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前往镇上(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赶海小渔村:开局被虎鲸赖上》最新章节。

陈寻又瞅了瞅四周的地图,在鱼排区附近找了个鱼儿扎堆的地儿,接着忙活,接着钓。

我就是个钓鱼机器,没感情的那种!

又钓了两个多小时,他俩又搞上来十五六斤的鱼!

加一块儿,都快有四十斤鱼了。

陈寻还挺走运地钓到了三条老虎鱼。

虽说这三条加起来才两斤重,但这玩意儿可比鲈鱼贵老鼻子了,光这三条老虎鱼就能卖六七百块钱。

老虎鱼由于外貌颇像老虎而得名。它身上有很多瘤状突起,好像蟾蜍的皮肤,又像块坑坑洼洼的石头,因此也有“石头鱼”的别称。

老虎鱼的鳍刺上布满了毒腺,其毒性非常剧烈。被其刺中的渔民会感到剧痛难忍,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尽管老虎鱼有毒,但经过有经验者特别小心处理后的鱼肉是可以食用的。其肉质鲜嫩,味道十分鲜美,且富含营养。

由于老虎鱼数量相对较少且处理复杂,其市场价格通常较高。

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他们这儿的老虎鱼一斤能卖到三百到四百块钱。

到了中午,陈寻和陈建国就在船上随便吃了点。

太阳越来越晒了,陈建国拿了顶草帽给陈寻扣头上。

吃完饭,喝完水,他俩又换了个地儿接着干,继续钓鱼。

又钓了三个小时,钓了二十多斤的鱼。

其中陈建国还钓了个大块头,一条七八斤重的鲈鱼,光遛鱼就遛了二三十分钟。

这时候没法再钓了,因为海上开始起风了。

给赵寅打电话,他跟他妹妹都出差去外地了,暂时没法收鱼,陈寻就开着船,带着陈建国,往镇上码头的方向驶去!

卖鱼,换钱去!

陈寻驱车一个多小时,才抵达镇上的渔港。

渔港内停泊着上百艘大大小小的渔船,待到下个月开海之时,所有渔船一同出海的景象定将蔚为壮观。

尽管禁渔期间仍允许赶海与垂钓,但鲜有渔船愿在此时出海。

或许有人以为渔民做的是无本生意,实则不然,渔民每次出海的成本都相当可观。

就拿陈寻他们这次出海来说,暂且不论人工费用,光是柴油就得耗费三百多元。

况且他们的船只还算小巧。

若是大船,油费更是不菲,有的还需加上船员薪资。

如今无法下网捕鱼,仅凭垂钓,又能收获多少?

基本上难以收回成本。

因此,禁渔期里多数船只都选择停泊在渔港内。

今年此地,从五月至九月均为休渔期,许多渔船一停便是小半年光景。

每年的休渔时长各不相同,需依据渔政部门的通知,通常在三到六个月之间。

或许有人会提议,何不前往公海捕鱼?

然而,众多小渔船根本无法抵达公海,且为保护渔业资源,公海的诸多区域也被划为了禁渔区。

如此一来,众多远洋渔船也暂停了捕鱼活动,唯有那些能够横跨大洋的大型远洋捕捞船,方能前往太平洋、大西洋等海域捕鱼。

陈寻梦寐以求的便是这样一艘船,但此类船只价格高昂,至少也得上千万乃至上亿。

话说爷孙俩走进渔港,抵达码头时,已有人在岸边等候。

来者是镇上一家海鲜酒楼的采购员,陈建国来之前已提前电话联系了酒楼老板。

其实,这家海鲜酒楼与众多渔民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唯有如此,他们才能采购到最新鲜、最便宜的第一手海鲜。

此次捕捞的鱼不过几十斤,全被这家酒楼留下了。

直接在码头上称重、结算。

鲈鱼共计六十二斤有余,全是新鲜的野生活鱼。

酒楼照单全收,按六十元一斤计价,重量按六十二斤算,总计三千七百二十元。

这些鱼到了酒楼,经过烹饪后,一斤便能卖出好几百元的高价。

这当然也是人家的本事!

至于老虎鱼的价格,却让陈寻颇感意外。

野生且鲜活的老虎鱼,酒楼给出了五百元一斤的高价。

不过这东西在禁渔期确实稀罕,三条加起来二斤半,卖出了一千二百五十元。

总计四千九百七十元,采购员直接通过手机微信转账给了陈寻。

收到钱后,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这次赶海的纯收入为四千九百七十元减去三百元的油费,共计四千六百七十元。

即便两人平分,每人也能分得二千三百三十五元。

这对于爷爷而言,可是难得的好收成,除非运气极佳,否则他一人赶海很难有这样的收获。

更重要的是,昨日遇到的那群串乌子,堪称百年难遇,而今日的海钓,却有望成为常态!

爷爷对孙子的运气彻底信服了。

孙子正值财运亨通之时,他决定以后去哪里赶海、钓鱼,得多听听孙子的意见。

卖完鱼后,既然已经来到镇上,爷孙俩便决定去给家里的冰箱添点存货。

陈建国还记得,今日在船上垂钓时,孙子提及许久未尝过干煸鸡了,于是他决定一会儿就去菜市场买只鸡宰了,又买了番茄等许多菜放着,晚上给孙子做干煎鸡。

如今不缺钱了,陈寻一次性采购了许多新鲜蔬果,又买了许多花生做爷爷喜欢吃的炸花生米,再加上几瓶五粮液普五第八代。

一瓶快一千了呢,爷爷是舍不得,可孙子不在乎啊。

当然,喝白酒只能偶尔小酌一杯,可不能贪杯,毕竟爷爷年纪大了要忌口。

爷孙俩沿着码头的水泥路,缓缓向镇上的商业区行去。

作为江州市唯一的深水渔港,这几年镇上的变化着实不小。

陈寻忆起往昔,上学时镇上楼房稀少,房屋与村落相差无几。

而今,镇上已高楼耸立,街道四通八达。

众多品牌店在此设立专卖店,俨然一副城市的模样!

昔日陈寻上初中时,便是在镇中学就读。

那时他住校,每逢星期五下午,老妈便会驾船前来接他回家,为他烹制各式美味,星期日下午再送他返校。

转瞬间,十几年光阴匆匆流逝,他已从青春少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

而父母不幸去世,爷爷也已从年富力强,步入了白发苍苍的晚年。

真愿时光能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