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最新章节。
前面谈到了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是不可替代的基本技术。
反转基因,单纯从口号来看,这里既包含反对转基因产品的推广,也包含反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在基础科研方面的应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应该准确的说:反对转基因的推广,而不是用泛泛的说法反对转基因。
那么,能反对吗?
不能,因为每个基因功能的实验确定都需要用到转基因技术。除非你不需要研究基因功能,挖掘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优良功能基因。
研究基因功能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是从变异的基因的角度阐明基因的功能。没有变异的正常基因无法开展研究,都一样看不出差异,所以无法研究。其中确定功能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正常的基因转入到有变异基因的植物材料中,观察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变化,从而确定转入那个基因的功能。这几乎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常规操作。如果不用转基因技术,那用什么方法呢?唯一的选择可能只是放弃这个基因。
转基因技术的本质实际上是开启基因宝库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如果我们不去掌握这把钥匙,那么其他人肯定会去掌握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重要的关键基因的专利都将被他人所拥有,这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被动地位。
基因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无尽可能性的世界,就像一个尚未被完全挖掘的宝藏一样。每一个基因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其应用有可能引发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比如说,绿色革命主要依赖于矮杆基因的应用,杂交水稻育种则得益于不育基因的运用,而抗虫植物则是通过抗虫基因的应用才得以实现。在前面两个例子中,人们是先发现了这些应用的效果,然后才去探究到底是哪个基因在起作用;而在后一个例子中,则是先明确了基因的存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
基因变异究竟源自何处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发现基因变异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两大类别。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然变异。自然变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态类型以及不同的品种之中。这些变异是在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它们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时能够展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与自然变异相对应的是人工变异。人工变异则是通过人为手段,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引发的基因变化。其中,物理因素包括射线诱变处理,如使用 X 射线、γ 射线等对生物体进行照射,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化学因素则涉及到使用各种化学物质进行诱变处理,这些化学物质能够与 DNA 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基因序列的变化;此外,转座子的激活也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变异方式,转座子是一种能够在基因组中移动的 DNA 片段,当它们被激活时,可能会插入到基因内部,从而影响基因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基因变异既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也可以通过人为干预而产生。这两种变异方式在生物进化和遗传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也可以在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其它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目前最有名的一个技术叫:基因编辑。在它基础上,可能还会发展出其它的技术,可以想象植物的合成生物学转基因技术,也必将是必备基本技术之一。
转基因相关的文章先写到这。里面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只能先划划粗线条。明天写写基因编辑。
(作者:白帝燃,农学副研究员,中医爱好者,写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