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难遵医嘱的大脖子病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88踏浪湾,从赶海听涛开始》最新章节。

见到大脖子病人,蔡裕康呆若木鸡,瞬间就联想到了一系列事。

大脖子病!

缺碘!生产碘盐!

如果他大舅能率先实现碘盐的生产、推广,海冠盐岂不是既能帮到缺碘地区的普通人,又能光明正大的提高价格?!

如果加碘海冠盐成了行业标杆,实现全国范围的推广,上面的人是否更有意愿让这个品牌成为国有企业?

只要成为了国企,那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好啊!好啊!

太好了!

蔡裕康眼中金光大盛,激动地颤抖不停。他紧紧地盯着大脖子病人,嘴唇嗡动,却说不出一句话。

“老二,你怎么了?”蔡母注意到他的异样。

“没,没事!”

蔡裕康结结巴巴。激动的绯红从他的脸庞爬到耳根。他眉头轻颤,肌肉绷紧又舒展,仿佛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在大口呼吸!

颤抖的左手按住了同样颤抖的右手,蔡裕康不自觉地开始回忆前世铺天盖地出现过的科普信息: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人体内的碘元素不足,就容易患上碘缺乏病。

最常见的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不少人也会患上地方性克汀病,或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如果孕妇缺碘,则会增大流产、早产、死产、婴儿先天畸形等问题发生的概率……

部分地方还编出了恐怖的民谣:“一代粗(甲状腺肿)、二代傻(呆小病)、三代四代断根芽(人口减少)。”

光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

人体中80%以上的碘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0%-5%来自空气。

华国是碘缺乏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少数沿海地区能从海产品中获取碘元素,受影响较小。但内陆地区的民众,则没这么幸运,深受碘缺乏病的困扰!

直到1994年,卫健委才强制推行全民食用加碘盐的国策。这项国策效果明显,仅推行五年,就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怎么回事?”

“我不是说过要食疗,要三餐吃海带吗?”游宁浩皱眉道。

这种病,中医里叫“瘿”。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有介绍过。治瘿方剂,基本都含海产物。

病人叫丁茂发,是红河村的农民。游宁浩前几个星期才替丁茂发看过,当时明显不如现在严重。

丁茂发声音沙哑,无法开口。

“是啊……但……”丁茂发身旁的妇女支支吾吾,半天解释不清。

蔡裕康猜测,她是丁茂发的妻子。

游宁浩眉头拧成麻花,额上露出了深深的“川”字褶皱。他神情凝重,比对前几波人更严肃。

他用力地摆了摆手:“别说这些了,先说现在的情况!”

丁夫人一愣,随即立刻解释。

“茂发前几天声音突然就变沙哑。起初,我们还没太在意,因为我们在田里干活,时常就会……”

“说关键,关键!”游宁浩径直打断,语气严肃。

“哦噢!关键就是,他上午说不饿,但等到了下午,连吃饭都变得有些困难了!”

“现在,他已经快饿一天了!”

丁夫人习惯难改,但已是从简解释。

游宁浩沉默着点头,给丁茂发把脉、看舌苔。思索片刻,他立即在一张白纸上刷刷地写下几味药材。

紧接着,他按照药方上的内容,开始抓药。

“回家给他喂流食,粥之类的,别让他饿死了。”

“切记!中药只能做辅助,必须多吃海带、紫菜等之类的海产品!他体内缺气,这种气在海带里能补!”

丁夫人频频点头。下一刻,她却又面露犹豫之色,双唇微张又合上,欲言又止。

“怎么?你有什么困难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