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燕京文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正阳门下: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

“哦,好。”

谭谊回了办公室,看着地上的一袋信纸,吩咐道:“对了,小郑!那个小韩同志你留意一下,后续还有稿子。”

“嗯,知道了。”

“下次见到他,记得询问一下稿子的进度。”

“好啊。”

郑同欣然应允,离开办公室。

谭谊坐下没一会就觉得今儿太奇怪,这俩小诗莫名其妙的引起读者共鸣了?

来信骂的有多难听,就说明当下对这种题材的难接受。

“是不是太冲动了?”

谭谊咕哝了一声。

靠在椅子上,他随手从麻袋里抽出封信纸,看着上面的内容,开始思考着《燕京文艺》未来的发展,到底该何去何从。

一本好的杂志,需要一部部作品的个性呈现。

因此谭谊觉得,《燕京文艺》不应以文学风潮的“时髦”为时髦,它应该诚实地去发现每一部作品所深藏的底蕴,发现作家们重新铸造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在中国乃至人类情感之流中的价值。

只有这样的文字,才是有意义的。

他坚信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承,才能将《燕京文艺》培养成一方可以信赖的苗圃,令其有足以自豪的“风骨”呈现在文坛。

咚咚——

敲门声打断了思路。

谭谊扭头看去,惊讶的打了声招呼。

“老李?你怎么有空过来?”

来人正是人民文学的李编辑,两人是多年的旧相识。

正在工作的老李同志,听闻这件事,立马骑车跑了过来,一方面是想求证真伪,其次便是想了解一下,燕京文艺此举的动机。

“谭谊,你糊涂啊!”

老李如此说道,又随意瞥了眼桌旁的麻袋,似笑非笑道:“我这才知道你们把那首诗给刊登了,怎么样?现在火烧屁股了?”

“不至于,不至于!快请坐,喝水不?”

谭谊憨厚的笑了笑。

老李皱眉,摆了摆手:“这玩意不能发,你们可别瞎折腾。”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啊。”

谭谊的表情很认真,把搪瓷缸递给老李,接着又道:

“咱们办刊物不就这么点事儿,见到好的作品敢说好,见到次的敢说不?现在我看见好作品了,你说不让我发表,那哪行啊?如果都这么搞,那咱们办杂志的意义何在?人家作者还愿意投稿吗?”

“老李啊,咱们是文学杂志,不是御用报刊。”

这年头的粉饰文学还很多,老干部退休论文也大有人写。

就连后来几年,李清泉担任《BJ文艺》负责人时,也曾退回过某位老干部撰写的“小说”,当时他的退稿信,写的就很明了:

某某同志,写小说不是写报告,何况你这也不是很好的报告,咱们只要好小说!

可见在取稿态度这块,燕京文艺的风格一直未变。

过了一会,老李苦口婆心的劝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啊!”

“你看,你这个老顽固。”

谭谊指着他笑了笑,随时收起了表情,一本正经地盯着对方。

“我们不回避直面人生、直面社会的题材题旨,但它要以人物性格的塑造、文化韵味的展示、生机勃勃的叙事和个性纷呈的语言,凸显其在小说及其他文体上,开掘文学特质的努力,我觉得这两首小诗,写的就很好啊。”

“我们愿意给每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最公平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