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上来兵(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火枪洗明路》最新章节。
“败了?”
“败了!”
“真的败了?”
“真的败了!”
“屠城了?”
“屠了四天!”
“跑吗?”
“跑吧!”
腊月二十六日,寒风刺骨,安州沦陷的消息犹如一声惊雷,震撼了平壤城的每一个角落。贵族与百姓在短暂的犹豫中,脸上的恐惧与绝望交织,纷纷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逃离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有人神色慌张,手足无措地将家中仅存的几件衣物塞进包裹;有人则在心中默默祈祷,盼望着能在这场浩劫中逃出生天。
安州之战,建奴大军如潮水般席卷而来,正面战场上再未遭遇有力抵抗,仿佛一切都在为他们的胜利铺路。腊月二十七日,当阿敏率领建奴大军抵达平壤城下时,城内的军民早已人去楼空,曾经的喧嚣已被死寂取而代之。阿敏站在城墙下,望着这座空荡荡的城市,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复杂的情感。
“这平壤城守将真是个废物,还没开始便结束了?”他自言自语,眼神中闪烁着狡黠与冷酷的光芒。巡视了一圈后,阿敏留下一个牛录驻守,便带领大军向大同江畔挺进,准备渡江继续南下,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场胜利转化为更多的财富与权力。
“贝勒爷!朝鲜的信使渡江过来了!”一名副将急匆匆地跑来,语气中透着几分紧张。
“不见,赶回去!”阿敏冷冷地回应,心中早已有了主意。自他攻克定州以来,便派遣使者前往汉城与朝鲜王廷接触,初时朝鲜君臣对建奴一边进攻、一边“求和”的无赖策略深感反感,坚决要求建奴先撤兵再谈判。然而,当建奴逼近平壤时,朝鲜王廷再也无力坚持所谓的气节,终于不得不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后金军营求和。
“这场战争,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阿敏心中暗想,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他明白,胜利的代价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生灵的涂炭,但在权力与财富的诱惑面前,这些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
当阿敏的军队向南推进至临津江一带时,曾力主抵抗的朝鲜王李倧已是惊恐不已。他在腊月二十八日任命右议政金尚容留守汉城,自己却不顾臣民的挽留,带领王室与文武百官逃往江华岛的行宫避难。
临津江畔,因俘虏与战利品丰厚,赶路不便的阿敏终于在后世开城附近停下了脚步,接见了朝鲜王廷的使者。
见面后,阿敏提出了一系列停战条款,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便是要求朝鲜与明朝划清关系,结为兄弟国(后金为兄,朝鲜为弟)。这条条款如同一道锋利的刀刃,直指朝鲜王廷的心脏。对于其他条款,得到授权的使者点头答应,毕竟抢夺人财物不过是小事。然而,当使者看到“永绝明朝”这一条款时,摇头如同风扇般,坚决不同意。
面对摇头的朝鲜使者,阿敏这个嗜杀成性的将领,竟然罕见地没有拔刀,而是微笑着说:“你不同意无所谓,得回去问问你们的大王。”他的微笑中透着一丝阴险,仿佛在暗示着对方的无奈与绝望。
当使者带着停战条款回到江华岛时,朝鲜王廷对“永绝明朝”这一条款一致表示:不可接受!作为工具人的朝鲜使者再次来到阿敏的大营,义正言辞地表示,投降可以,但“永绝明朝”这一绝对不可能接受。此时,阿敏的内心也开始动摇,面对朝鲜人固执的态度,向来骄横跋扈的他也陷入了犹豫。
“难道我应当为了这条毫无意义的条款而放弃更大的利益?”阿敏心中暗自思索,经过几番权衡,他终于决定不再强求“永绝明朝”这一条,仅要求朝鲜弃用明朝的“天启”年号,改用建奴的“天聪”年号。
腊月三十一日,建奴使者与朝鲜官员在江华岛焚书盟誓,签订《江都之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条:第一,建奴与朝鲜结为兄弟之国,以建奴为兄、朝鲜为弟。双方约定每年春秋各通使一次,并互赠礼物,朝鲜还须向建奴缴纳岁币。第二,朝鲜可以继续与明朝保持关系,但必须停止使用明朝的“天启”年号。第三,朝鲜王子李玖赴建奴为人质。第四,建奴与朝鲜互不侵犯对方领土。
