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64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两代人的爱情》最新章节。

他在县城横街子农贸市场附近,这也是兴隆县城最繁华的中心市场,找到了一处老式新翻盖的住宅,坐南朝北、红砖起脊的大瓦房。

房屋坐落在县城的后街,由横街子拐进后街的第一家就是,大门口紧邻后街边,山娃就把《服装加工门市部》的牌子,牢固的竖立在了大门口,穿过当院进入厨房间,再由厨房间开门进入西屋,西屋的样式与卢起家差不多,明亮的玻璃窗下面搭着火炕,火炕上面铺着苇席。屋地是水泥硬化的地面,靠北侧后窗户下面可以摆放缝纫机、码边机和一个熨烫衣服裁剪用的大案板。

房东主人叫高祥,是县啤酒厂退了休的老工人,他的老伴没工作在家操持家务。大儿子高大钢在铁路上班、二儿子高大铁顶替他爸爸接了班,也在啤酒厂当工人,还有一个小女儿高春芝刚刚初中毕业。老两口和小女儿合住在东屋,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成家,在后排三间正房居住,出入走前排房子的厨房间,当地称为走“过道屋”。

山娃搬家之后,妻子的徒弟卢笑秋也跟着来到了高家大院,帮着妻子继续打下手,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不仅学会了服装裁剪,也学会了简单的缝纫加工技术,每月计件提成工资也能拿到了百八十的了。在妻子刘荣荣怀孕期间,她能独当一面,帮了大忙了,所以,服装加工生意也能够勉强支撑下去。

山娃为了妻子的“门市部”能够招揽更多的业务,不得不在工业普查办公室,利用业余时间打印了若干张,招揽服装加工生意的“小广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把“小广告”张贴在大街小巷、农贸市场的最显眼位置,甚至连工商局的大门口也都贴上了“小广告”。不过,没过两三天,“小广告”就被环卫工人清洁一空。

没办法,山娃过几天,又都重新贴了上去,各个地方又都出现“小广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进行了一段时间,你别说,还真的起到了作用,新搬家的高家大院,服装加工的订单渐渐地多了起来。

就在刚刚搬到高家大院一个多月,一位老太太,杵着拐杖,花白的头发梳在后面盘起了纂,满脸的皱纹,眼皮下垂几乎看不到眼珠,走路颤颤巍巍的找到山娃说:

“山娃呀!看你们家搞服装加工生意不错,在后街还是有点偏僻,不如租我们家门脸房更好,我们家虽然是厢房,但是地方大,靠着横街子紧挨着农贸市场,地理位置那是相当的好啊!房租费也不和你多要,还可以长期出租给你们使用,我和儿子魏春胜都不在那里住,多好啊!不信你去瞧瞧吧?”

山娃听了喜上眉梢,一脸高兴的问着老太太:

“老大娘!你们家的房子在哪呢?您领着我去看看吧!”

老太太用拐杖指了指前面,对着山娃“嘿嘿”的笑了笑,随口说道:

“嘿嘿!离这不远!就在前面。跟我走吧!你去瞧瞧,保准能相中了得。”

山娃跟着老太太顺着横街子向着大街的方向,走了200米左右,在东侧街边有一处三间老旧式青砖起脊的小瓦房,坐东朝西的东厢房,靠着厨房间的门口还有两米宽的小院,然后,就是五节台阶,走上高台阶就到了横街子路面,从路面看上去,房子矮了半截,好像是半地下室一样。山娃顿时心里凉了半截,就眨着双眸,悻悻的问着老太太:

“唉!这房子怎么矮半截,像个半地下室啊?采光不好啊!下雨不会被雨水泡了呀?”

“不会不会!房根有下水道,下雨不碍事的,因为是老房子,旧城改造修建农贸市场和加宽横街子路面,把路面垫得太高了,所以,就显得房子矮了半截。不是半地下室啊!哈哈哈!”她一边解释着说道,一边对着山娃大笑起来。

山娃也随她“哈哈”的笑着,一起走下了高台阶,进入了厨房间,没有后窗户,左右对着搭着大锅台,锅台旁边搭着地炉子,地炉子靠着门口,门口另一侧靠后墙摆着脏兮兮的橱柜,走进南屋靠门口西侧、是铺着苇席的火炕,火炕上的西窗户下半截是玻璃窗,上半截是糊着窗户纸的窗户,左右对开两扇,可以开关通风透光。靠东侧是后山墙,没有窗户,墙根可以摆放缝纫机和码边机,搭建服装裁剪的案板。再到北屋看看,基本上与南屋格局一模一样的。

山娃看完了以后,就一脸不太情愿的对老太太说:

“老大娘!这房子也太陈旧了,光线也不好,又没有后窗户,不通风透光啊。”

“房子是有些老旧了,但下雨保证不漏雨。光线不好你就开电灯!不通风你就开窗户啊!哈哈哈!”她一边辩解着说道,一边又“哈哈”的大笑起来。老太太看起来是一位开朗爱笑,很风趣幽默性格的人。

“如果我们租用了,房租费一个月多少钱啊?”山娃注视着她,幽幽的问道。

“你们要长期租,好说!一个月你给50元就行,咋样啊?”老太太说着又问道。

“有点贵了!30元吧!我们长期租,以后您来做服装免费不要钱。嘿嘿!”山娃讨价还价的说着,又打趣儿说道,然后就“嘿嘿”的笑了起来。

“得了得了!那就每月35元吧!我也不争了,你也别再少给了。”老太太一脸不耐烦的,墩了墩拐杖,对山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