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郯西庄(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徐州佃户,喂养天下》最新章节。

李易家里经过曹军劫掠现在是一穷二白,家徒四壁具象化体现,也没什么值得可留恋了。

去糜家庄子上,别的不说,短时间肚子问题不用操心。

李易将糜竺的意思传达,许氏没有丝毫犹豫便点头答应。

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去哪里又有什么关系。

……

一家三人在糜竺的安排下,来到东海郯城以西,又称郯西庄。

郯西也被曹军屠戮,人口减少严重,不少房舍成了无主之地。

李易三人挑选了一处位置还不错的木屋,带着糜家给予的一些粮食,暂时落下脚来。

此后半月陆陆续续有百姓不断被糜竺带来安置在郯西庄,原本寂寥的郯西庄也变得热闹起来。

待到郯西庄繁荣起来,众人都稳定下来后,糜竺也开始安排众人领田耕种。

毕竟他也不是大善人可以白养李易等人。

李易家一共三口人,许氏脚上有疾病,李清年纪略小,主要青壮就只有李易一人,算是比较弱小存在。

李易思量再三,只问糜家要了十亩土地来耕种。

许氏见他只用了十亩土地可是脸色大变:“易儿,你再去跟糜公说说多要些土地吧,十亩土地,可是不够我们生活啊。”

汉末种植技术落后,土地产量也低,东海百姓多种一年两熟的粟米,每季无灾无害,每亩产量估计在一百斤出头。

而李家作为佃户,种的是糜家的土地故此还需要向糜家纳粮。

一亩田地,每季糜家要收取七十斤粟米。

十亩田地,每季李易便需要上缴七百斤粮食给糜家,余下三百斤归李易家里。

但是三百斤粮食,哪里一家三口人吃一年,故此许氏才很担忧让李易多要些田地。

“娘,你放心,我有办法。”

汉末百姓贫苦,平常食用的食物缺少油水果蔬,因此每人每日需要消耗的粮食远胜后世。

诸葛亮日食三四升米让司马懿觉得他命不久矣,便是如此。

眼下家里三个人,一天需要两斤左右粟米,一月便是六十斤,三百斤粟米只够吃半年。

不过,李易如今手握新世纪的水稻种子,又岂会担心。

新世纪水稻一亩可收千斤。

放在汉末,除去化肥影响,再加上出些地理气候等其他因素,哪怕产量减半,一亩也可得五百斤的收成。

十亩田地便是五千斤,就算再有个什么岔子,减去一半收成,也有两千五百斤收成。

交给糜家七百斤,剩下的一千多斤粮食完全足够三人吃一年。

许氏显然不太相信李易:“易儿,你有什么办法?”

“这个嘛,我先不告诉娘,往后你看着便是。”

杂交水稻的产量,李易便是现在告诉许氏,她也不可能相信。

因为太离谱了。

除非让其亲眼所见。

“好吧。”许氏见李易自信满满,也不好多说,毕竟家中劳力不足,田地要多了也无力耕种,反而要上缴更多粟米,确实也不值当。

“娘,我先去田里瞧瞧,你和小妹先做饭吃吧,我一会就回来。”

李易扛着锄头,便出了家门。

郯城附近本就多平原,故此田地也很平坦,易于耕种。

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田地,连成一片,庄内佃户挥舞着锄头,忙着开垦田地。

他们大多种植粟米,故此不需要引水灌田可以开垦。

李易所种水稻需要水田方可种植,因此还需要挖掘水渠。

分给李家的十亩田地在庄子东侧距离不远且阳光充足,算是几块好田。

李易又特意挑选了临近河流的地方,挖掘水渠,灌溉田地倒也轻便一些。

“呸!”

朝着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李易铆足干劲,开始大展身手挖掘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