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纸张,春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最新章节。
现在到了县城上去治理,金手指的功能自然就被削弱了不少。
“龚袭啊,很多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会去思考改变。”
冷静下来之后,魏正的话都自信了很多,他习惯性的起身,走起了四方步。
“蔡伦发明蔡侯纸,那是为了讨好邓太后,为了做官。
而左伯改良纸,纯粹是因为他热爱写字。
因为有这种追求,所以他们对原有事物进行改良,创新也就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可现在呢,大家宁愿守着这些又笨又麻烦的竹简,也不愿意尝试去改进,去利用更好的东西。
长此以往,我们又怎么能进步呢?”
董厥听了魏正这番话,心中已然有了大致的方向,不过还是试探性地说道:“君侯的意思吾明白,如今账目记录在竹简上,太过繁重,查账也极为不便。
依君所言,我们不妨着手改良纸张,而后让官吏们把账目记录在纸张上,如此一来,既能减轻重量,也便于整理和查阅。”
“正是这个道理!”魏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蔡伦不过是个宦官,左伯也只是一介儒士,他们都能改良纸张。
而我们身为朝廷命官,手底下掌管着大量的匠工,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为何就不能改良纸张,让它变得更加坚韧耐用,同时还能防虫防蛀呢?
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做,必然能成功。”
魏正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不过话说回来,无论竹简也好,纸张也罢,它们都只是记录的载体。
真正重要的,是记账的方式。
现在这账目做得太过复杂繁琐,只有专业的账房先生才能勉强看懂,这怎么行呢?
我们必须把记账的方式简化,要让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看得明白账目上的收支情况。
这样一来,不仅便于我们管理,也能方便对账目来往进行监督。
避免一些上计所谓的春秋笔法。”
听到这里,董厥的眉头微微皱起,心思开始快速运转。
作为令史出身,他很清楚,一旦账目变得通俗易懂,那些原本依靠复杂账目浑水摸鱼的人可就没了操作空间。
要是君侯能轻松看懂账目,那各个曹里养的这么多擅长算账、管理账目的掾属,作用可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各地的世家豪强,平日里没少在账目往来里做手脚,趁机中饱私囊。
往后账目一清二楚,他们再想干这些勾当可就难如登天。
这一变革,无疑会触动一大批人的利益。
但董厥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出身南阳义阳,宗族的大部分力量和资源都在南阳,在曹魏那边。
至于自己,在大汉的南乡县任职,根基不深。
在益州的资源和宗族力量更是十分有限。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势单力孤,能插手的事务范围也较为狭窄,获得的利益也很少。
实际上,对于董厥这样近似流寓过来的官员而言,仕途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只有官职越做越大,在任时间足够长,才能谋取更多的好处。
从而在家族族谱上再开一支,光宗耀祖,为自己和家族赢得更高的地位和声誉。
而魏正推行的这些改革,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得罪不少人,但得罪的大都是本地人。
从长远来看,若是成功了,无疑是大功一件,自己作为坚定的支持者,必定能从中受益,仕途也会更加顺畅。
至于不能中饱私囊这件事,那些在本地根基深厚、拥有大量资源的益州人,才是最受影响的。
他们长期以来依赖着旧有的体制谋取私利,这次改革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切肤之痛。
最重要的是,南乡县,可是魏正的封地!
想到这里,董厥心中暗自念叨:死道友不死贫道。
表面上则是一脸凝重的俯身过去,道:“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