以八千劲旅直逼建康,可谓是亘古难闻。

纵是太武帝天纵英姿,让他身临明公当初兵败涡阳的险境,他也未必能取得明公这样的成功呀!”

王伟:“眼下渡船的问题虽然解决了,然而明公的麾下大多为北人,大多不习水性。

而那王质更是率领三千水军在采石渡口严防死守,我们还需静观其变,待其自露马脚,从而一击破之,方为上策!

明公应当派遣间谍佯装为难民,渡江打探消息。”

侯景深以为然,遂问麾下可有人愿为间谍。

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烧柴手主动请缨,若是细究不难发现正是当初弃母迎接侯景入谯州的黄河。

侯景当即加封黄河为都督,许诺待其回来,另外赏赐八十金。

是夜,黄河偷偷东渡长江。

二十一日,黄河西渡长江,回返侯景所在的营垒。

黄河:“王质率领自己的三千水军已经离开采石矶了。”

侯景:“我只听说过弃城而逃的,今日倒是第一回听说丢弃长江而逃的。”

王伟:“空口无凭,明公不如令黄都督再次前往东岸,摘一根江东特有怪柳树枝作为信物,以此证明采石矶来去自如。”

侯景多疑,默认了王伟的建议,将目光投放在了黄河身上。

黄河:“军师权且看好,我速去速回,用不了半日即可复返。”

是日,黄河复渡长江,成功带会了江东特有的怪柳树枝。

侯景大喜道:“吾大事将办矣!”

是夜,侯景与麾下八千部众东渡长江。

侯景一路上秉承军事王伟的建议,秋毫无犯,俨然一派义军作相,长江两道居然出现了百姓欢呼的场面。

侯景口角大为诧异,神情隐约痴醉:“所谓民心,原来是这般昳丽光景!?”

王伟见侯景一脸痴醉,在手上笔划出了阿拉伯数字‘6’,不知是巧合还是别有用心,毕竟当下的中国是还没有传入阿拉伯数字的。

人生总是充满了惊喜和意外,就好像两百多年之后的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叛军正为自己久攻不下潼关而烦恼的时候,唐玄宗不仅先送走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后来更是接连催促接替高封两人固守潼关的哥舒翰出兵讨逆。

结果,可以说是唐玄宗的决策间接导致了潼关失守,天子西逃的惨象。

后来的唐玄宗本人也是荣获安史之乱叛军助攻榜的MVP。

而如今的萧衍本人比起后辈唐玄宗,是过之而无不及,堪称侯景之乱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