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雨欲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关山迷踪》最新章节。
“诸位大人说得对...现在崔逆走了几天,我怕有的人忘了...当初事急,有人却生出了二心、生出了反意...”皇帝秦虞神情忽然变得冷酷,眼神如芒刺一样看向左边的惠妃,露出杀机,顿时吓得惠妃不知所措,一时间汤匙掉在地上、花容失色。
“南门武弘叛逃的事情惠妃可曾听过?”
武惠妃听到这里,赶忙拜伏在地,颤颤巍巍地说道:“臣妾一介女流,又久居宫中,这外部的军机要事又何曾听闻?...”
“哦?那朕现在就告诉你,你的兄长武弘,带着一千多人马向西而去,关键时刻舍弃二皇子秦熠,害他死于非命,关键时刻叛逃,罪同谋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可臣妾虽然知罪,但与兄长已半年不见,兄长前日背弃,臣妾作为胞妹又怎能左右?!”
“那这是什么?...”皇帝拿出了一张皱褶的便条,显然是从什么密封的地方取出。
皇帝将那张皱褶的便条轻轻推至武惠妃面前,烛火在羊皮纸上投下摇曳的影子。“爱妃可还记得,这是何时所写?“
武惠妃凝视着便条上熟悉的字迹:“陛下龙体欠安,城外纷乱,军务繁重,望兄珍重。“落款处画着一只展翅的鸾鸟。
“这是...十日前,“她轻声答道,“那时陛下连日操劳,夜不能寐,臣妾忧心陛下龙体,才写信告知兄长。“
皇帝冷笑一声:“只是告知朕的身体状况?那为何要特意用这'雪纹笺',还要以密信传递?“
武惠妃抬起头,眼中含泪:“陛下明鉴!那时您因服丹药,动辄震怒,臣妾...臣妾心中虽苦...却实在不敢当面向您进言。想着兄长在外,日见刀兵,不免有所联想...“
“所以你就暗中联络武弘?“皇帝打断她,“你可知道,正是这封信,让武弘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武惠妃脸色骤变:“陛下这是何意?“
皇帝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鸾鸟佩饰:“这是在武弘营帐中发现的。据查,他收到你的信后,便开始暗中部署。二皇子秦熠孤军深入时,他本该率军接应,却迟迟未至...“
“不!“武惠妃急道,“臣妾写信给兄长,只不过是因陛下性情大变,才日生思虑,臣妾怎会无端去害二皇子呢?那孩子...那孩子可是唤我一声'母妃'的啊!“她忽然明白了什么,声音颤抖:“陛下...莫非您以为,臣妾是想借崔诞之乱...“
皇帝冷冷注视着她:“难道不是吗?朕若在乱中'突发急病',你身为宠妃,又有武弘在外策应...“
武惠妃惊慌失措、跪倒在地:“陛下明鉴!臣妾若真有此心,又怎会在这深宫中苦等?崔诞若入京,对臣妾有何好处?区区一个叛将逆臣,能比得上陛下待臣妾的恩宠吗?“
她抬起头,泪眼婆娑:“臣妾写信给兄长,确实存了私心。但臣妾所求,不过是希望陛下能少服些丹药,多保重龙体...至于兄长他...“她咬了咬唇,“或许是误解了臣妾的意思,以为臣妾是要他...是要他...“
“要他在关键时刻按兵不动,搅乱大局,让朕在压力下服药过度?“皇帝接过话头,语气森冷。“而你,就扶着太子,顺势监理国政。好狠的一盘棋啊!”皇帝口中的太子秦爌,是早年还是藩王时,与王妃杜氏所生之子,因杜氏在皇帝秦虞登极之前早薨,世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秦爌一直养在武惠妃处。武妃将他视如己出,也正是在这里让秦虞看到了她的贤惠,因“贤”字已经授予亡故的杜氏,所以授了“惠”字。
可这当下,崔氏兄弟的叛乱只是一招明棋,暗地里还有什么,谁也不敢断言,包括耳目广布、握有玄衣局、武狩司等机构的皇帝本人。
武惠妃听到这里,简直惊恐万分,根本来不及想以往的事情,只慌忙说道:“臣妾不敢!臣妾万万不敢!”
