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长久之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地窖里的吕布》最新章节。
更令人动容的是,连稳婆与医者的费用也一概免除,这无疑为那些经济拮据的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产妇护理中心选址于下邳城的中心地带,这一地理位置的选择不仅便于孕妇及其家属的往来,也象征着新生命将在城市的心脏地带茁壮成长。
中心的建造与运营,得到了神医华佗的直接指导与监督。
华佗,这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者,对产妇护理中心的卫生条件要求极为严格。
从建筑材料的选用到日常清洁消毒的规范,每一步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一位孕妇都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华佗还亲自培训了一批稳婆与医者,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在华佗的指导下,这些医护人员学会了如何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孕妇最温柔的鼓励与最专业的指导,如何在产后为母婴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与营养支持。
他们的存在,让产妇护理中心不仅仅是一个生育的场所,更成为了传递爱与希望的温馨港湾。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妇护理中心逐渐成为了下邳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在这里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她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关怀。
而这些新生命的诞生,不仅为家庭带来了欢乐,也为下邳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这天,一名头发花白、满脸焦急的汉子匆匆踏入华佗神医的诊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与期盼。
“华神医,求求您,救救我的妻子吧!她怀的是双胞胎,现在第一个孩子已经顺利出生了,可我的妻子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无力生下第二个孩子。产婆说,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大人和孩子可能都保不住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来求您!”汉子边说边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哭腔。
华佗闻言,神色凝重,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站起身,一边安抚汉子,一边跟随他来到了产房。
产房内,烛火摇曳,气氛紧张而压抑。
华佗走近一看,只见产妇脸色苍白,汗水淋漓,显然已经到达了体力的极限。
而旁边的产婆则是一脸无助,眼中满是绝望。
“华神医,您来了就好了!这……这可怎么办才好啊?”产婆见到华佗,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连忙上前诉说。
华佗没有多言,只是迅速而细致地检查了产妇的情况。
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来人,准备进行剖腹产手术!”华佗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在场的所有人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剖腹产?将肚子剖开吗?”汉子听到这个陌生的词汇,不禁有些惊愕和害怕。
“是的,这是最后的办法了。如果不这样做,你的妻子性命难保。而且,孩子也有可能在母体内窒息而亡。”华佗耐心地解释道。
汉子闻言,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想到妻子的生命和未出世的孩子,他还是咬了咬牙,坚定地点了点头。
“那好吧,一切就拜托华神医了!”汉子说着,双手紧握成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华佗见状,心中暗自点头。他迅速吩咐助手准备手术器具和消毒药水,同时让产婆和汉子将产妇抬到手术台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华佗开始了他的剖腹产手术。
他手持锋利的手术刀,小心翼翼地划开了产妇的腹部,然后仔细地寻找着胎儿的位置。
经过一番艰难的操作,他终于成功地取出了第二个孩子。
孩子出生后,华佗又迅速地对产妇的伤口进行了缝合和处理。
整个过程虽然惊心动魄,但在华佗精湛医术的支撑下,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手术结束后,产妇和孩子都被送到了休息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而华佗则疲惫地坐在一旁,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水。
这时,华佗的助理医师拿着一份剖腹产手术的风险通告书走了过来。
“华神医,这是刚刚手术的风险通告书,还请您让那位大哥签个字吧。”助理医师说道。
华佗接过通告书,看了一眼后,便递给了汉子。
“这位兄弟,这是剖腹产手术的风险通告书。虽然手术已经成功,但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情况,其他医师在手术前都需要患者家属签字确认手术风险。这是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师的权益。你不识字的话,按个手印也行。”华佗解释道。
汉子闻言,虽然有些疑惑和不解,但还是按照华佗的指示,在通告书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华佗看着汉子按下的手印,心中暗自感叹。
他知道,虽然自己医术高超,能够化险为夷,但医疗行为毕竟存在风险。
而这份风险通告书,正是为了提醒患者和家属,让他们在选择手术治疗时能够更加理性和谨慎。
接下来的日子里,华佗和助理医师一起对产妇和孩子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和照顾。
在他们的努力下,产妇的身体逐渐康复,而两个孩子也健康地成长着。
有了这个成功案例,以后碰到类似的危急情况,产妇就多了另一个可供选择的紧急方案。
既然以后要大力发展外科手术,那给大出血的病人输血也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邳城,刘康正站在一座简陋的医馆内,眉头紧锁。
他环顾四周,只见医疗设施简陋,药品稀缺,更别提什么先进的输血设备了。
然而,他心中却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建立三国时代首个“血浆库”。
“血型检验仪器已经到位,但如何保存这些血浆,却是个大问题。”刘康心中暗道。
他深知,在现代医学中,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检验,否则不同血型间的输血会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在这个时代,既没有冷藏设备,也没有抗凝剂,血浆的保存成了最大的难题。
刘康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直接保存血浆,而是保存“献血者”的信息。
他立刻召集了吕布麾下的几位将领,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