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来自李世民的风暴(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大唐盛产逆子》最新章节。
宗正寺里面挨着御史台,如今大门紧闭。
御史大夫入宫了,御史中丞刘祥道偷偷透过门缝往外看,心情复杂。
至于御史们,如今处境尴尬,皆躲在里面装聋作哑。
御史们本应为民请命,如今他们做了什么,把真正为民请命的人送进了监牢,成了迫害为民请命之人的刽子手。
突然,门前出现人影,却是最里面的太史监的人也出来了。是太史令薛颐,将仕郎李淳风,两人站在御史台门口看热闹不嫌事大。
刘祥道怕被发现,偷偷退走了。
街右侧的是太仆寺,太仆卿萧锐是宋国公萧瑀的儿子,性子随父亲,耿直粗疏,此刻没心没肺看得津津有味,连表情都不懂得掩饰。
太仆寺后面的太府寺也有人出来了,太府卿宋遵贵盯着熙熙攘攘的百姓沉默不语。手下官吏们表情个个耐人寻味,东安郡王三年来在这些人身上费了那么多钱财,为何还是不富?
还有,那一千万钱该收入太府的,可是如今不翼而飞了。
就连太府寺后面的少府监也穿过安上门街跑到了承天门街上。
太府与少府,一个是国家的钱袋子,一个是皇帝私人的钱袋子。
少府监李德懋是襄邑王李神符的儿子,没有出现。
此刻由少府少监窦德素,少府监丞唐逊带队围观。后一位,乃侯君集女婿。
顺着承天门街再往前已然走到了这条街道的中部,左侧往里依次是右领军卫,右威卫,秘书省。
军规森严,两卫无人出面。
秘书少监刘应道倒是出来了,他父亲是大唐开国重臣刘林甫,官至民部侍郎而终。哥哥是御史中丞,刘祥道。
历史上刘应道曾迎娶隐太子李建成之女闻喜县主李婉顺。
在他身后是秘书郎上官仪。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常参与宫中宴集,侍宴赋诗,开创了“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是李世民的御用文人。
可谓李白的前辈。
右侧往里依次是左领军卫,左威卫,吏部选院。
吏部侍郎苏勖,此刻就面色阴沉拢手站在阴影中,眼中几乎喷出火来,他是魏王李泰的人。
这些百姓的出现,意味着这次弹劾彻底失败了,只希望不要牵连到魏王殿下。
另一位吏部侍郎杨纂,乃隋朝大业年间状元,带着员外郎王师旦,领着身后礼部南院的选人,光明磊落,大大方方的站出来。
对着一众从天下各州县任满返京的选人,谆谆告诫道:“陛下偿言,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尔等尽可看看,为官怎可不慎?”
这大胆的言辞,吓了一众选人一跳,岂不是讥讽陛下如今船翻了?闻之无不微微色变。
“不要瞎想,这些百姓伏阙乃是求陛下为民做主。”王师旦眼神警告道。
“是”选人们低头。
王玄策亦在其中,不禁想起当日西市董家酒店中偶遇的一幕,那少年郎的风采,心里暗道,他才是为民做主。
良久感叹道:“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再往里走,左侧是司农寺,司农卿李纬,风度翩翩,美髭鬓,观看着百姓队伍,抚须微笑。让身后的司农少卿长孙知人,司农丞,相里玄奖看得目瞪口呆,觉得他的笑容有些不合时宜。
司农寺后面,是大理寺。
如今古板的孙伏伽不在,大理少卿辛茂将带着一众属官跨过含光门街,也老远跑来了。不过却不是看热闹,大理寺作为此次三司主审之一,全程都参与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