皇帝转身,目光复杂:“惠妃啊惠妃,你总是这样...太过聪明,又太过天真。你别忘了,即便是我和太子,那也是先有君臣、后有父子。现在你们作这样的打算,后宫私自送信给外戚武将,那字里行间表面上担忧朕的龙体,可实际上却是泄露朝廷机密,简直就是要行篡逆之事的前兆!“
“之后你兄长武弘随同二皇子出征,却私自断绝接应,若不是你暗中指点,他一个粗鄙浅陋之人,又何来这等心思?武妃,朕当年真是看走眼,未想到,你对太子抚育虽是真心,但其后怎又生出这些诡计?你既然下定决心寄送青鸾发钗,定是育有别意;只可惜当日朕虽然从外处耳目知晓,却未及时另做他想,致使白白害了熠儿性命。”
皇帝右手忽然一拍,左手一掐直接提起武惠妃后脖颈,这如花般的美人完全没有反抗之力,被忽地掷过面前案几,一下子扔到了君臣之间的空地。
武惠妃重重摔在地上,钗环散落,华贵的衣裙也瞬时失去了颜色。她却完全顾不得疼痛,慌忙爬起跪好,虽然浑身颤抖如风中落叶,却继续等候着殿上皇帝陛下的发落。
这一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众人瞬时惊出一身冷汗、老几位连筷子都吓掉了,堂堂惠妃,皇上刚才就像抓一只死狗一样,完全没有犹豫和怜悯。四下慌乱间,只有李崇光仍然强压着神色,仿佛这一切都跟自己没有关系,反倒是用余光注意到皇帝陛下似乎因气血翻涌、也有些站立不稳了......陛下的额角渗出冷汗,面色潮红得不正常,显然刚才的暴怒牵动了体内丹药的毒性......
皇帝抿了抿嘴角,侧目看着地上受了伤的武惠妃,“传朕旨意,即刻圈禁武妃...至于具体如何发落...”说到这里,皇帝的凛冽的目光多停留了一下“几日之后,待外部局势渐朗,朕再另行决断。”
闭宴。
...
四个时辰后,早朝时分。
“殿下!殿下!...太子殿下,使不得呀!”一个老太监和五六个仆从追在太子秦爌的后面,隔着两座偏殿,还有五百步左右的距离,说什么也不让太子进入正在早朝的太极殿,“圣上正在气头上,您现下就这么闯入,不仅于惠妃娘娘没有任何裨益,就连您恐怕也免不了圣上的责难呀!万望...万望殿下明鉴呐!”
“哼,以孤看来,以武弘叛逃之事平白诬陷母妃,定是那李崇光的计谋,这厮勾结二皇子已久,布局今后,处心积虑要置孤于死地。如今二皇子已死,他便将矛头指向母妃,试图彻底铲除我母子二人。”
太子秦爌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道:“我生母早薨,母妃为我操劳十九年,母妃身体不好,余年只生养一妹房陵公主,母妃含辛茹苦、待我视如己出,更因出身贫苦往日又受宠幸,广遭后宫嫔妃嫉妒;罢了,罢了,今日蒙尘,朝中又哪有什么势力肯为她说话?那些平日里阿谀奉承之人哪个不是先看风向?!此刻恐怕早已躲得远远的,能救母妃之人,环顾朝野、唯孤王一人而已!今日母妃受奸人所害,若避让不见,反倒像极了我母子二人勾连已久,母亲蒙难我却熟视无睹,岂不是我秦爌忝为人子?以孤王看来,若坦然相对,反倒还有一线生机。今天,就让满朝文武看看,到底谁才是乱国之人!起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