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靖康之变 一个落寞的华侨(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靖康沉思录》最新章节。

虽然史书上最终将北宋灭亡怪罪于马植的联金灭辽政策,说是引狼入室(《宋史》:“(监察御史胡舜陟)今结成边患,几倾社稷,自归明官赵良嗣始,请戮之以快天下”)。

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马植的赤子爱宋之心,作为一名华侨,他冒着叛辽的骂名,夜会童贯,阐述自己的看法。他是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

而且历史的发展脉络也确实如马植所预想的,女真族真的崛起并灭了辽国,这是多么精准的预判啊。

因为此时的女真还只是辽国北面一个松散的联盟,非常弱小,每次征兵都超不过1000人,根本无法与辽国抗衡(《金史》:“穆宗将伐萧海里,募兵得千余人。女直兵未尝满千,至是,太祖勇气自倍”)。

我们来看一下女真的历程,她真的是天选之人,从弱小到发家才短短20多年时间:

1103年,金穆宗末年,女真各部落的号令才开始统一(《金史》:“穆宗末年,令诸部不得擅置信牌驰驿讯事,号令自此始一,皆自太祖启之”)。

1109年,金康宗七年,女真减税三年,远近归心(《金史》:“太祖在外庭以帛系杖端,麾其众,令曰:‘今贫者不能自活,卖妻子以偿债。骨肉之爱,人心所同。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之。’众皆听令,闻者感泣,自是远近归心焉”)。

1113年,辽天庆三年,完颜阿骨打任完颜部联盟长,称“都勃极烈”。

1115年,金收国元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

1116年,金收国二年,辽金之间发生战略性大决战,辽国70万大军,金2万兵力,35:1。结果:辽军大败,辽金战局发生根本性逆转(《金史》:“十一月,辽主闻取黄龙府,大惧,自将七十万至驼门……是役也,兵止二万。上曰:‘彼众我寡,兵不可分。视其中军最坚,辽主必在焉。败其中军,可以得志。’使右翼先战。兵数交,左翼合而攻之。辽兵大溃,我师驰之,横出其中。辽师败绩,死者相属百余里。获舆辇帟幄兵械军资,他宝物马牛不可胜计”)。

1118年,金天辅二年,金宋签订“海上之盟”。

1120年,金天辅四年,金攻占辽上京(现内蒙古巴林左旗)。

1122年,金天辅六年,金攻占辽中京(现内蒙古宁城),12月,攻占燕京(现北京)。

1123年,金天辅七年,完颜阿骨打去世。金太宗完颜晟继位。

1125年,金天会三年,金俘获辽天祚皇帝,辽亡。

1126年,金天会四年,金围攻开封,宋徽宗赵佶退位。

1127年,金天会五年,金掠徽、钦二帝北上,北宋灭亡。

马植也会童贯的时候,童贯已经加封为检校太尉,差不多到了武将晋升的顶级了(《宋史》:“政和元年,进检校太尉,使契丹”)。

童贯要想再进步,只能封王了。王,一般只有皇子才有资格加封,朝中文官要死后才行,而且还需要皇帝特别恩准,如韩琦被追封为魏郡王、王安石被追封为舒王、蔡确被追封为清源郡王。

当然,文官生前想封王也不是绝对不行,宋神宗赵顼在临死前发过一道诏令:“能复燕山者,虽异姓亦可封王”。

虽然难度极大,但既然在政策上有这个口子,童贯想去尝试下,毕竟这可是前无古人的成就啊!

童贯此次主动申请出使辽国,就是想去探探辽国虚实,看看有无收复燕云地区的可能?

马植的“灭燕之策”自然直击童贯心坎。

这是一次供给与需求的完美契合。

所谓的朝议,最终证明也只是过过场,朝中都是蔡京、童贯的人,私下里已经情况都摸清楚了,知道马植是童贯推荐的,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就算感觉有不对,也不会在朝堂上提出来,不会抹了童贯面子自讨没趣。

大家都说好,赵佶很高兴,终于有机会完成先祖们未竟事业——收复燕云十六州(毕沅《续资治通鉴》:“帝召植问之,植对曰:‘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直得志,先发制人,事不侔矣。’帝嘉纳之。赐姓赵氏,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此始”)

收复燕云计划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