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打了小的来了老的(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最新章节。
睁开眼看着四周古朴的房间,顾离眼中闪过一抹感慨,一个人的武林世界呆了三年多,聊斋也才过去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
离开时临近傍晚,现在六个小时过去,这边也还未入深夜。
感受着充满精力的身体,顾离从床上坐起,在房间里做了做伸展运动,虽说知道返回聊斋待上十年,一个人的武林世界也还一天都没过去,但眼看着就要离开,他还是忍不住邀请单英打了一个通宵的擂台。
不得不说练武的身体柔韧性就是好,什么姿势都能摆出来。
吸溜,师姐真香。
回味了一会昨夜的疯狂,顾离平复心中的躁动,用打火机点燃蜡烛在桌边坐下,拿出一本《论语》翻看记忆了起来,由于长期修炼子时静身功,他的记忆力不说过目不忘,但一页内容,反复看上个两三遍,便可一字不差全部记下。
顾离突然看起了圣贤书,主要是打算参加大周王朝的科举考试。
之所以有这个决定,就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虽说顾离的身家和实力,就算不读书也可以活得很潇洒,甚至考科举还浪费时间,但谁叫这个世界是聊斋呢。
在聊斋世界书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不说人间的各种妖怪,就连地府判官、龙宫都对其另眼相看,以礼相待。
顾离虽说可以穿越诸天万界,但目前主世界还是聊斋,以后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这里生活,所以,他可以心里不看重科举,但多个秀才、举人的身份,提高一下社会地位,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何况,他考了举人又不一定非要去考进士做官。
大周王朝的科举制度和明清几乎相同,科考整个过程包含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和朝考。
童试,第一场考试是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写两篇八股文和一首五言格律诗,很考验真才实学,一个小错误就会被淘汰。
第二场是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比较简单,考题与县试相同,旨在确认没有作弊,不是侥幸通过县试的。
通过了这两关,考生就能获得一个身份,童生。
由于读书人经私教或私塾的开智、启蒙和读书学习后,十多岁就可以报名参加县试、府试。
对应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相当于上过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阶段就可以参加县试、府试了。
所以为什么它叫童试、童生呢?
考试的读书人还像个儿童。
这也就有了人们把在十多岁就考到秀才的人誉为“神童”。
像张之洞十三岁就考取了秀才,十六岁就考中了举人,被誉为“神童”。
考完县试、府试,接着就是第三场考试,院试。
院试是在州、府的“书院”里考,所以叫院试。
院试包含岁试和科试两次考试,岁试是童生的入学考试。
而岁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院试是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学政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省教育厅厅长,进士出身,是皇帝亲自派遣的,向中央负责,高官指挥不动。
通过院试,就是是‘员生’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秀才”,秀才有一些基本特权,例如见官不下跪,受审不用刑,不用服徭役等,这才算真正有了功名,脱离了平民阶层。
但是到这里还不能做官,经济特权很少,还得靠家里养活。
一旦家境变差,就成了穷秀才。
科试,是对在读的秀才进行的一次考试,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能进入下一科考举人的乡试。
成绩优异者才能参加下一科乡试,对于成绩劣者要进行处罚或取消“员生”资格。
对应现代教育阶段和结合考试地点,这个阶段类似于现在的考大学、读大学。
乡试,在省府考,每三年举行一次,遇到朝廷盛典等特殊时期,皇帝会嘉恩开科取士,增加开考乡试,这就是恩科乡试。
乡试考试一般在秋季考,所以乡试又叫“秋闱”。
读书人通过了乡试,就成为了“举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