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千古第一阳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迟到六十年,系统说我莫欺少年穷》最新章节。

王浩然沉声道:“我要扛起这个家!爷爷已经老了,父亲、大伯他们也不再年轻,我王家不可后继无人。”

“我们年轻一代,也是时候站出来了。”

“我决定参加儒子的考核。”

“什么?”刘英茹一惊,“你不是一直很抗拒吗?”

“觉得儒子什么的,很麻烦。”

“怎么现在……”

“儒子,确实很麻烦,我并不喜欢,不过,儒子却可以代表上阴学宫,我若为儒子,便是户部尚书严㢬也不敢动我。”王浩然淡淡说道。

刘英茹点了点头,露出赞赏之色:“上阴学宫是天下学府,金鳞州的上阴学宫,不过是分宫罢了,真正的学宫在修行圣地中州,有了儒子这个称号,就可以代表金鳞州的上阴学宫,也有了前往中州的机会。”

“一直待在金鳞州,不过是龙入浅滩,根本发挥不出你的天赋,唯有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才能见证精彩!”

“我没那么大的志向,我只想保护我的家族,保护我的亲人。”王浩然摇了摇头,“先成为儒子吧,我没考虑这么多,去不去中州,再说吧。”

“你……哎。”刘英茹轻叹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

玄汉国是大,可中州才是真正的地灵人杰之地,仅仅把目光放在玄汉国,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

不多时候,几人都停笔。

“把考卷收上来。”冉鼎吩咐道。

差役将考卷收了上来。

冉鼎翻阅第一份考卷。

陈尘的策论,大致讲述的是如何治理百姓,从民生出发,怎么增加赋税,又怎么提高粮食产能……

嗯,这是一个考官很满意的答卷。

文辞优美,内容虚实结合,观点虽算不上新颖,但也不老套,算是发挥很稳定的回答。

随后,冉鼎翻阅了张柏道、徐峰乾的策论答卷。

这两人的回答,就有点小心机在里面了。

一人讲的是官与民的关系,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来讲,而且巧妙的提出了改革、治理民生的方法。

另一人讲的是治水,通过治水来比喻治理百姓……

两个讲的都不错,有理有据,不过,冉鼎是看过类似文章的,这种策论,基本上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完全是押题的一种。

因为这种策论写过的人太多了。

这两人的回答,基本上就是改一改,就拿来用了。

没什么自己的想法。

甚至还不如陈尘的有真才实学。

冉鼎不动声色的放下试卷,拿起了王睿渊的策论答卷。

说实话,他也很好奇这位老太爷究竟能写出什么样的内容来……

“主父偃,朕有一件心事,你可否为朕分忧?”

“陛下的心事,可是源自于各地郡王?”

“不错,郡王长子继承,世袭罔替,长此以往,朕担心会影响到国家安定啊……”

“陛下何须忧虑呢?”

“臣有一计,乃是千古第一阳谋,可令郡王们不再能威胁到陛下,此计名曰……推恩令。”

……

冉鼎微微一愣,这……这是故事?

以故事为策论?

这倒有些新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