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梦令 上(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倚门嗅梅对镜添愁》最新章节。
若没有李格非的开明,超前的思想!,如同传统的大家长一样,将李清照深锁于闺房中整日与女红为伴;或者禁止李清照接触《香奁集》,这类描写男女之间情爱的“艳词粉曲”;或干脆将李清照早年描述少女情怀的作品付之一炬。那么这世上压根不会有李清照这样的旷古烁今的奇女子。是李格非将李清照引上填词这条路上。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书房的青石地板上。李清照,这位北宋才女,正蜷缩在书房的一角,偷偷翻阅着《香奁集》。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泛黄的书页,心中既兴奋又忐忑。她知道,这本书中充满了禁忌的情感和闺怨的诗篇,对于她这样的未出嫁女子来说,是不应该触碰的。
她的心跳随着书页的翻动而加速,每当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她都会紧张地将书藏入宽大的衣袖中,装作若无其事地整理着书桌。她的眼睛不时地瞥向门口,生怕有人突然闯入,发现她的秘密。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李清照的心跳猛地一滞,她慌忙将《香奁集》掩藏在一堆书卷之下。她抬头,只见父亲李格非正站在门口,目光温和而深邃。
李清照的脸颊顿时染上了红晕,她紧张地咬着下唇,心中充满了羞愧和恐惧。她低着头,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心中默念着各种可能的责罚。
然而,李格非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怒气,他只是轻轻地走到她的身边,俯身拾起那本《香奁集》,然后递还给李清照。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清照,你不必害怕。这本书虽然被称作所谓粉词艳曲,但其造意抒情,颇有新意,连欧阳文公都化用其中词句。你若是喜欢,大可正大光明的好好评鉴。
李清照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抬起头,对上父亲那双充满理解和宽容的眼睛。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原本的紧张和羞愧渐渐被感动所取代。
李格非继续说道:“我虽为官员,却不是那些老古板。我知道,少女怀春,人之常情。
李清照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解放。她接过《香奁集》,手指不再颤抖,而是坚定地翻阅着。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李格非看着女儿的变化,心中充满了骄傲。他期望自己的女儿在才学上能够与东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蔡琰相媲美,甚至超越。他希望女儿不仅能够继承蔡琰的文学才华,还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风采和智慧。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的学识和才华定会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文学的天空。
李清照并没有白费李格非的期待,年仅十六岁身居闺中,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而那首更为流传的如梦令将写于稍晚的春节,“知否,知否,其是绿肥红瘦”,一石起千层浪,将在当时文坛掀起更大的波澜;而正是这首词将赵明诚和李清照寄上命运的红线。不过我们还是将目光移到眼下这首稍逊色一些的如梦令。
时年正值李清照十五岁。在那个时代,女子十五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依照当时的风俗,女子十五岁便要用簪子束起头发,这庄重的仪式被称为「上头」,意味着她们告别了青涩的少女时代,开始迈向成熟。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李清照满心欢喜地选择了前往那令她心驰神往的溪亭泛舟游玩。
溪亭,宛如一颗隐匿在世间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的周围环绕着「四面荷花三面柳」,每逢夏日,那大片大片的荷花如同粉色的云霞,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纤细的柳枝则如绿丝带般轻柔地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远处是「一城山色半城湖」,连绵起伏的山峦与波光粼粼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这般迷人的景致,毫不逊色于柳永笔下那「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甚至在李清照的心中,溪亭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更为神奇的是,这里还有着解不开的生态之谜。在那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至今有着令人称奇的现象——有草无蛇、有蛙不鸣。这奇特的景象对于天性好奇的李清照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仿佛那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探索欲望。当她踏入这片土地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每一寸土地、每一片风景都像是一本等待她翻阅的神秘书籍,吸引着她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这一日,阳光宛如金色的轻纱,温柔地洒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微风如同灵动的精灵,轻轻拂过,似乎在为她的出行奏响一曲欢快愉悦的乐章。