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耻辱柱的耻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娱2004,我要当导演》最新章节。
电影杀青后,陈锋没有急着回京城。
很多后续的工作,还要留在港岛完成。
比如,检查拍摄素材,归拢胶片入库。
还有定制的服装和道具,以折价卖回给供应商回收成本。
这些工作大部分交给手下人处理就好,但拍摄素材需要陈锋亲自盘点。
另外,这部片子从一开始就打算送港岛进行审查评级。
后期制作的环节,最好是留在当地。
省的拍摄素材胶片搬来搬去,中间再遗漏了什么。
港岛的电影审查机构全名是影视及娱乐管理处,一般通称为“电检处”。
执行的是评级制度,跟内地大不相同。
一开始,电影大致分为三个级别。
第Ⅰ级别:适合所有人观看,包括儿童。
第Ⅱ级别:儿童观看时需有成人陪伴。
第Ⅲ级别:不适合儿童观看。
后来经过一轮修正,第Ⅱ级再细分为ⅡA及ⅡB两个级别。
陈锋肯定是希望能够拿到最高级别,适合所有人观看。
不过按照电影的尺度来看,可能性不大。
影响评级的主要原因,不是那几段亲热戏码。
而是电影中包含大量的暴力场景,还有血腥画面。
尤其是陈家为了保持“寄生”生活,用石头砸死前管家夫妇的情节。
暴力的内容,加上那些成人戏份,注定了影片无法拿到Ⅰ级。
这些片段,在剧情中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锋不可能为了评级,将相关内容删除。
后期制作,也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那么多的拍摄素材,不可能全部采用。
这部电影,耗费了将近二十万英尺的胶片。
导演只要有钱,没有一个不浪的。
摄影师提醒过陈锋,这么拍摄的话,很多素材都是要剪掉的。
但任何提醒,也阻止不了导演放飞自我的冲动。
所以很多导演,都需要配一个性格强硬的制片。
没有约束力的话,拍摄成本就不受控制。
就像陈锋为了拍摄客厅沙发上的那段戏,足足使用了三十本胶片。
折合拍摄时长,高达三百分钟。
搁在八一厂,这些胶片够拍一部电影的。
要知道,上次拍摄《心迷宫》拢共才用了六十本胶片。
这段戏最后就剪辑出来,时间长度不超过五分钟。
由此可见,导演追求艺术的代价有多高。
幸亏这部戏的投资人就是陈锋自己,心里还知道要控制预算。
要不然,到不了后期制作环节,三千万就能花的一毛不剩。
在影视圈里,导演在拍摄途中要求追加预算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最牛的就是姜纹,第一部电影就超支了三分之一的预算。
投资方要求要进行财务审查,被一口回绝。
气得片商,当场和姜纹吵了起来。
从那以后,两人再无合作。
对一个电影项目来说,控制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时,也是导演们最痛恨的事情。
每一个导演,都想要绝对的创作自由。
问题是,过度放飞自我表达,不仅会预算超支,还会影响票房成绩。
陈锋能够自我约束,主要原因在于电影出品方和投资方都是自己的公司。
他不仅要追求艺术探索,还要兼顾票房成绩。
在后期剪辑的时候,他也能做出一些妥协。
利益,才是最大的约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