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月黑风高夜(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长枪当旗》最新章节。
宋匡之面无表情看他。
“是宋叔您太爱干净了。”他伸手拈墨,在指尖摩挲,“可是借的刀又不够利,倒崩得自己满脸,算什么?“
“公子结怨同辈,公子解决;公子得罪长辈,我等解决。这是家主原话。”宋匡之语气平静。
博元夕转身看他,微眯的蓝眸闪着细长亮芒:”事到如今,宋叔还以为这是同辈仇怨吗?宋叔您看看,看看这只龟,这只趴在门上丑陋卑鄙低贱的龟!它不在我的门上,也不在我的脸上。而是在博家的门上博家的脸上,在他!“
宋匡之冷冷看他。
他于是露出亲切笑容:“在他老人家的脸上。”
“公子!”宋匡之寒声,“家主声名重逾山岳,请公子谨言慎行!”
博元夕无辜摊手:“这可不是我画的,是”
“公子,”这时跟踪周桦二人的糜仁回来了,“他们往扬朗尔格家去了。”
博元夕于是微笑:“是林珏。”
……
西时的夜市虽不如岐巍繁华,但也有声有色,东西两市灯火通明,戏台食铺排列长街,往来游商摆摊叫卖,小童青梅嬉戏打闹。即使近来整个西时都笼罩在刑狱的乌云之下,今夜依旧热闹不减。
西市一家名为“广进”的客栈外,十来个呼吸沉稳打扮各异的精壮汉子散在客栈四方,混在人来人往的小食玩具叫卖声里,隐隐形成铁桶之势。铁桶之中,客栈二楼某间客房,房门紧闭,烛光盈屋,有两位中年男子正襟危坐于席案。一人蓝眸俊颜,温润沉稳;一人黑瞳虎背,冷漠沉寂。
前者天下第一之弟子扬朗尔格·克莱顿,后者诸夏枪王林善瑕。
十六年前,林善瑕是在南夏峰林郡认识克莱顿的。年轻的克莱顿骄傲轻狂,一副天大地大我最大。而林善瑕性子冷淡,天生大力,从小就是物理交流的好苗子,打遍乡里无敌手,人人都要避着走,这才背上铁枪闯进江湖,对于克莱顿这种欠揍的浪荡子,他尤是看不惯,所以两人的初见很不愉快。只是即便把克莱顿揍得满地找牙了,他看着嘶哑咧嘴被同伴照顾安慰的克莱顿,也不曾感到胜利的快乐。林善瑕不解,便尾随克莱顿揍了他一个月,试图让自己找回快乐。
克莱顿可不是林珏,更没啥受虐心态,被连着揍一个月,要不是打不过他早打过了,跑又跑不掉,最后只能绞尽脑汁鼓动林善瑕去踹各宗山门。
林善瑕一眼看穿克莱顿的小心思,不过他没拒绝。也许是不以为意,也许是亦有此念,总之他加入了克莱顿一行,几个年轻人兴冲冲地一头撞进各大山门。快乐吗?林善瑕不知道。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他受伤被大家照顾时、生日被大家祝福时、颓废被大家鼓励时,甚至是偷桃抱瓜落荒而逃时,他是快乐的,并且愿意一直这样快乐下去。
然而人生多歧路,君卿渐行远,谁能相伴久?唯有影随身。快乐终究是短暂的,天才会之后,玉公主回到宫廷做申夏长公主;碧海清秋回到术家听家族命运;刘经回到西时开了家胭脂店;克莱顿回到天都承师命重任;那位古家小姐回到深宅无语泪千行;他自己也回到横岐为俗世所困,不得快乐。是以两年前,克莱顿托他以其籍贯掩护一子,他才会欣然允诺,沉寂久远几乎忘却的快乐似乎回来了,他们又将在山川湖海间举杯欢度一个又一个夜晚。
“张思死了。”青铜灯盏上蜡泪滑落,林善瑕的声音努力压抑着什么。
克莱顿伸手端茶杯,又放下,说:“我来晚了。”
张思是南夏丰县人,家境殷实,性子坚强。克莱顿一行时在丰县探宝,得罪了当地豪富,一众未来的风雨人物在阴沟里翻了船,中毒的中毒,受伤的受伤,好不狼狈。幸得张思奋力相救,众人才得以保全,而张思与刘经的爱情也就是在这时萌芽的。
“两个子女也被拿了,不知消息。其他人,张犀已解送安都。刘府婢女仆人皆被遣散,宅邸店铺亦被查封。我去赎刘经一家……皆不肯放。”林善瑕拿出席边枪囊里的月白长枪,攥住红缨,冷冽枪刃上映出他微红的眼眶。若是再年轻十岁,不,五岁,他一定会提着这杆枪杀入郡狱救出刘经。但他已不是五年前的他了,枪王的豪情壮志在家族数百口性命下又算得了什么?
克莱顿也看向那杆长枪,他何尝没有林善瑕之想?然而身为碧原晴空弟子,一举一动皆映在天下人眼里,一着不慎就是无数人头滚滚,他又如何敢随心所欲?
“我们明日同去。”他道,“外面特执衙门的人知道我俩见面,一定会有防范,有老师名号在,我去交涉好些。”
林善瑕轻颔首,又道:“张思死因我有调查。”
克莱顿沉默。
他继续道:“官府说是急病已掩埋,我找到地方,在西北郊的小岭上。我看了,脖颈有伤口,衣上全是血,旁边还有把小匕首,是玉公主送的那一把。”
克莱顿垂首视枪不语,双手不觉死死抓紧衣袍,微微颤抖。
“那日我威胁郡狱后,有狱吏私下消息,”林善瑕面无表情,语气平静,“郡贼曹沈搜历有恶名,以侵妇人为乐。张思不肯受辱,引匕自刎。我查了,是他。”
沉默了好一会儿,克莱顿努力保持沉稳的声音响起:“有办法的,有办法的。”
“我要他跪在刘经面前。”林善瑕冷声,“跪在张思墓前。”
“我去做。”克莱顿深吸一气,用力点头。
最后的最后,窗外叫卖声愈来愈小,夜深了。
克莱顿起身要离开。
“克莱顿,”林善瑕在后面叫住他,“是那个孩子吗?”
“不,”克莱顿回头看他,“是这个世道。”
(名词解释:
诸夏军队各有不同,但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因兵役制度成年服役的义务兵——州兵;一类是在某地长期屯田的屯田兵——镇兵;一类是朝廷征募的良家子——禁军。
天夏的三类兵员中,禁军驻扎安都专习军务,人数万余,听命于秩二千石的中尉;镇兵各郡人数不等,多则数千、少则数百,久经训练,听命于秩千石的镇尉;州兵由成年服役男子组成,一年在本郡,一年在京城或边郡,听命于秩比二千石的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