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供销社的精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88踏浪湾,从赶海听涛开始》最新章节。

翌日,蔡裕康骑着自行车早早出发。

踏浪湾分成【碧潮县】和【青舟县】两个部分。这么大片地方,当然不能盲目调查,至少要有个计划。

蔡裕康的想法是,从碧潮县开始,围绕着盐厂所在的【海涌村】展开,一步步将全县其他村食盐的情况都调查一遍。虽然精盐提价售卖属于销售的事,这样的调查没有直接帮助,但这能帮他了解些基本情况。

运气好,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他的第一站,洪梧村供销市场!

供销市场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供销社。

供销社售卖各类生产生活资料,以及各种农副产品,相当于商场、超市、专卖店、集贸市场的超级集合体!

蔡裕康爹妈那一代,是计划经济的时代。那时,人们凭粮票购物,购物的地点就是供销社,买东西是要抢着买的!

然而,并非每个村都建有供销社,踏浪村就没有。踏浪村的村民,通常都要专门走去洪梧村的供销社购物……洪梧村供销社顺着时代的大潮,自然而然地成了“购物天堂”。

直到改开后,踏浪村建了红星市场,情况才有所好转。

“这么早还有这么多人……”

“大家怎么都这么勤快。”蔡裕康侧身穿行。

身旁黝黑的汉子听到了蔡裕康的自言自语,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翘起嘴角道:“今天还算人少的嘞!”

“小兄弟,你是来替爹妈买东西的吧?”

“钱可要看紧点!这人多!”

蔡裕康没料到洪梧村的村民这么热络,爽朗笑道:“谢谢提醒,我就自个无聊,来逛逛。”

话毕,身旁花衬衫的大妈却扑哧一笑:

“来供销市场逛?”

“小伙子也真是,也不挑人少的时候来。”

蔡裕康讪笑着挠头,不知如何回应。但很快,他就被人流挤到了另一边,跟汉子和大妈分开了。蔡裕康边逛边看,寻找卖盐柜台的同时,享受着这个时代独有的气息。

供销社柜台内,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几乎什么都有。

男人主要看生产用的农具、种子、化肥。女人则会看各色针线、各色布料。如果家里缺了油盐酱醋中的哪一样,他们也会到专门的柜台前询问价格。

孩子们更欢快、更跳脱。他们会跑去看新衣服、玩具,以及各种小人书。当然,大部分都会聚在糖果柜前,喊着、哭着、求爹妈买两颗来尝尝……

说是尝尝,但都不知吃过多少回了。

挤过人群,蔡裕康终于到了盐柜前。

如他所料,盐柜中放着三种不同的精盐:

海冠盐,五百克,三毛。

国盐,五百克,三毛六分。

广盐,五百克,三毛八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村民挤在盐柜前,高喊着散装粗盐要多少斤……这种散装粗盐,跟炒菜做饭下的可不一样。粗盐一般是制腌肉、做酱菜用的,但也有人买来喂给自家牲畜。

由于每家每户需要的斤两不同,因此粗盐大都散装售卖。

起初盐柜前还一团乱麻。直到专门称散装粗盐的工作人员大吼几声后,村民们才逐渐有序地排起了长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