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出现转基因中药(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最新章节。

在当下,转基因技术深陷被民间玄学人士严重妖魔化的泥沼,处境极为尴尬。普通民众受到极左民粹意识形态的误导,对其恐惧与误解甚嚣尘上,根源主要在于抗除草剂基因和抗虫基因这两类常见转基因的特性。

虽然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对它们青睐有加,因为抗除草剂基因使农田除草高效便捷,大幅减少人力与物力投入;抗虫基因有效抵御害虫,保障农作物产量,降低因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普通的消费者难以从中直接获益,无法用肉眼直观的感受转基因的优势,自然难以对其产生好感。

那么,如何让转基因从被误解的局面,走向被认可的巅峰呢?从中医视角或许能寻得灵感。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草药蕴含无尽奥秘,其中或许就藏着能让消费者直接受益的目标基因。像黄芪,中医临床常用它增强人体抵抗力,若能成功提取其提高免疫力的基因并转入常见农作物,消费者食用后免疫力提升,这是实实在在的益处。又如远志、石菖蒲等被认为有益智力发育,若提取相关基因用于转基因,家长们定会对转基因食品另眼相看,毕竟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有人参这类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草药,若找到相关基因用于转基因,生产出抗衰老食品,势必受到消费者热捧。一旦这类转基因产品问世,大众对转基因的态度极有可能从极度排斥转变为热烈追捧。

再进一步设想,,那将带来诸多变革。或许可以用中医来“救”转基因。

一方面,转基因能够极大提升中药的品质与疗效。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低,提取困难,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将控制有效成分合成的关键基因强化或优化,提高其在植物体内的表达量。比如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关键药物,若利用转基因技术让青蒿植株大量表达合成青蒿素的相关基因,青蒿素产量会大幅提高,更多疟疾患者将受益。

另一方面,转基因中药可增强中药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传统中药受种植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大,质量参差不齐。转基因技术能精准调控植物生长和成分合成,无论何时何地种植,都能保证中药成分和疗效稳定,医生用药时剂量把控更精准,治疗效果更稳定。

值得深思的是,微生物的转基因就鲜遭反对。在医药领域,许多药物的生产依赖微生物转基因技术,如通过转基因微生物生产胰岛素,解决全球众多糖尿病患者用药难题。要是有人去禁止这方面的转基因,将陷会入无药可吃的困境。

从这个角度看,对待转基因技术,不应一味排斥和恐惧,而要秉持理性科学态度,深入挖掘潜力,让它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在合理监管与科学应用下,转基因技术有望成为改善人类生活的强大助力,无论是在农作物领域,还是在中药和医药生产领域,都能发挥巨大价值,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作者:白帝燃,农学副研究员,中医爱好者,写于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