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惊愕不已(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庶女涅槃》最新章节。
八姨娘紧握着那包媚药,目光坚定,显然已做出了某种决绝的抉择。恰在此时,二姨娘从侧室袅袅而出,一见李未祺的贴身婢女夏至,便立刻换上了满面春风的笑容,恭敬地微微一拜,口中轻声道:“夏至姑娘。”
二姨娘膝下育有四名庶女,分别是李常儿、李常迩、李常贰、李常至,这四个孩子自呱呱坠地之日起,便背负上了“克星”的恶名,只因她们被视为克死了大夫人之子李敏峰的不祥之人。大夫人怒不可遏,一度欲置她们于死地。李老夫人虽心生慈悲,欲让自己的女儿收养,但护国寺的方丈却语重心长地告诫,若让李敏峰的至亲抚养,只会加速他的陨落。李老夫人左右为难,曾考虑将她们送往远方,然而法师却断言,这四个孩子命中注定孤煞,唯有处死方能平息灾祸。
二姨娘闻此噩耗,哭得梨花带雨,声嘶力竭,无助之下,只得去求助于同在府中为妾的大司马嫡女七姨娘。彼时,恰逢七姨娘的大嫂、二嫂、四嫂——平东将军、平西将军、平华将军的夫人也在府上。于是,她们与二姨娘一同前往大厅,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满腔的正义感,硬是从大夫人手中将李常儿、李常迩、李常至、李常贰四人救下,并将她们分别送往了平西、平东、平华将军府抚养,将军府的夫人们将这四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嫡亲外甥女一般,呵护备至,疼爱有加。
夏至见状,嘴角泛起一抹温柔的微笑,对二姨娘轻轻点头示意,随即转身,轻盈地踏入了李未祺的屋内。
李未祺的婢女大暑回到了屋内,李未祺抬眼望向她,大暑轻轻地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事情已经办妥。这段小插曲中,不得不提及大姨娘的两个庶女——李常妲与李常己。这两个孩子自出生以来,便仿佛带着不祥之兆,每当她们啼哭之时,嫡女李长乐与李长柔便会无端吐血,令人心惊胆战。法师曾断言,这两个庶女命中注定无法存活,但幸运的是,七姨娘与皇贵妃得知此事后,以关心大姨娘身体、避免体内余毒发作为由,将李常妲与李常己送往了大司马府,为她们祈福,从而救下了这两个小生命。
大姨娘的身份也颇为特殊,她是叱云府叱云老夫人身边曹嬷嬷的次女,身份虽不算显赫,但在府中也颇有地位。此时,李未瑜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李未祺与她婢女的举动,心中并未起疑,更未多想什么。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李未祺的心中已经悄然打起了李常姣的主意。
李未祺等人还保守着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原来,寄养在大司马府的李常媚与李常梅,才是嫡母叱云柔名副其实的嫡女,而李长乐与李长柔,不过是媚小娘暗中偷梁换柱的结果。这个秘密,如同暗流涌动的水下暗礁,早已在庶姐妹之间心照不宣,只是外人难以窥其全貌。
另一边,蒯将军府的蒯嘉乐,仿佛置身于臭水沟中,与那些驱虫无异,心中充满了厌恶与绝望。蒯嘉乐在街头遭受凌辱的丑闻,早已如同野火燎原,传遍了整个京城,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在养心殿内,皇贵妃与皇上正上演着一出春色撩人的好戏,他们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享受着彼此的温存。皇贵妃以她那樱桃小口,轻轻舔舐着皇上坚实的胸膛和精致的锁骨,皇上面色潮红,气喘吁吁,仿佛被春风吹拂过的桃花,娇艳欲滴。
皇贵妃娇笑一声,腰肢轻摆,如同春风中的柳枝,柔美而充满力量。皇上在她的挑逗下,不禁闷哼一声,眼神中充满了欲望与渴望。然而,就在这时,床头帘帐外却传来了大臣与王爷们商讨边疆事宜的声音,他们正为北魏与瓦刺的战事而焦头烂额。
原来,皇贵妃因媚毒发作而痛苦不堪,皇上为了解救她,才与她在这养心殿内共赴巫山云雨。平日里,他们总是缠绵悱恻,但今日却因瓦刺突然攻打北魏,平北将军在边疆浴血奋战,使得皇上不得不分心于国事。
皇上的话语中还带着喘息声,显然他已被皇贵妃的柔情所牵绊。而皇贵妃那一下用力,更是让皇上不禁有些失态,他责怪地看着皇贵妃,眼中既有宠溺也有无奈。
皇贵妃的面色依旧红润如霞,她调皮地向皇上眨了眨眼,嘴角勾起一抹俏皮的笑意。皇上则满脸爱意地看着她,仿佛整个世界都因她而灿烂。
