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解决内部问题,永远比解决外部问题困难100倍~(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土司尴尬地摊开手:
“贤婿,凤凰城没有你要的工匠,也没有足够的铁料。”
“没事,麻阳有。”
曾涤终于笑了。
他在巡抚任上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勒令各州县押解粮饷物料送去沅州麻阳老家。
遗憾的是,
朝廷没早点给自己巡抚帽子。
若是早半年让自己执掌湖南,他至少搬空半个湖南充实湘西。
……
想到这里,
他忍不住吐槽:
“朝廷还是抠门,火烧房顶了才舍得放权给咱们。非我族类啊”
土司点头:
“贤婿说的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狗曰的以前玩命似的打压我们,现在又来捧我们,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六部九卿做决定都是靠拍脑门吗”
曾涤笑了:
“岳父大人英明。”
以他在工部的任职经历来看,这话真没错。
底下人以为朝堂庄严肃穆,无数顶级聪明人反复商讨、斟酌,最终拿出一个英明的“方案”。
实际上,
通晓内情的人笑掉大牙。
……
京旗坊间议论:
假如,
假如当初朝堂甭搭理大小金川,就能把7000万两军费省下来,
现在拿出来,给全西南的土司悬赏:
不管是哪家的土司兵,兹要砍下1个吴军首级,就发1000两赏银。
7000万两,足够兑换7万个吴贼首级。
妥了!
然后,
江南大定,美女、漕米、丝绸就可以顺着大运河入京了,大家的日子立马好过。
这一套逻辑清晰简洁,
每个人听了都拍案叫绝
然后扼腕哀叹,当初打什么鸟金川,高原上有金子吗
平定金川的主帅阿桂也因此名声急剧下降。
旗大爷们在这方面很聪明,
章佳.阿桂就藩云贵,远在万里,管不了京城,天高皇帝远,以后忠奸也很难讲。
所以,大家尽管喷。
……
凤凰城,
曾涤上承朝廷旨意,下聚湘西豪强,紧锣密鼓的搞起了一个湘西联盟。
招兵!
铸炮!
修坚垒!
歃血为盟!
湘西各州县的士绅、豪强、部族头人、土匪头目共计83人参加。
盟主是凤凰土司,副盟主是曾涤。
当场发放饷银12万两,同时划分各首领防区。
在大巫师的见证下,众首领立誓:
若吴军进攻,各部接受盟主统一指挥,出兵支援,绝不食言。
湘西地区,重视誓言尤其是这种集体重誓。
背叛誓言的后果很严重,活不了,所有人都会找机会弄死你。
大巫师也会用蛊隔空取人性命。
……
“老六回来了吗”
“没有。”
曾涤神情黯然,看来凶多吉少。
如今身边只剩下老五、老九、还有老十老十一这两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想到这里,
他的三角眼里就喷出寒芒,发誓要吴军血债血偿。
表面上看,
曾涤拼命奔走捏塑湘西防线,是为清廷出力。
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这里有个前提——自治。
为自己打拼,才有这么大的干劲。
凤凰土司没有儿子,所以土司这一脉日后肯定传给外孙。
曾氏,就是未来的湘西王。
……
曾涤是工部主事出身,他一眼就盯上了“臼炮”,
铸造工艺、发射流程写的很详细,末尾署名是——工部侍郎何国宗。
此人是乾隆年间唯二的弹道学专家,曾带团队亲赴金川指挥臼炮。
另一人是为宫廷效力的弗朗机传教士。
但,
曾涤在工部的人缘不好,和上司何国宗平日来往很少。
不过他还是写了一封书信希望得到上司的指点,臼炮的关键不在于仿制,而在于搞懂奇怪的抛物线弹道
整个湘西地区笼罩在紧张气氛当中。
许多人对着铅灰的天空,
默默祈祷:
冬季赶紧到来,赶紧降雪,降大雪。
……
八百里洞庭湖,寒风凛冽。
清军水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转移。
作为第一大淡水湖,此时洞庭湖的面积还未曾萎缩,浩渺无边,一望无际。
也正是因为湖面足够大,
清军水师才躲过了覆灭。
随着湖广战局尘埃逐渐落下,吴军水师集中兵力进驻岳州。
之后,
以地狱号为先锋,驶入洞庭湖寻找清军水师决战。
……
总兵王霖的嘴角几个大泡,满脸忧虑。
站在船头,默默了望。
“大哥,咱们的粮食最多还能支撑20天。”
“省着点吃,傍晚下锚后派人打渔。”
“嗻。”
每隔2天,王霖就率领船队转移一次。
转移路线没有规律,事先也不告诉任何下属。
如此机警,是为了躲避吴军战舰搜捕。
避战!
……
大半个月前,
王霖就派人去接洽吴军,商谈投降条件。
林淮生一口拒绝,还冷脸告诉来使:
“洞庭湖水师无条件投降,可保官兵性命,上岸后亦可保留个人财物。”
此时,
吴军兵锋尚未进入湖南境内。
王霖气的七窍生烟,愤怒无比。大骂吴贼欺人太甚
自古以来,
哪儿有如此对待主动投降之人的就不怕后来者心寒吗
……
实际上,持有相同想法的吴廷官吏很多。
但陛下执意“苛刻待降“,所以无人敢劝阻。
刚起兵时,
吴国吸纳了一批纳了投名状的降官。
后来打广东。
“苛刻待降”的态度就比较明显了,少有当地的投降官员得到任用。
如今打湖广,甚至懒得掩饰。
不装了,寡人摊牌了。
投降也不会给你官做,但是寡人可以保证你全部身家性命。
你尽可以恼羞成怒,关上门顽抗。
大不了,
寡人的大军多费些火药,多花点时间。
……
正治,是妥协的艺术。
不过,
妥协到什么程度,一来看双方的实力对比,二来看未来的定位。
李郁审时度势,
认为允许前清官绅放下武器归乡做富家翁的选择,妥协程度正正好。
再多让步,
不可能了。
……
如果让大批前官绅进入吴廷,以后自己深入推行“工商主义、殖民主义”阻力会大如泰山。
保守旧人一定会大肆结盟,反对,反扑。
这很可怕。
比遭遇敌国的20万大军入侵还要可怕。
即使自己赢了,也会在自己的儿子手里输掉。
这是一个惯性问题
解决内部问题,永远比解决外部问题困难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