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人质还是封赏?(求追读)(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之三世皇帝》最新章节。

子婴挥手示意他起身,便道:“你的才能,你父亲已经和寡人说过,寡人看过纳贤令后,深以为然,目下唐明、巴音二臣,寡人欲填补九卿空缺,卿家之意如何?”

“回禀陛下,应陛下举贤不避亲之言,臣推举唐明治粟内史。”

卫家和唐明走得比较近,此言倒也合理。

治粟内史则为掌谷货、粮食赋税、农业赋税的重要大臣。

卫康坦然道:“唐明与家父闲谈之际,臣就在一旁侍奉,很是清楚此人的才能。”

“那巴音呢?”子婴又问。

“巴音此人出自于巴郡的巴氏一族,不知陛下可曾记得另外一人,巴清?”

“寡人自然记得此人。”子婴颔首道。

卫康道:“巴氏一族之人,善于管理财务,此人出任少府,再合适不过了。”

子婴稍作斟酌,微微颔首:“此外,巴郡、蜀郡、汉中郡三郡的郡丞、郡尉、监御史等,寡人也要做出相应擢升,卿家之意如何?”

卫康闻言,有些吃惊地看了一眼子婴,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卿家试言之。”子婴点头道。

卫康见子婴未曾发怒或者是面露不悦之色,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这位大王真是半点架子都没有啊!

什么帝王威仪,面刺之怒,在他身上,真是半点都看不到。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是要恩威下于群臣,然而若是真的将巴蜀、汉中三地的官员擢升为朝堂上的官员,那将会直接导致一个后果,整个朝堂,都变成了这三郡之地的一言堂!”

子婴听到这话后,瞬间吓出一身冷汗。

他只想着给这些人恩惠,但还真是没注意到会出现这般严重的后果。

“依照臣下的看法,可以擢升掌兵的郡尉到陛下身前听命,如此一来,官员得到了擢升,陛下也握住了兵马,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那各地郡丞是否会有怨言呢?”子婴沉吟道:“此番运粮,他们也是出了大力,不畏寒暑,以至于现在都还在运粮的路上。”

“陛下下一道诏书,先是褒奖各地郡丞,然后让他们推举族中子弟,直接到御前赐予官职。”

卫康陈述道:“所谓长者筚路蓝缕创业,无外乎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富贵,各地郡丞只要看到子孙后代都得入朝为官,必定会更加拥戴陛下的。”

子婴又听出点别的味道来,一旦这些人的亲族子弟,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那不就有相当于是有人质了?

“先发布纳贤令,将拜唐明为治粟内史,巴音为少府的诏令下发。”

“遵旨!”

卫康见子婴没有立刻采纳自己后一个建议,也没什么不满的地方。

因为,他自己说出这办法的时候,也带着人质这一层的意思。

子婴无奈地皱皱眉,等着卫康退下后,他便开始亲自写了另外一道诏令。

“着宗亲嬴锁出任巴郡郡守、卫角出任蜀郡郡守、谏议大夫王启出任汉中郡守。”

伴随着这道诏令送出后,子婴微微放松了一些,得到了册封的治粟内史唐明、少府巴音前来谢恩。

看着跪在面前的两人,子婴沉吟片刻,便道:“免礼平身,国家危难至此,还需要依仗卿家等为国出力。”

“固臣等所愿尔!”

两人异口同声道。

子婴便道:“朕决议对各郡押运粮草,输送兵员有功的人加以封赏,擢升官职,两位卿家意下如何?”

子婴自然不聪明,但是他却清楚一点,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治理国家,不是一个人的智慧就足够做到的,多听取一下下边人的意见,博采众长,总不会错的。

尤其是,将来还要和项羽刘邦等关东诸侯死战。

一想到这个,子婴就更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