“各位爱卿,王爷,你们对这次瓦刺来犯有何看法?”皇上虽然声音中带着一丝粗喘和喘息声,但依旧威严不减。他深知此刻正与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因此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皇贵妃聪慧过人,自然明白皇上此刻的心思。她轻轻一笑,动作变得更加轻柔,仿佛春风拂面,让皇上感到一阵舒适。然而,这轻柔的动作却更激发了皇上的欲望,他感到身体仿佛有无数小虫子在爬动,一股难以言喻的酥麻感涌上心头。
皇上不禁喘息声更重,他努力克制着,但眼中的欲望却越来越浓烈。他看向皇贵妃,低声在她耳边笑道:“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恰到好处便好。”
皇贵妃一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她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加大了动作。皇上的喘息声顿时变得更加急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与大臣们继续商讨着国家大事。
“父皇,儿臣觉得实在不行只能和亲了。”提出这个建议的是东平王,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决绝。和亲,这个敏感而沉重的词汇,连在旁的皇贵妃都清晰地听见了这个儿子的声音,她嘴角微扬,轻轻地贴在皇上耳边,用低柔却坚定的声音说道:“皇上,臣妾觉得和亲之举颇为不妥。臣妾的两个兄长正驻守在边疆,紧邻瓦刺之地,若局势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再议和亲也不迟,皇上意下如何?况且,咱们这个儿子啊,臣妾可是略有耳闻,一有战争风声,他便似乎擅长提议和亲,颇有‘避战求和’之嫌呢?”
皇上闻言,轻轻一笑,声音中带着些许喘息与粗喘声,显然是被皇贵妃的话语触动了心弦,亦或是因之前的欢愉而略显疲惫:“皇贵妃所言极是,甚合朕心。”
“东平王关于和亲的建议,日后再议吧。”皇上话锋一转,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平华、风尘两位将军驻守之地离瓦刺很近,他们的情况我们需密切关注,到了真正危急之时再做决定也不迟。”
皇贵妃心中暗自点头,她自然深知这个儿子是名副其实的和亲派,总是试图以和亲来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但在这个国家风雨飘摇、边疆告急的时刻,她更希望皇上能够坚定立场,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为重。皇上的喘息声与粗喘声,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更添了几分微妙与深意。
“皇上,刚刚宫外侍卫传来消息,蒯将军的嫡女,五十九娘蒯嘉乐,在出府溜达时遭遇了不幸。”宗爱神色凝重地将侍卫的话禀告给了皇上,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王爷们面面相觑,大臣们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据侍卫所言,蒯嘉乐当时身穿白色牡丹华服,身上披风则是红色牡丹,显得极为招摇。”宗爱继续说道,他的目光在皇贵妃身上停留了片刻,心中不禁对皇贵妃产生了些许怀疑,但这份怀疑他并未表露出来。
皇上闻言,目光深邃地看向了皇贵妃。皇贵妃感受到了皇上的目光,心中不禁有些不悦。但她依旧保持着笑容,轻轻地贴在皇上耳边说道:“臣妾还没这么大胆呢。不过这蒯嘉乐大白天穿红色披风,还是绣着牡丹的,确实太过招摇了。恐怕皇后娘娘又要在明日早省时说一番了。”
皇上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帘帐外若隐若现的蒯将军蒯之名。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与责备:“蒯将军啊,你的嫡女尚未成为皇贵妃的儿媳,就如此大放厥词,竟然敢如此招摇。这简直是放肆!看来,你与夫人对嫡女的教养,朕实在无法恭维啊。还有这红色披风,绣着牡丹,你的嫡女胆子倒是够大啊?”
蒯将军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听出了皇上话中的言外之意,心中不禁暗自懊悔。官员们也纷纷意识到,现在的世道不太平,必须回府严加管教自己的嫡女,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南安王则在一旁若有所思。他先是想到了之前的李长欢事件,现在又发生了蒯嘉乐的事情。这两件事情看似巧合,但南安王却觉得其中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