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重生的两位首辅(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欲唤名臣满朝,偏来红颜祸水?》最新章节。
严嵩在仕途刚开始时就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因祖父与母亲相继去世,他秉持孝道,毅然返回故乡丁忧守孝,这一守便是长达八年的隐居时光。
在这期间,他在钤山脚下建造了“钤山堂”,过上了面对青山而居、寄情于山水之间、沉醉于书卷之中的隐逸生活。
究竟是什么缘由,让他舍弃了前途光明的翰林院生涯,而长久地栖身于山野乡村之中?
一方面是因为严嵩早年体弱多病,身体状况不佳;另一方面,正德年间正值明代宦官问题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
在正德初年,宦官刘瑾肆意扰乱朝政,将先帝托孤的重臣几乎全部贬斥驱逐,谏官和台谏大臣也几乎被屠杀殆尽。
“北门之狱骤兴,缙绅之祸尤烈。”
在正德元年冬天,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以及户部尚书韩文相继被罢免官职;给事中吕种、御史薄彦徽、主事王守仁等二三十人也遭到了朝廷的严厉杖责,随后被削去官职、贬谪他乡。
到了第二年三月,皇帝召集群臣在金水桥南跪下,并宣布大学士刘健以下五十余人被列为“奸党”,在敕令中点到名字的人都被要求离职退休。
然而,事实上,这些人都是公认的忠直之士。
在正德三年的夏天,有人在皇宫的御道上发现了匿名举报刘瑾的文书,这让刘瑾大为震怒。
他假传圣旨,命令所有百官在奉天门下跪拜,结果导致主事何钱等十余人因中暑而不幸身亡。
当晚,五品以下的官员中,有三百多人被逮捕并投入监狱。
刘瑾还找借口禁止浙江余姚人和江西人担任京官,并削减了江西乡试的录取名额。
即使在正德五年刘瑾被诛杀之后,宦官独揽大权的局面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朝政大权依然掌握在内廷手中,魏彬、马永成等人擅自把持国事,导致河南、河北以及楚、蜀等地盗贼四起。“
除了宫廷中宦官满布之外,还有都督江彬、锦衣卫钱宁等奸臣当道,肆意妄为,导致正直的官员们遭受灾祸。
“武宗终日沉迷于游乐,不顾国家大事,导致一时之间奸佞小人纷纷得势。
钱宁凭借锦衣卫的身份受宠,臧贤以伶人的身份得宠,江彬、许泰以边将的身份得宠,马昂则因妹妹受宠。
这些奸臣的祸乱波及朝廷内外,国家社稷几乎倾覆。“
这便是翰林新秀严嵩所面临的大环境。
初入官场的严嵩,内心仍秉持着正义。
“批鳞折槛,则横祸立降;依附投靠,则遗臭史册。”
那时的他,既不具备与邪恶势力正面交锋、英勇斗争的魄力,又坚守着士大夫的底线,不愿与奸佞宦官及武夫为伍,因此选择了暂时远离政治的漩涡,隐居乡野,静待时局明朗,再图东山再起。
直至正德十一年,严嵩带着荣誉重返翰林院,虽然职位仍为编修,但他已开始频繁承担起重要职责。
到了正德十二年二月,礼部举行会试,由大学士靳贵和少詹学士顾清担任主考官,而严嵩则被委任为同考官,负责审阅《诗经》部分的试卷。
同年十一月,他被任命负责内馆的讲学工作。到了正德十三年七月,朝廷开始册封各藩府继承王位的亲王和郡王,翰林院编修严嵩被选为副使,携带诏书前往广西桂林的靖江王府,传达册封朱经秩为靖江王的旨意。这是严嵩首次受到朝廷的重要任用,然而,也正是这次重用,最终促使他选择了第二次归隐。
严嵩在完成册封任务返回途中,遭遇了宁王的叛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