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

先生今日想给你们一一取个好名,只盼你们将来不论际遇如何,至少都能不下于人。”

先从这个叫糠饼的孩子开始。

问过了他姓蒋,单从他父母对他昵称来看,至少是希望他能吃饱。

于是想了想,道:

“黎民有庆,庆生,庆丰,庆余年,今后你便唤作庆年如何?盼你年年有庆,岁岁无虞。”

窦怀民便在纸上写下蒋庆年三字。

听了陈平解释寓意,学童们倒是本分懵懂坐在位置上不动,倒是教室外的乡民们涌了进来抢着让先生给自家孩子取名。

就像先前说的,天底下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不下于人呢?

可是一辈子接触不到文墨,有什么字眼是好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既然贱名好养活,那就姑且相信贱名真的会好养活吧,否则又能如何?

整整一个下午,窦怀民便将时间都花在了给学童取名上。

就事情来说对窦怀民很小,但对这些懵懂孩童来说却是人生大事,所以取名一事上窦怀民绝没有草率敷衍。

陈平:“先生,名取了,那字怎么取?我名取得不好,能给我取个字吗?”

窦怀民:“名为父母长辈所取,纵使平平也是父母对你今生的祈愿。

至于字,随着年龄增长,学识积累,终有一天待你清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你自然会知道自己该取什么字。”

等最后发完了朝廷统一编定的蒙学课本后,天色也不知不觉暗了下来。

课本是类似于后世的《三字经》、《千字文》,也类似于前朝的《仓颉篇》、《博学篇》,都是结合历史、礼法、常识以帮助学童识字为目的的教材。

这一课很简单朴素,也正是因为简单朴素能够听懂,所以对乡民们来说极为吸引人。

这恐怕是他们此生第一次接触到何为读书,也多少明白了读书为何能够启心智、明大理、养性修身。

送别乡民带着各自孩子回家后,全程听着课的里正忽地又给窦怀民行了一礼,言语间还带着颤音。

“小老儿待乡民和娃娃们谢过先生,娃娃们因有先生必定成材,大汉因有先生必定能开盛世!”

“言重了,怀民能够成材也因有先生扶正祛邪循循善诱,怀民所为,也皆因继先生之志。

大汉盛世绝非一人所能功成,是千千万万人。”

……

窦怀民的课就这样一天天上了下去。

早上下午两段课,中午再管学童们一顿饭。

原本里正的老妻担下了做饭这个活,但做这个活抽的是里正家务农的时间,较真的窦怀民便上书县里要求鉴于此事削减里正一家的赋税,而在回复的文书下来前,窦怀民便自己给学堂做饭,别人不让插手。

后来又得知学堂餐食所需的粮食凑到了,但却是乡民们从自己本就不多的口粮里匀出来的。

窦怀民便在上课前和放课后的休息之余,就近烧荒捡石头,自己开了片地。

原意是本着能种就种一点,分担分担学堂餐食开销,但渐渐的学童们上课来得越来越早,家回得是越来越晚,成了一个先生带着一学堂的娃娃一块种地。

这样倒也好,言传有了,那这便是身教。

虽说乡村的娃娃早早就学会种地了,但论精耕细作,掌握天幕传授最多资料的朝廷太学出身,窦怀民在农学一道也有可以向学童传授解惑的地方。

日子便就这样一天天过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