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你是用脚跑过来的?(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澶州之战?优势在我!》最新章节。

“怪物啊...”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之前看刘铭面容枯黄、眼眶凹陷,还觉得他骑马五天受苦了。

现在想到刘铭五天用脚跑了七百里,还能有说有笑的,只觉得他的状态太好!

在众将士惊讶之时,何承矩和郝太冲也赶了过来。

本来是要唤刘铭到知州府去的,但何承矩已经等不及想听到定州城的消息了,亲自骑马赶来。

看到被众人拥簇着的刘铭,心中了然他就是定州城来的信使。

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三步并做两步冲了过去,握住刘铭的双手:

“你终于来了!”

何承矩身着绯袍,引进使,英州团练使,知澶州,正儿八经的从五品大员。

这种级别的高官对刘铭这个才见过一面的无名小卒竟亲切地握起了他的手。

让刘铭有些受宠若惊了。

“定州军如何?”另一位绯袍大员郝太冲着急地问道。

“军中机密,不可外泄,但王都部署不会行五代故事!”刘铭还是用一样的理由搪塞过去。

“那就好,那就好...”何承矩和郝太冲都松了一口气。

两人都还没意识到一个不读书的小卒是如何知道“五代故事”的。

但这不重要。

何承矩拍了拍刘铭的肩膀以示亲近:“勇士何名?本官呈状一封,请官家褒奖于你。”

“何知州实诚啊!”刘铭在心里感叹道,但他还是拒绝了何承矩的好意:

“小人刘铭,知州呈状就不必要写了。”

“国家有急,小人位次虽贱,也当唯命是从,义不惮劳,此乃小人之责也,何须以功劳赂之!”

何承矩正视了刘铭,能说出这种话,这小卒的气量...朝堂上许多官员都不如他。

又立下大功,若是不死...三衙必有其一席之地。

“刘铭,真好儿郎也!”何承矩不禁感叹道。

刘铭刚想让何承矩给他放行,但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到系统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安全到达澶州,奖励:【技能:马术精通】”

瞌睡来了递枕头!

刘铭很快就换了新的话术:“军务紧急,还请知州为我备马,将此信送于官家看!”

功劳?自然是自己去旁敲侧击才能收获最大啊,何须借他人之手!

何承矩心情愉悦,点点头说道:“这是自然,将澶州城内最好的战马牵与好儿郎!”

“是!”

等刘铭走后,何承矩也像军士们一样想看看是何等神驹才能承载刘铭这一路上的风霜,问道:“刘郎君的神驹何在?”

“什么,他是用脚跑过来的?!”

......

“国家有急,唯命是从,义不惮劳,臣之职也,奈何以官爵赂之!”这是北宋中期名臣富弼的原话。

北宋的士大夫政治向来被人所诟病,不可否认,科举考试能过滤学渣,不能过滤人渣。

但相比于五代时“不解决问题,而去解决人”的做法,还有更前面的“门阀政治”,宋代的“士大夫政治”还是更加贴近百姓的。

至少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读书成为士大夫,但你要是娘胎没投好,就永远成不了门阀。

而且北宋宰执群体中有相当部分的宰执出身贫寒,都不能说是寒门,至少寒门得有个门。

比如,“连中三元”的王曾,父母早亡,被叔父收养,冬日因无钱买棉衣,只能和弟弟背靠背用体温取暖。

还有大家熟知的范仲淹、范文正公,“断齑画粥”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还是都听过一些的。

欧阳修家庭条件稍微好上一些,但父亲早亡,家中重担压在母亲身上,只能用荻秆(芦杆当笔)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还有张齐贤、石载熙等等,家中条件都不算太好。

不可否认,北宋士大夫群体中确实有一批“精致利己主义者”,比如后下一章要介绍的“王钦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