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碑前摆蜜水的袁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只想活着的我,称霸天下》最新章节。
话音落下,袁术如释重负的吐出口气,后豪迈的摆了摆手,道:
“与你便是,你可有相中之人?”
一个人才而已,他麾下幕僚门客那么多,文人加起来林林总总已经过百,所以对于典沐的要求想都没想便应了下来。
“我听闻袁公麾下有一主簿名为阎象,能作为袁公帐下主簿,其才智必然出色,沐愿借此人,还望袁公应诺。”
典沐很是诚恳的抱拳,手心里微微冒出细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在南袁集团中,他最想要的就是阎象这个谋有良方,还可以处理文书的谏臣。
是的,阎象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属于谏臣一类,就像是李唐时期的魏征那样,只要一件事情会伤害到集团的利益,不管君主意下如何,都会硬着头皮奉劝。
典沐知道他和普通人一样,会愤怒,会犯错,天下即将开启群雄割据,人人相互算计、利用、攻伐,混乱又悲惨,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带来风险都足以致命。
纵观群雄割据数年里,多少大败都是为君者不听谏言所导致,比如原本世界线上有名的官渡之战、下邳之战,袁绍、吕布的败北在典沐眼里是必然的结果。
前者,关键时刻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被曹操击败,可以说是一把好牌打了个稀烂。
后者则是生死时刻不仅对部下生疑,甚至对陈宫的“趁着敌军人困马乏时迎击”嗤之以鼻。最终同样测量曹操击败。
而这时候,一位谏臣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哪怕到最后也用不上,让阎象去帮助戏志才处理文书,又何尝不是好事呢?
在他的推测中,袁术离了阎象这个敢于直谏的臣子,称帝的时间恐怕还会加快一点,一旦袁术称帝激起天下公愤,他也会有理由扯大义南下。
想要重整山河,未来道路的铺设,人才的吸纳,百姓的伤亡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袁术闭眼沉思起来,他的脑海里逐渐浮出阎象严肃的形象,旋即打了个寒颤,提笔边写边假惺惺的抹着眼角,道:
“将军,阎先生可以借与你治理地方,安定之后返回,但是千万要替我照顾好阎先生啊!”
在整个南袁阵营中,最让袁术头疼的就是此人,倒不是说阎象能力不够,能爬到近臣这个级别,阎象的能力足见非同一般。
但是袁术不喜欢阎象,甚至有点厌恶,每次议事的时候,只要不听其意见,阎象就会喋喋不休的一直念叨,还大言不惭的认为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袁公路,搞得袁术经常下不来台。
因此,他巴不得赶紧把阎象送出去吃点苦头,在他眼里,天下能人如同过江之鲫,压根不缺阎象这一个。
要不是担心影响自己的名声,他早都把阎象逐出辕门,然后将官职赐给那些同为家族出身的人才了,现在正好有名头把阎象扔出去。还能顺便提升一下名望。
在袁术的心里,阎象就像是一匹毛驴般倔强,但只要在那苦寒之地待上一段时日,必然会想起自己的好,待其回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
双重诱惑下,袁术含泪(偷笑)的写好书信并盖上大印,将其递给纪灵示意其送下。
接过书信后,典沐小心翼翼将其收好,随后起身整理好甲胄,一脸严肃庄重的半跪在地上,抱拳连行三礼。
不论袁术是怎么想的,这人才再怎么说都是人家送的,拜上三拜是应该的。
至于他说的是借人?
(典沐装傻)借?我什么时候说借了?这明明是袁术看我日子过得太过艰难,特意援助给我的贤臣好不好!
身披甲胄的情况下对别人行这种礼节,可以说是对受礼者很高级别的赞赏了,更何况还是身为一方之主的典沐行礼。
但已经吃过亏的袁术见此不喜反惊,他不知道典沐想做什么,现在他只有一个念头:这货难不成还要再讨要什么不成?
遂眼神扫过一旁的纪灵,只见其面色动容,脸上尽是骄傲之色,仿佛这受礼者是他一般。
见此,袁术有些好奇,旋即静静的看着典沐,期待他的动作。
拜完后,典沐朗声道:
“沐多多拜上袁公。袁公深明大义,心怀国家,实乃我辈之楷模,大汉之擎天之柱啊!只可惜沐身披甲胄,不能行大礼,还望袁公恕罪!”
闻言,袁术笑的合不拢嘴,道:
“哎呀呀,将军客气,都是为了国家,无需多礼,呵呵!”
爽了!这就是袁术现在内心的真实写照,他原以为,只要典沐不再开口讨要什么东西,然后离开,两方就已经是皆大欢喜。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典沐行此大礼,居然是专门用来感谢他的,这可比那孙坚好上太多了。
遂看向典沐的眼神更加柔和,但一想到如同乞丐般什么都要的典沐,心里又不安起来,道:
“啊对了,今日天色已晚,若是将军再不归去,只怕会误了时辰,不如下次?到时候我做东,如何啊?”
现在他只希望典沐赶紧走人,他虽然家大业大的,但要是每路诸侯都跑来要物资,再多的产业也抗不住,所以他直接出言明示,只想让典沐赶紧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