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返场(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不加冰的冰美式》最新章节。

李荣浩又发新歌了。

白桃八百年没登录的网易云音乐,没关注几个人所以一上来就是能看到新歌速递。

2016年,白桃浸泡在中午没人在的教室里,难得一个人有空间,白桃翻了好几本小说,课间电台那几首歌是固定的每天到这个点放同样的音乐。上午第二节课课间是李荣浩的“李白”。白桃喜欢李荣浩的作品,但不喜欢身边有两个他看不顺眼的男生叽叽咕咕扭动身体的跟唱,她觉得那个舞动的样子很自恋,很难看。

2019年,白桃颠簸着前往巴斯的路上,车里都是一起在牛津夏令营的高中同学,巴士开了三个小时,消耗了白桃对英国的所有美好幻想,一想到按部就班三年后她就该在这周围的地方读书,她有点腻了。“戒烟”前奏一出,白桃就知道爱听,耳朵喜欢。后来的好几年白桃只要看到荒野的树就会想到反复循环这首歌的时候,有点不记得当时在想什么了。知道有怎样,不会改变这些年来的所有悲喜剧。

又过了两年,白桃从石越的歌单里“撬”走一首“我们好好的”。歌词里全都是白桃很羡慕的稀松平常的生活。白桃在那时候,非常想,那谁,要是能和他做这些,听说午后会有流星雨,喝水速度要放慢,嘘寒过问暖,然后我们好好的。

其实“我们好好的”有两种语境。

然后又过了好几年,奥运会又召开了,白桃21岁,李荣浩又发新歌了,他说:

“去我的心里走一走,在多年以后,虚构了一爱人一朋友……我难过就听歌,醉着放烟火,没有人追究我。”

是真的,白桃看着地铁窗玻璃的倒影,白桃说,这样的事情就认了。说真的,是真的。

在多年以后,白桃会习惯这种规律,这种人都要离开的自然法则。这就是传说中的过客,这就是所谓的独立人生,独立自然人的人生吗?

上海地铁早晚两趟高峰,白桃带着略显mean的神情走了小两月的上班路。她还没有染上班味儿,她自己感觉。她总是能从一个环境当中跳脱出去,这是她的本事,她擅长与所处环境不合。她好像从来不与谁为伍。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信任危机。白桃翻着手机,之前有想过认真拍一套写真,简单的形象照证件照,她好像从来没有拍过一套完整的正式的照片,从小就不习惯被拍照,虽然她妈很爱拍但每次都是没人敢说不的场面。白桃每次被拍都觉得好累,更何况是花大价钱去外头拍,拍完修图长得不像自己她更受不了。就此达成了不信任的关系。

什么都不信,油盐不进。白桃就是这么个人。事实证明她有些时候不信别人是对的。她回想起来,如果自己是个百依百顺的脑残,当初放心百分百信任那个垃圾,他应该还是会去伦敦,就更加顺理成章地扔掉脑残版本的她,把她当垫脚板还差不多。

好在白桃不是那种没有自我意识的脑残。她不会崇拜谁,她连个偶像都没。她最讨厌崇拜的感觉,如果要白桃用向上仰望水灵灵的眼神对着谁的话,她的眼珠子只允许做出嫉妒和白眼。嫉妒来源于打心底里认为对方德不配位的焦灼。白桃不得不承认偶尔善妒,不过她不会嫉妒自己的好朋友。大家都是越过越好才是,你会看得下去自己朋友沉沦巴不得对方越来越拉胯那说明你这是宫斗剧综合征不是交朋友,你个害虫下次给你点点儿蚊香。诶这不就是K和他的周围。明争暗斗是正常的社会现状,毕竟一个赛道容不下这么多人,大家都很优秀,但白桃不可能因为哪个“朋友”(会想请来家里吃饭的关系称之为朋友)掉线了,开心得开瓶酒。陪着哭不一定这么做,但你也别因为人家掉档了喜极而泣。

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没必要反复咀嚼这段故事了吧,白桃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这一年的经历太累人了。只是之后再遇到坏人,追根溯源都能照镜子似得回到K身上某一次显露的某一个害处。安娜子锐评,宇宙的尽头是K,坏种。

白桃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自己其他时间的疲惫。当她从一个极度亢奋的女魔状态一秒切换至办公室小喽喽,那些内心的焦灼瞬间被压制。在做好手头事情的空余反而是反扑到那些烦躁上面,而这样经历,这一段时间是暂时的,她差点忘了自己还有个大学没读完得回去读。比起上学,上班下班之后时间还算是自己的,但是上学好像这两年白桃和很多人一样一直处在一个随时待机即刻待命的状态,而你才只是在读本科。

