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内中天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关山迷踪》最新章节。
李崇光思虑片刻道:“回禀陛下,当年太祖元帝应是体恤民情,不舍百姓赋税繁重,方才将这前朝谏议大夫金士廉的园林改建。”
“哦?此话怎讲?”皇帝原本看的是船外,听到这里又看向船内的李崇光,眉宇间好似迷惑,又有一丝深意。
“这金士廉虽非清廉,园林却也是修得冠绝一时。当年太祖临朝,本想将其毁之,但又念及这一草一木皆出于百姓,而前朝别苑在京外,历经六王厮杀数年,早已荒芜毁弃,新朝又须此别苑,方才不效当年义王将连城之宝付之一炬。”
“李卿的意思是,这天庆园...就是连城之宝啰?”皇帝听完略带笑意,揭开手上的茶杯盖吹了吹。
“以臣愚见,所谓园林,非以规模论气魄,当年太祖元帝以此处清幽雅致,钦定为皇家别苑,即便之后格局稍有改变,也只是在原貌上扩建少许,柱石器皿等增加皇家特有之数目;太祖体恤臣民,一切以轻简为务,前朝其他冗余也一并裁撤,得天下人视之,以弱强敌藩镇;此后不过再征讨五六年,无遗后世,天下皆伏惟我圣朝恩德,此之方可谓海纳百川之气。”
“那这园子就不建了吧...总不能辜负我祖父当年对天下人的盛意。”皇帝喝了口茶水,站起来将折扇收起,叠于腰后双手间。“信王那事如何了?”
见皇帝已经起身站立,李崇光打算跪下对答。皇帝见状用扇给止住,让他也站着说。见此,李微微伏低身子,颔首答道:“温方远以怀宁、凉城之兵,兵围唐咨和所带龙武卫,陛下应是知道了。”
“那是自然。此等不敬,也是经年未有,但朕也听说唐咨于城门口宣读诏书时,温方远爬着从城门出来,唐咨的脸色、朝廷的脸面却也不好看呐。”
“陛下的意思是?...”
“这温方远,是温重霄的第几个儿子来着?”皇帝一时想不起来,带着点疑惑回头看了看。
“回禀圣上,是信王庶长子,也是第一个儿子。”
皇帝在舟上又踱步走了走,听这么一说好似贯通了记忆:“噢噢...想起来了,他后面还有个嫡长子和嫡女温玲,但是嫡长子好像没活过十岁就死了。但是这嫡长女和庶长子关系好像一直不错,好似同胞兄妹。”
“据微臣所知,是这样,且二人在怀朔一直颇有人望。”
“怀朔?...整个朝廷!!!谁不知怀宁藩有这二人?!”皇帝听到这里情绪忽然控制不住,好似像某种久违的心疾忽然显现。“这温重霄死得太不是时候了...从京师回去不过五日就暴病身亡......刚开始那半个月,朕也是担忧怀朔会有变,太不巧了。”
李崇光听到这里,冒出一股冷汗,怎么?这圣上过了一个月还不承认是自己派人毒杀了信王?难道这内里还有门道,削藩只不过是顺势而为?!若不搞清,自己后面派出去的几路人马恐怕都要止住,因为这其中并无皇命,想不到自己谨慎如此,还能被摆一道。
“那恕臣斗胆,可否问陛下一件事?”李崇光扑通一声跪下,伏地拜问道。
“李卿,这是何故呀?但问无妨。”皇帝原本想将扇子放去一旁,去扶李崇光,但想了想又停住了。
“唐咨在城门宣诏,可真是陛下的意思?”李崇光抬起头,语气变得真诚而急促。
“自然是朕的意思,本来他接诏后来京师就是先前的预案,但这又不好给唐咨手谕,只好面授机宜了。他若没有朕的话,何敢出此对策?!削信藩是乾元六年就有的打算,那时候温重霄刚刚握有武宁、龙川,这事情李卿不是知道吗?”
“可倘若怀朔与龙武卫动了刀兵...?岂不是?...”
“哎呀,这是朕的过失...当日想着温重霄既然死了,怀朔自然也如囊中之物了。真未料到,温方远身体残疾、行动不便,还有如此气魄,几乎公开对抗朝廷。如今思之,有温方远在,是朕小瞧了那信王府了。”这下皇帝不品茶了,从旁拿了一壶酒,倒了满杯,自认有失,一饮而尽。饮完满杯还面带微笑,特意拿着空杯子给李崇光看了看。
“倘若朕有子如此,倒也不用着急削信藩了。”皇帝看着李崇光还跪在地上,笑道:“李卿莫不是让朕这醉翁来扶吧?还不快快起来?!”
李崇光听着也不好再跪,心里虽然清楚圣上是利用中枢削藩,但仍然不清楚信王当时因何而死。今日圣上依然是含糊其辞,若是不提,这事本也就继续办下去了,但今日如此口风,只听他说“不是时候”“巧了”等言辞,就好似他也处在迷局当中一样。
而此时,不可于自己手中逼反怀朔,这句李崇光当日说过的话又如同咒语般回响在他脑中。
李崇光轻吸了一口气,小心翼翼,端了端冠冕,“皇上...”向皇帝作势要附耳。
皇帝却看着皱了皱眉,将酒杯扇子都放下,神色一变,意味深长地带着几分笑意说道:
“爱卿于此,也但讲无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