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乱写影评!(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是真想拍烂片啊》最新章节。
然后周郁游往下翻,看到唯一的一条影评,也是伊纳发的:大家好,我是这部电影的主演之一,我叫伊纳·佩蒂,今晚准备去看首映啦,我们的电影虽然是预算有限的小制作,但也同样有趣哦,有人跟我说过,只要是用心拍出来的电影,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哪怕你只是拿着一台家用DV机对着地上搬树叶的蚂蚁拍一整天,因为它记录了你的生活,你要相信你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今晚我会盛装出席,期待和喜欢这部电影的影迷朋友相遇,一起讨论剧情,一起分享心得!PS:伊纳的特别提醒,我们的电影只在比较偏僻的一家影院上映,理论上比较难找,但只要有耐心,还是很容易找到的,如果没耐心也没关系,伊纳把自己的耐心分给大家一点,地点就在:洛城以南50英里,文图拉镇樱桃街17号。
下面是零回复。
周郁游站在重生者的角度,不由得感叹,年轻就是好啊,满满的活力,满满的希望。
周郁游瞥了一眼右下角,居然在同类型电影推荐里,看到了《蜘蛛侠》。
于是手贱点进了《蜘蛛侠》的详情页。
《蜘蛛侠》就不一样了,和隔壁冷冷清清的《蜻蜓侠》比起来,简直是碾压式的热闹。
两部电影同时上映,首映应该刚结束不久,就已经有两万多人给《蜘蛛侠》打出了7.8分的评价,对于商业电影而言,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影评区也非常热闹,已经有一万多条评论。
忽然,周郁游看见一条实时顶上来的影评,这说明撰写这条影评的人在IMM网站有很高的关注度,发出来的影评很快就冲上了热门。
周郁游本来只打算浅浅扫一眼,看看这个有官方认证的专业影评人什么来头,但是看着看着,不禁皱起了眉头。
“嘶……”
为什么,这篇发表在《蜘蛛侠》详情页的影评,有一种别样的熟悉感,就感觉,他好像不是在评价《蜘蛛侠》,而是在评价另一部周郁游十分熟悉的电影……
……
我承认,我是带着偏见进入电影院的,但是山姆·雷米用这部打破常规的电影给我上了一课。
它是那么的特别,那么的独一无二,以至于我挖遍脑海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无法寻找到与之相似的体验。
刻意浮夸的演技、刻意毫无演技的演技、甚至是有意为之的笑场,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超前,是一次对人类幽默潜能的思考,是一场大型的先锋试验。
开场的奔跑展现了合格的镜头调度以及演员演技的专业性,而后续那些看似凌乱随性的镜头,则展现了抽象画派系一般的潇洒写意,是一封写给当代快节奏社会的往日情书。
再搭配天马行空的剧情,就像迷雾密林里乱跳的小鹿,令人琢磨不透,令人印象深刻,令人不由得产生思考——我们的人生,难道不就是如此的凌乱、如此的意外连连吗?
在如今电影越来越流水线生产的快餐时代,能看到一部导演风格如此明确、锐利、犀利、锋利的作品,实在是太难得了。
我敢说,山姆·雷米用这部电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类型,它完全挣脱了传统叙事的枷锁,是前卫和先锋艺术的代名词,如果它能够被大部分的观众接受。
我忽然意识到,或许,是我们这些专业影评人太傲慢,电影虽然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还远远未到尽头,现存的电影类型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们日益增长的超前文化需求。
现存的电影类型,或许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容我平复一下兴奋的心情,最后做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我认为,如果以传统电影的角度来看,很遗憾,这部电影明显是不及格的,没有演技的演员、毫无章法的镜头、逻辑跳脱的剧情,我只能给到4.5分。
但如果以开创性来看,我能给到8.8分。
从无到有才是最难的一步,后人的杰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如果你走入电影院,看完这部《蜘蛛侠》一头雾水,那么请听我一句劝告,不要尝试去理解,要尝试去感受。
——迈克·克雷格,2002年5月3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