白桃大三了,这是英国本科的最后一年。

白桃这次一个人直飞英国,凌晨十二点的机场登机口全是留学生,成群结队,这次是她自己。

她只是感觉,妈耶(脏话)终于大三了。

当她把本科阶段量化成回三次家,一年一次,这个人生重大阶段就都不眨眼就过去了。

是太快了。

大一其实不过是去年的事情,去年五月六月还是大一的身份,如今是2024年九月,她大三了,毕业班。去年她听了很多次,K那个垃圾说过的吹捧的大三师哥怎么怎么,老F也是大三当时,那会儿她大一。后来她大二了,去年九月,她报名了带新生的项目,新生周插科打诨的工作中她意识到,哇塞,大二学姐,原来是这样,她是曼彻斯特的老人了。当时那个垃圾和垃圾身边的群体都是大三,白桃被灌输(但没听进去)大三多么多么辛苦,大三啊万事都要迁就他大三啊叭叭叭……就这样,有一天,她真正地变成大三的人,一场从大一开始耳濡目染旷日持久的游击,她走到了今天这步。

如果回到大一,白桃会怎么做,带着记忆的穿越。

时光倒流回两年前,和安娜子脚踩英国大地的那一刻开始。

她会住进那栋红砖房子,认识好几个两年后只存在于线上点赞的英国姑娘们,还有暑假会来上海和她约饭的广东厨子哥们,然后度过一学期下课回家一进厨房就有人招呼她蜷在沙发上的生活。再过下去就是头一回期末考试,险胜的下马威,这是她不想回去重来一次的。

第二学期开始了,她开始认真做小红书账号,她还会认识K吗?

抛去情绪化,抛去K的一身混蛋,白桃说不算后悔。K的身份特殊算是给她开眼了,这里没有贬义,就拿他身边的咖喱国人东南亚人白的黑的人说吧,白桃其实没想到自己会认识这么多人,凡事要往好里看,她这属于是达到了出国见识广开眼界文化交融的目的。

白桃有时候会有些后怕,不是怕认识K,而是说,要没认识K,她这几年会怎么过,除了大一宿舍亲近的那几个英国女生和她们经常来碰头的朋友,自己专业认识的新人新朋友,她也不去social局因为不蹦迪,她会社死,她又有点自视清高的文人墨客臭毛病,她的眼界可能只是逼仄地聚集在少部分曼城,被这么圈养起来的视野。

所谓向上社交,倒也不是非要挤进金字塔尖,虽然究极目的多数情况是要这么做。总归有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环,破圈,这是白桃自认为的,不知道对不对,至少撇去K身上那些恶心巴拉生理性心理性恶心的东西(他还赖了老F之前和他合租期满了退回单个账户的押金,不转给老F还有说辞),白桃被骗的成分除外,这个家伙语文不好,词穷分不清朋友,熟人,认识而已这几个层面,认识的人统一称为朋友,虽然遇到事情并没有几个理他。每次马路上走十分钟能打七八个招呼,打完招呼就和白桃说这个哪里人学什么,稍微熟悉一点就还能说道哦之前怎么搞笑的事情。白桃现在居然能分得清什么宗教斋戒什么,穆斯林开斋节三四月斋月天黑之前不能吃东西,印度信仰层次啥的,哪国服兵役年纪时长叭叭叭。看来以后喝酒侃大山的吹牛资本攒足了。想象一下,白桃高举酒杯胳膊横在沙发扶手上:“姐跟你说千奇百怪的姐这边早就是小儿科不稀奇了……”

然后在众人嬉笑的时候转身擦一下快流出来的眼泪,很戏剧性的想象。

成长的过程伴随的心酸和崩溃是逃不开的。崩溃算什么定义,绝望的前奏还是绝望的第一级台阶?白桃自认崩溃过很多次,但不至于绝望的程度。她不信自己会被踩死,被困难踩死的是废物,白桃做不成废物她死倔死倔的好伐。可是在崩溃的破防的当时,是真有点觉得完大蛋了,超级大完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这只是瞬间闪过去的一个声音。白桃庆幸自己的情绪一直都是复杂的,就像她不容易因为一个感受上头,哪怕是很崩的心态,也伴随着该干嘛干嘛的理性,做完事情,憋到解决事情,再集中释放情绪就行。这就是在处理事情阶段演冷静,演着演着就当真了,演久了,逐渐亢奋不起来了。就是现在的白桃,不太有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了。不光是负面情绪的内心波动,现在是她自己都已经感受不到多少兴奋劲儿,喜欢吗喜欢的,开心吗开心的,抽象吗真的挺抽象的这种明知道自己理应兴奋或者激动一下却连这个都要演一下表情才能到位,都说服不了自己。

小红书上有个热帖,英国留学生毕业多年后会怀念英国吗?很多评论说怎么会,国内的天气,舌尖上的中国,物价,人等等。

白桃细想,也许吧,可能会。

怀念什么,怀念的是那个不到二十岁带着比自己重的行李箱冲破台风和疫情的阻碍,对世界还充满期待的,只要走上街,白桃就开心,那个十九二十岁,那个自己。

“去我的心里走一走,在多年以后。

我难过就听歌,醉着放烟火,没有人追究我。

对抗后的疲惫感叫做成长,原来世界从没有那种剧情的翻转。”

未完待续……

今夜的酒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