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群起弹劾(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大唐盛产逆子》最新章节。
李象走出两仪殿后,松了口气。
然后回过头来,仔细观望这巍峨的大殿。
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不同于第一次的战战兢兢,心神忐忑。
这一次,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李世民直接派飞骑将他从西市“押”回,但方才却自始至终都没提“西市”二字。
这说明,自己经商之事,李世民已经心知。而之所以不说,看来是自己故意留下的手稿起了作用。
李世民终是看到了。
但李世民可以选择性遗忘,朝堂官员可不会忘记,尤其御史言官,与魏王李泰一系的官员们。
必然会揪住自己猛打。
御史言官弹劾自己,是因为自己确实坏了朝廷法令,魏王李泰则是将打击自己视作打击太子李承乾。
但这不关自己的事,接下来将由李世民接管,自己配合就好。
李世民会为他解决一切问题。
就像方才在大殿内,李世民故意当着起居郎的面,引导自己两人一唱一和,用冠冕堂皇之辞为“李象告发东宫有人谋反”之事定了性。
既已书于起居,必定载于史书。
从今往后,他于青史之上,将彻底洗脱“告父”罪名。
朝堂之上,也没有人再敢拿这事向他发难。
李世民为他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为他铺平了进入官场的道路。
这就是“曹植”人设的好处,一句“私下无人时可称大父”,说明李世民终于对自己有了滤镜,对自己生出了亲近之意。
虽然还比不上“宠异了二十多年”的魏王李泰,但跟之前处境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信任命很快就会下来,自己也该做好上任的准备了。
......
西市,傍晚时分,苟盗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一处宅院前,四周观察了下,将一封信封塞进了门缝。
然后不等他细瞧,禁鼓响起。
苟盗只能急匆匆离去。
夜间,李象面前摆放着两张纸。
不出所料,御史言官与李泰一方官员大力弹劾“东安郡王李象经商”一事。但奏章都被陛下留中,压着不发。
此事表明了李世民态度,但也越发刺激了百官,一日数奏,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向门下省,然后连片刻都没耽搁,就被黄门侍郎刘洎,行黄门侍郎韦挺送往中书省,然后又被中书侍郎岑文本送往陛下案头。
魏王李泰一旦发力,效率简直高到极致。
听说已经堆满了陛下御案,陛下连下笔的地方都没了。
整个朝堂分成两派,一派沉默坐视,一派大力攻击,要求彻查。
听说有一位刘御史最是卖力,御史大夫马周不过说了一句“东安郡王一事有人负责即可,不该荒废他事”,便被这位刘御史连他也弹劾了。
弹劾他“包庇东安郡王,包藏祸心,欲坏朝廷法度”,把马周气得发抖,却拿他无可奈何。
毕竟他要敢拿长官的身份,以势压人,别人就敢讥讽他“君莫不是欲做韦挺第二”。
这是一桩陈年旧事,当年行黄门侍郎韦挺当御史大夫,马周是其手下侍御史,韦挺屡次因马周出身贫寒而轻视他,此事被马周深恨之。
他若是敢打压手下,别人就敢讥讽他“韦公果有先见之明”。
此事一出,更是连一个持公正之言的都没有了。
本来最有可能声援李世民的是东宫属官,不管怎么说李象无形中也代表着东宫形象。
弹劾他,就是打击东宫。
但如今东宫一众属官都已被李世民罢官。
自然也没人支持李世民了,毕竟御史拿出的证据确信凿凿。
李世民压力山大,在压了两日后,最终下旨:命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法司于三日后巳时会审。
此消息来自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李象从这位口中得知了这两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