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残酷的真相(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火与剑》最新章节。
随后,张顺检查了她的功课,又教她两章《孝经》,这才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就在他给他布置今天的功课的时候,林如海这才从前院走了进来。
张顺连忙布置了功课,放了“小豹子头”,这才迎了上去。
“小兄弟,你来的正好,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呢!”
林如海领着张顺走到了偏僻之处,这才开口道。
“这一次你做的很好,既揭开了盐法下的冰山一角,又把它掩盖了回去。”
“可是......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张顺犹豫了一下,忍不住问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疑问。
“很好,非常好!”
“非常好?”
“对,非常好!怎么,你以为本官是那种欺上瞒下、同流合污的贪官?”
“不敢!”
“你啊,聪明倒挺聪明,就是太年轻!”林如海笑了笑,解释道。
“你以为我不知道两淮走私私盐严重吗?你以为朝廷不知道两淮走私私盐严重吗?你以为陛下不知道两淮走私私盐严重吗?”
“知道,都知道!可是无从下手。”
“为啥无从下手?这走私的背后,涉及到皇家的宗室,涉及到六部、阁老,涉及到边军勋贵,涉及到地方士绅,更是涉及到沿江几百万人的生计。”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如果逼得急了,兔子还知道要咬人呢,你确定就凭咱俩顶得住?”
“不要说咱俩了,就把六部、阁老以及陛下加一块儿,也顶不住!”
“为......为什么?”
张顺听了林如海这一番话,顿时三观尽毁。
敢情走私私盐之事,上上下下都心里跟明镜似的,就是捂着自己的眼睛当看不见。
就自己傻呵呵的冲上去,当一个戳穿“皇帝新衣”的孩子?
“为什么?汝可知国初之事乎?”
“盐台大人是指?”
“当初和太祖爷争天下的,有两个人。一个叫陈友谅,另外一个叫张士诚!”
林如海伸出了两个手指头,神情严肃的摆了一个“耶”。
“陈友谅就不说他了,就说这个张士诚,你知道他如何起家的?”
“据说......据说他之前是一个私盐贩子?”
经过林如海提醒,张顺好像摸着点什么。
“对,就是泰州白驹场一个私盐贩子!”林如海冷笑道。
“只是为了对抗暴元的稽查,练就了一身本领。后来便靠着十八条扁担起兵,成为和太祖爷争夺天下的枭雄之一!”
“这......”张顺闻言一愣,“这和现在的走私,又有何不同?”
“当然不同。我朝的私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叫夹带,不叫走私。”林如海笑着解释道。
原来明朝实行盐引制度,正常情况下,发放一张盐引,卖出去一引盐。
但是,有时候盐引卖不出去了,或者盐户熬的盐太多了,堆积如山,朝廷就想办法把这些盐卖出去,谓之“余盐”。
只是这余盐卖多了,有聪明人就想法子了。
我为啥不在买正盐的时候,夹带余盐呢?
好巧不巧,明中期以后,一旦查到余盐,不再“割没”,反而允许商人“纳价回购”。
如此一来,“夹带余盐”几乎成了一本万利,毫无风险的买卖。
这样一来,类似张士诚这种“武装走私集团”,自然也就很难发展壮大了,朝廷也没了后顾之忧。
“只是......只是这样一来,白花花的银子......不就没了?”
“是啊!”林如海叹了口气。
“我估摸着,再早之前,朝廷并不缺收入,就打算留着将来缺钱了再说。”
“只是,没想到等真缺钱的时候,已经没法子动手了!”
我勒个猴来,感情你们养猪,养出来一头猪精?
张顺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全部来龙去脉。
原来最早的时候,朝廷并不缺钱,就“让利于民”,以免养出来张士诚这样的大盐枭。
结果,没想到这一块大肥肉引来了各种势力的插手。
等到朝廷真正缺钱了,却提不动刀杀猪了。
如果强行为之,结果就是两淮大乱,搞不好提前开启元末乱世?
敢情你这个林如海不是过来整顿盐务的,而是过来乞讨的?
乞求这些“利益集团”,给朝廷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