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杂志(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娱,辉煌璀璨》最新章节。

2014年1月1日。

文联着名刊物之一《中国文艺家》封面印上了李元青的照片。

在人物对话板块全文刊登了与李元青的对话访谈。

对话是从李元青踏入行业内说起。

“2002年不止有第一场雪也是华国电影市场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

其实我当时的思维也没有转变过来,还在想如何用最少的金钱拍出最烧脑的故事。

结果年底张导的《英雄》就把大家给震醒了,原来拍电影也能如此豪气、如此不计成本!”

“我当时意识到这个市场要变,因为这么大规模的现金以及产生的收益想要完全留在国内,势必要扩大内地电影市场上限。

一部《英雄》三千万美金制片成本,国内票房仅2.5亿华币,按照当时的汇率也就是三千一百美金,院线一分、税款一交,片方只能拿一千两百多美金,硬亏一千八百万,如果没有海外市场,《英雄》将完全无法复制。”

“所以我要开公司,用集体的智慧来应对变化的情况。”

“那你这一路的荣誉呢?你之前有想过走到现在的高度吗?”

“年少谁不轻狂呢?

在我最初的幻想里,功成名就属于最基础的一项。

但对于能取得多少荣誉,这一路走来,都是根据情况发生变化。

就像《寄生虫》,我一开始就想拿个金棕榈,可后来发现还能拿外语片奖,到了奥斯卡学院,还能公关更多奖项,野心也是一步步膨胀起来。

未来遇见合适的、喜欢的文艺片就拍就演,荣誉能得就得。”

“那你对华国电影界或者说整个娱乐圈的未来有什么预期吗?”

“很担心,我认为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措施不严格的情况下,今年明年就该乱起来了。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即时信息传播,这种乱象可能当天发生、当天就人尽皆知。”

“哪些乱象?”

“最大的乱象一定是金融问题,洗,是整个圈子里摆脱不了的标签。

操纵,许多影视公司已经上市,为了让财报更好看,电影内容不是第一要务,票房才是。

还有就是高片酬。

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片酬已经很高了,实地了解之后,发现比我高的大有人在,至于他们值不值这个价,见仁见智,背后的决定因素不止是艺人或者经纪人那么简单。”

“第二个乱象就是泛娱乐化,为了能出圈、吸引关注,许多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节目形式会出现,甚至大家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

最明显的就是《爸爸去哪儿》,一群成年人枉顾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意将其曝光在聚光灯之下。

说实话,童星我们也见过,甚至包括我妻子出道时的年龄也能归类至童星。

但《爸爸去哪儿》不同,孩子的年龄太小太小了,他们该去幼儿园、该去接受义务教育,不该出现在曝光度最大的综艺节目里。

我真心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我会年年提,直到这件事实现。”

“第三个就是艺人艺德。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现在活跃在大众视野的明星里至少有80%,文化素养堪忧,更有甚者文盲、法盲都大有人在。

一时暴富,你猜他们会做什么?

他们会追寻刺激、违法犯罪,而又因为对他们的惩罚与普通人无异甚至更轻,他们就会肆无忌惮。

刚刚结束二审宣判的李天一案就是警醒,两年前他还只是打人,两年后他就是强奸轮奸,如果这一次没有对他进行处罚,你猜他下一次会做到什么程度?

明星艺人天然与普通人不同,他们备受瞩目,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有许多人追随。

若只是一些中二言行,普通人模仿一下,顶多招人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