和约初步达成后,朝鲜君臣原本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阿敏借此指责朝鲜对盟誓没有诚意,放纵建奴大军在平壤等地肆意抢掠三日,既满足了自己的贪欲,又要迫使朝鲜做出更大的让步。
看着北方肆无忌惮的建奴大军,朝鲜王李倧万般无奈之下,示意自己的儿子李玖和阿敏在平壤再次盟约。平壤之盟的誓文如下:自立盟之后,朝鲜国王李倧应进满洲皇帝礼物,若违背不进,或不以待明国使臣之礼,待满洲使。仍以满洲结怨,修筑城池,操练兵马或满洲俘获编人户口之人,讨回朝鲜,容留不行前换或违王所言,与其远交明国,毋宁近交满洲之语。当告诸天地,遣现朝鲜国王,殃及其身朝鲜国王若不违誓词,共相和好。
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平壤之盟是江都之约的补充条款。单独看这两份条约,可以知道江都之约实质上承认了朝鲜仍为大明的藩属国,朝鲜和建奴之间是相对平等的。
然而平壤之约却改变了这种“平等”的地位,是对朝鲜是大明藩属国定位的否认,隐隐有了建奴才是朝鲜宗主国的意思。
就在阿敏和朝鲜王子李玖一起书写盟约相关内容时,朝鲜海丰郡不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支长长的船队。(临津江出海口三八线所在的航道资料没找到,感觉三级风帆战列舰、福船和沙船应该能进)
“老弟!要不我先带人登陆吧?”在船队最前方的三级风帆战列舰上,毛文龙满脸自信地对庞帅提议。
此时的毛文龙,心中充满了斗志。他现在掌握的军队披甲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0%,这让他不由得有些飘了。
备倭军在云从岛帮着毛文龙淘汰老弱,整练新军的时候,庞帅为了帮助东江镇提升实力,开始向毛文龙推销自己产的步兵胸甲和棉甲。见识到胸甲的轻便和棉甲的质量后,毛文龙也是下了血本,连买带赊的从庞帅手里买了五百套步兵胸甲、八百套锁子甲、八千套内嵌铁片的棉甲(青甲)、一万顶铁笠盔,分别用来装备自己的亲兵队、骑兵队和新整练的东江镇主力。
至于武器,就买了五百把精炼腰刀装备了亲兵队。甲胄买了,在自保的的前提下牵制建奴就行了,庞帅可不希望毛文龙实力增长的太快,要不然袁大头干不掉毛文龙,那事情可就大条了,庞帅可还等着建奴肆无忌惮的进关加速扫平大地主呢。
“老哥,还是让我先来吧!毕竟你这边刚刚整练完毕,配合还不够熟练,留在一旁压阵就好。”庞帅放下手中用来眺望岸上情况的千里镜后,语气中透出一丝关切的对毛文龙道。
海边不远的村庄里,几十名建奴骑兵在近百名朝鲜包衣的协助下,正肆意的虐打着村民取乐,其惨状令人心痛的不忍直视。
就在此时,一名朝鲜包衣突然感到一丝异样,转头望向海面。瞬间,他的视线被数十艘巨大的船只所吸引,船只高耸的桅杆上,鲜艳的曰月旗在空中猎猎作响。看到这一幕,这名包衣情不自禁的打起了摆子,嘴里喃喃道:“大、大、大明的船,主子,明人来了!”
“格得木,吹号!特可齐力!马上去通知贝勒爷,明军从海上过来了!”一名牛录模样的建奴骑兵看着远处的船队下令道。
一刻钟后,当备倭军士兵从十艘沙船改装成的登陆船上沿着架设好的栈道准备登陆时,一个牛录的建奴骑兵带着五百多名朝鲜包衣步卒也在登陆点不远处集结完毕了。
看着远处的建奴骑兵和朝鲜步卒迅准备进攻,沿着栈道登陆的备倭军火枪兵们并没有惊慌后退,而是淡定的按照班排连的编制有序地向前。
“开火!”
看着五百名建奴骑兵押后,五百名朝鲜包衣步甲弯弓搭箭迈步前进,负责掩护步兵登陆的几艘战舰侧面的一百多门火炮纷纷开始依令开炮。
正列队行进的朝鲜包衣忽然听到前面发出一阵阵轰鸣声,紧接着一阵火光闪过,一颗颗弹丸便从远处的战舰上飞了过来,落到了他们的阵型里,虽然这些火炮的准头不是很好,但是架不住量大管够啊,仅是一轮齐射,便把排着密集队形的朝鲜包衣步卒和建奴骑兵打的千疮百孔。
这下可把后面压阵的牛录给吓坏了,从未接触过舰炮洗礼的他第一次才知道原来船上的炮击比城墙上的炮击更带劲,带劲的都吓尿了。
看着船上侧翼的百多门火炮只是一轮炮击便搞掉了近半敌人,观战的毛文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场景,太残暴了!
就在备倭军忙着登陆时,阿敏与朝鲜王子正杀牛宰羊准备歃血为盟,之前被牛录派出去报信的特可齐力正打马飞奔而来。
一盏茶的功夫后,当特可齐力终于通过多道检查后见到阿敏时,连礼都没行,便急促地喊出:“明军从海上来了!”
明军从海上来了?是山东兵!
我槽!我大意了,没有闪!
阿敏不由得给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山东兵有船啊!自己沿路撒了不少游骑哨探防备山东备倭兵黑吃黑,结果忘了人家是混两栖的,有水师啊!
知道事情严重的阿敏马上派出骑兵,让他们散出去召集还在各地劫掠烧杀的建奴各部立即回归建制准备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