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寻人问路3(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黄摊江畔的咖啡厅》最新章节。
“好的,好的卢总!您注意安全。”
紧接着赵峥就挂断了电话,听到对面在开车赵峥也就没在多说什么。过去的赵峥接电话哪有这么客气过?过去很多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好多人给赵峥打电话都是赵峥当下的态度。看来这个社会啊,就是这么现实!
不过好在很快就加上了卢泰龙的微信,礼貌性的寒暄之后。卢泰龙就没在给赵峥主动发过消息,看来这卢泰龙平时是真的忙。
两个多月以来,赵峥可算是稍微打开了那么一丢丢的局面。哪怕颜晨从来没有催过他,可对于赵峥来说如果老是没有进展,就算别人不说什么他自己这老脸也没地方搁啊!接下来就是等卢泰龙有时间了额,好好拉上王伟跟他聊聊在英牧集团的业务。毕竟对于整个维尔电气来说,实际上无论是对那个事业部来说英牧集团都是他们的基本盘。现在只有流程事业部在那里是没有业务的,如果真的能开辟成功对于赵峥来说也算是这个行业就步入正轨了。
很快赵峥就前往黄海市给颜晨汇报工作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这两个月以来的进展了。
见到颜晨之后,赵峥将以合成生物技术为导向的路线以及坚定不移以系统集成合作伙伴工程业务模式为导向的执行策略跟颜晨进行了汇报。颜晨听后非常高兴。也不知道真的满意,还是只是为了安慰在这个天坑里的小弟弟。。。
就在赵峥和颜晨在咖啡区域相谈甚欢之时,抬头正好看到权景焕。
权景焕是当初在鱼州DCS产品培训时期认识的老朋友了,只不过现在多了一层关系——同事。
权景焕对于赵峥的入职表示非常的开心,也了解到了赵峥开辟农业这个行业的不易。说到这里权景焕正好提到了他有一个同乡恰巧又跟他住在一个小区,俩人关系非常不错。他这个同乡是一家自动化工程公司的一把手,而且他们公司隶属于一家央企下面的二级子公司目前正在做设施种植领域的业务。权景焕主动提出要约个时间攒个局,大家认识一下。
颜晨一听高兴坏了,赵峥对老权此刻提出的帮助铭记于心。什么叫人脉?人脉不是在你手握权力的时候你认识谁,人脉是在你不行的时候谁认识你。
颜晨高兴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终于绑定了一个大型的系统集成工程公司;第二老权介绍的这个公司是整个流程事业部在玻璃行业系统集成合作伙伴里可以说体量最大的公司。颜晨一直想找个机会结识权景焕所提到的这个同乡李正平。按照赵峥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说就是,这年头哥们儿就是生产力啊!
权景焕立马就开始去约时间了,很快李正平那里就给了回复,约在了后天见面。可以看出老权还是非常给力的。
正好颜晨第二天要去鱼州拜访客户,赵峥就当天返回了鱼州。后天正好开车从鱼州出发,载上颜晨开车去见李正平。路程反正也不远,赵峥导航软件上一搜发现也就七十多公里的路程。要么说黄海经济圈就这点好,所有上下游供应链的距离半径都不超过两百公里。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商业年代,这就是天然的优势。
第二天一早赵峥开车接上颜晨跟着区域销售一起拜访颜晨的客户。颜晨带着赵峥也不是没有用意的,合并部门之后大量IOT的产品原来颜晨在工作当中是没有接触过的。颜晨知道赵峥原来就是靠这玩意儿吃饭的,颜晨带着赵峥相当于带了技术支持。
拜访的这个客户主要是从事光伏设备的OEM厂家,里面的控制系统用的都是东瀛系的产品。相较于国产的价格和维尔电气的质量来说,东瀛系产品的竞争优势应该是居于中游。产品的价格与性能综合评比介于二者之间。价格比维尔电气低但高于国产,性能与质量优在国产之上。最主要的是东瀛系的产品相对于维尔电气来说方便入手,而且东瀛系的品牌并不追缺业务上的突飞猛进和大体量。他们更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做到足够的专业度。不会把体量做的像维尔电气那么的巨大,和建立那么庞大的分销与代理商体系。
不得不承认的是维尔电气的技术教育搞得在同行内还是非常成功的!客户的采购与技术工程师当年在大学学的都是维尔电气的产品,只不过他们的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在质量和性价比上选择了东瀛系的品牌。
控制系统基本上是不可能用维尔电气的了,这里面还涉及到重新编写程序和调试这些都比较影响货期。也只能是在RFID这类识别产品上看看了。
颜晨按照维尔集团介绍产品业务的标准PPT模式给客户介绍了一下相关的产品,收到的结果也是意料中的结果。当下的客户早已厌烦了这种类似于很多老师念课本一样的说教模式,客户想听的不一定是你PPT重点描绘的。然后在按照当下比较热门的所谓挑战式销售的错误指导用法,维尔电气的这套“李大勇”销售模式已然是不被市场和客户接受了。
可对于颜晨来说,也只能按照标准套路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当下维尔电气集团很多老员工的真实想法。毕竟在这个所谓的“大国企”里面,谁知道你这忤逆“一把手”的结果是什么?
说到最后还是业主总结了一下在他们看来的优势。
第一品牌影响力,但在这个非常现实的当下来说只能说这方面的加成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了,尤其是对OEM原始设备厂家来说。因为现在的客户已经不是二十几年前的刘姥姥了,别说大观园了就是故宫都不知道转过多少次了。
第二就是产品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业主通俗的描述就是“耐操”。但是东瀛系的产品也是精工品质,可能会稍微差一点但也不会差太多。
至于说其他的就是同质化竞争了,至于说读写速度的优势也并不是特别突出而且对于他们当下的生产条件来说也没有太极端的需求。
颜晨的心态还是非常稳定的,看的出来这种情况她见的太多了早已麻木了。不过对于赵峥来说,心中还是有些感慨的。毕竟他是一路作为学徒学习维尔电气的各条产品线来的,看到现如今的维尔电气和当年的维尔电气心中不免有些悲凉。
不过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业主最终还是同意了找个新的样机设备测试一下维尔电气的RFID产品。这其实也算是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说不定哪天就开花结果发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