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三喜临门(两章合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录功弟子到玄门至尊》最新章节。
权岚愣了愣:“家中倒还有几件……”
“有就好!既然还了,那就全还回来。也不论是何时赠的,一件不少……正好,闵师姐做个见证。”
闵子韵一脸懵逼。
没错,她确实是来做见证的,但从未想过,竟然是这样的见证?
权岚脸色微变,正要说什么,紫燕风风火火的冲进外堂。
“李承,你倒悠闲?害我半日奔波……”
随着话音,“哗啦”一声,桌上多了一堆器物。
“看,百转丹养气、归灵丹润元、天香丹化毒消煞……全是参天峰顶好的灵丹。”
“宝玄衣,邪煞不浸……白犀佩,蕴元聚灵……山河巾,安魄壮魂……还有乌金剑,既可为器,亦可为兵……”
紫燕叭叭叭一阵,又叉腰呼气:“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吧?”
李承左右瞅瞅:别说,还真就没见过。
要说品级,倒也不高,大都是两三阶。但用料上乖,做工精细,且都未祭炼过。等于不论是何门何宗,修行的是何功法,都可适用。
所谓宝器易得,璞玉难求,便是如此。
看了几眼,李承露出一丝狐疑:“你跟着师姐,也缺灵晶?但不是灵丹,就是宝器,兑了岂不可惜?”
“兑?”紫燕睁大眼睛,“我兑你个头……忘了师姐昨日如何说的?都是寻来给你的……”
啥?
李承愣住,想起吴瑶昨天说过的话:你专心助我,我也不白使唤你:日后功法丹药、法器灵兵,应有尽有……
还有之前,他问怎不见紫燕,吴瑶称:去替你取几件合用的器物……他当时满脑子都是修行功法,都是《六合谱》,故而未留意。
此时再看,这何止是合用?
李承沉思不语,孔凝之的口水都快滴下来了,闵子韵则目瞪口呆。
那块白玉,不就是坤灵峰内门弟子才会配发的聚灵玉?
再看其它:丹药出自参天峰,宝衣出自碧虚峰,法剑出自太白峰,冠巾出自幽玄峰……无一例外,皆是师门赐予内门弟子的修行器物。
换句话说,任功值再多,也无处可兑,但为何会寻来送给一位只是五六重的杂役?
唯有权岚,看似神色淡然,实则双眼泛光:李承何来的“师姐”?
莫不是李师伯的弟子?
再看这些器物……
她缓缓起身:“师兄且先忙,师妹改日再来拜会。”
李承心不在焉,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
但孔凝之看的清楚:权岚走时,竟把那只装有器物小袋拿走了。独留下一袋粗制滥造,无几分药效的丹丸。
稍一思忖,孔凝之冷笑一声:之前还说,让李承再莫去后山寻她,只是转眼间,又成了“”改日再来拜会?”
还收走了装有器物的那只小袋,这莫不是为下次再来,寻了个由头?
呵呵……你想来,也能进得了这录功堂才行。
遂尔,两人道别,李承满脸带笑,将闵子韵送出道门。
搞得闵子韵莫明其妙:那些器物,又非自己送的,这位李师弟为何这般热络。
她哪里能想到,在李承看来,那只银囊,并不在那些宝衣、灵丹之下。
吴师姐只因有求于他,才会送这么多好东西,以后还得给她做牛马。而闵子韵则不然,区区两百晶,买两件至宝,跟白送的一样,自然要客气些。
送至门口,李承直接回了内间,郑重其事的向吴瑶道了声谢,又提了提那件银囊。
只说看着稀奇,便想拿回去琢磨琢磨。
对于李承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行径,吴瑶已经习以为然,也无需在意。他就是奇怪,坤灵峰那女弟子那般做派,他为何还能气定神闲?
若是常人,受了这般挫折,便是不会怒不可遏,恼然于色,至少也有郁郁不乐。
但李承却一如往常,丝毫不在意的模样。
要说是因为送他兵甲、宝器,故而欣喜,看着又不太像。
不悲也不喜,且不卑不亢,好像那些本就是他应得的一样。
吴瑶暗暗嘀咕:这人挺怪……
……
钟还未响,李承先下了值。
回到屋中,顺手一倒,满满一桌。
有甲有剑、有袍有巾……都非凡物,羡慕的一众录功堂的弟子直流口水。
但按张胜和陶钧的说法,这些器物,连《六合谱》的一个角都比不上。
真就这么厉害?
李承顺手拿起,翻开封页:
何为六合?
天、地、阴、阳、人、神。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阴阳成和,命之曰人,杂五行分而万物化生焉……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纳于胸中,谓之修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谓之圣人……
咦?
怪不得张胜和陶钧千叮咛,万嘱咐,切记不得对外人提及吴瑶赐了他《六合谱》。这书中,竟然提到了“常人”以上的境界?
但翻到最后面……然并卵,就只有次境和第三境的功法。
李承心念一动,桌上又多了一本,但要大好多。
黑皮封面,写着四个小字:五雷正法。
翻开再看:阳生于天,阴生于地,阴阳相和,万物生焉。阴阳相薄,感而为雷……
阳气团于阴,必迫,迫极而进,进而分化五行,激而发也……则物之当之者,柔为穿,刚必碎,万邪湮灭……
感觉有些关系,但李承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恰恰好:宗门中不论哪一峰的真传弟子,皆是到三境以上,才能修行正法。
换种说法:是不是意味着,只要自己将这本《六合谱》初篇修至大成,就能修习这本《五雷正法》?
但李承也只是念想念想,所谓修行,并不是想怎么修就怎么修。不然这世间何来那么多的旁门左道,阴邪功法?
皆是正道修士想当然,修着修着就修偏了。
这功法来路不正,又不敢找人请教,再者离第三境还远,倒也不着急。
李承收起《五雷正法》,又将银囊取了出来。即而,光幕一闪:
獬豸镂银香囊,祭炼润养二百载,蕴清阳、浩然之气,可化阳元两道……
宁息香一撮,清心静神之上品,化之入药,可安魂、可强魄……
醇露一滴,润经洗髓之上品,化之炼丹,可解毒、可化煞、可消祟、可固元……
所谓时来运转,三喜临门。
在他看来,功法宝器固然难得,但都不如这个来得实际。
拿来就能用,既而提升修为,可谓是清清楚楚,明白无误。
李承呼了一口气,稍一转念,银囊没入光幕,遂尔,涟漪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