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朝堂,百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大唐盛产逆子》最新章节。

继父就是这位中书令杨师道。

历史上,李承乾谋反事发,赵节被赐死,他这位继父杨师道就因徇私情为其求情,而惹怒了李世民被降职。

看来,自己无形中得罪了这位姑祖母,李象暗道。

另外,中书省六位中书舍人,其中两位参与了进来。

不过,李安俨信中提了一句,伏阙当日,那两人未被李世民带去承天门。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李象一眼扫过去。

好家伙,上至中书令杨师道,下至中书侍郎岑文本,再加上两位中书舍人,加上余外属官,这中书省是整个沦陷了。

门下省,黄门侍郎刘洎,行黄门侍郎韦挺不用说。四位给事中有三位上书弹劾,除崔仁师外,另有给事中张行成,给事中许敬宗。

李象盯着这最后一个名字看了好几眼,才移开目光。

尚书省,没有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的名字。但有尚书左丞唐皎,尚书右丞宇文节,加上郎中,员外郎,林林总总赫然都在列。

殿中省,殿中监宇文士及。

看到这个名字,李象不禁乐了,好家伙我还没找你,你倒找上门了......看来是想秦始皇了。

李象琢磨着,秦始皇在下面宝贝虽多,但好大修大建,花钱的地方多。看来该给他弄点钱花花了,不能委屈了祖龙。

六部。

工部不用说,杜楚客就是工部尚书,李泰的人。有尚书带头弹劾,手下自不会少了人附和。

吏部,吏部侍郎苏勖,加一众属官。好在没有尚书侯君集的名字,没有落井下石,看来还是有点逼数的。

兵部,尚书是李世绩,以此人秉性自是不参与的,但也不会干预他人。兵部左侍郎崔敦礼,右侍郎韩瑷,与一众属官却上了书。

吏部尚书,李道宗,嗯,有他的名字。

李象不禁沉默了。

李泰这是花了什么大价钱,才请得这位宗室江夏王出动。

刑部尚书刘德威,嗯,初时上书弹劾,后......又给撤回了。

真是一位妙人,李象哑然失笑。

民部,尚书唐俭,与一众属官。

作为始作俑者,掀开这场大幕的御史,自然是全员不缺的。

李象瞅了一眼,其中有监察御史李义府,又是个让人侧目的名字。监察御史皇甫德参......治书侍御史唐临,此人是尚书左丞唐皎的弟弟。

当然,还有急先锋刘十里,刘长亭,此人自始至终都冲锋在前面。

虽然弹劾最终被证不实,但不畏强权之名,声震朝野。

另外,还有谏议大夫,朱子奢。

谏议大夫,褚遂良。

通直散骑常侍褚亮,此人以九十高龄上书,当真是不忘社稷苍生。嗯,他还是褚遂良的父亲。

右散骑常侍,陆敦信,陆德明的儿子。

这些人本就有掌谏净议论,规谏过失之权,自然也不会缺额。

甚至还有四方馆这等边缘衙署的名字。

看到这里,下面虽然还有大半,但已经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

洋洋洒洒一页纸,果然是百官弹劾,群起汹涌,朝堂沸腾。

难怪李世民也只能强压两日,不得不下旨三司会审。

总得给百官一个说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