李清照身着一袭淡雅清新的衣裳,那精心梳理的发髻精致而端庄,上头的装饰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这是她新上头的象征,标志着她悄然迈向了人生的新阶段。她怀揣着如同小鹿乱撞般的喜悦心情,与伙伴们一起登上小船,缓缓驶向那充满神秘魅力且令人心驰神往的溪亭。一路上,两岸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河水清澈得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能清晰地看见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它们时而穿梭于水草之间,时而跃出水面,仿佛在与船上的她们欢快地嬉戏。岸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似那婀娜多姿的舞者,随风轻盈地摇曳,像是在热情地向她们招手致意。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那淡淡的轮廓在天边若隐若现,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终于,小船缓缓靠近了溪亭。眼前的景象瞬间让李清照惊叹得瞪大了双眼,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这里,恰如古人所描绘的那般:「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有渔船掩映,署罾疏布。远望之者,若珠网浮杯也。」大片大片的莲花在湖中肆意地竞相绽放,红的如燃烧的绚丽火焰,热情奔放;白的似洁白无瑕的雪花,纯净素雅。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是用世间最华美的锦缎精心绣制而成。渔船在莲花丛中若隐若现,船上的渔夫们忙碌地撒网捕鱼,那一片片渔网在阳光的折射下,犹如稀疏分布的璀璨珠网,轻盈地漂浮在如精致酒杯般的湖面上,如梦如幻,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李清照与友人来到溪亭,瞬间便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那如梦幻般的景致让她们忘却了尘世的一切纷扰。她们在亭中摆上精致的美酒佳肴,在这美景的映衬下,开启了一场欢乐的聚会。李清照本就生性豪爽洒脱,又逢此良辰美景,心情愈发愉悦,不知不觉间,便多饮了几杯美酒。那香醇的酒液在舌尖流淌,如同生活的甜蜜滋味,让她渐渐沉醉在这美好的氛围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如梦如幻,世间的一切烦恼皆已消散于无形。
时光宛如潺潺流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逝去。当太阳渐渐西斜,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夺目的晚霞,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在天空中徐徐展开。橙红、金黄、紫红等色彩相互交融,变幻无穷,将整个天空映照得如梦如幻。李清照和友人这才惊觉天色已晚,于是带着未尽的兴致,踏上了归程。
她们登上小船,小船在湖面上轻轻摇曳,仿佛是一个摇篮,承载着她们的欢乐与沉醉。然而,由于酒意的侵袭,头脑变得有些迷糊,她们在划船时竟迷失了方向。小船在湖面上漫无目的地飘荡着,不知不觉间,缓缓驶入了藕花深处。
此刻,四周的景色宛如仙境一般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大片大片的荷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粉色的花瓣宛如少女娇羞的面庞,柔美而细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翩翩起舞,展示着自己的婀娜多姿;荷叶田田,那碧绿的颜色如同翡翠般晶莹剔透,层层叠叠地铺展在湖面上,像是为湖水披上了一件翠绿的华裳。那粉嫩的荷花与翠绿的荷叶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之中。
李清照和友人被这眼前如梦似幻的美景深深震撼,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身处何方,也忘记了要寻找回家的路。她们仿佛被这美景施了魔法,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为了从这藕花深处找到出路,她们奋力地划着船桨,船桨在水中拨动,发出「哗哗」的声响,打破了这片宁静。李清照口中不停地呼喊着「争渡,争渡!」那声音在寂静的湖面上回荡,充满了急切与兴奋。小船在荷叶间穿梭,如同一叶扁舟在绿色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船桨所过之处,泛起层层涟漪,那涟漪向四周扩散开来,如同岁月的涟漪,荡漾着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突然,一群鸥鹭被她们的声音和动静惊起,从藕花丛中纷纷振翅高飞。这些鸥鹭洁白如雪,它们张开宽大的翅膀,在天空中盘旋飞翔,发出阵阵清脆的鸣叫。那场景,犹如一幅动态的画卷瞬间在眼前展开,为这片宁静的湖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它们的身影在天空中划过,与晚霞、荷花、荷叶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让李清照和友人惊叹不已。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李清照和友人终于在这片美景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小船缓缓地驶出了藕花深处,朝着家的方向缓缓驶去。
这里的景观太诱人了,以致不仅使少年李清照一游再游,还使她获得了最初的词作素材和创作灵感。「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