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攻灭大理(七)(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夺宋:水浒也称王》最新章节。
朝廷出兵攻打收复大理国,也不怪东南诸藩属小国尽皆惶恐。
因为按照前宋以及此前中原王朝的习惯,一旦南下用兵,殴打的几乎都是交趾、南诏这样的大国,出兵规模都是十万级别的。
但这一次中原南下,朝廷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以论调的名义不断抽调各行省都督府兵力入驻广西和四川,一次性直接出动的大军并不多,名义上两行省方向可以调动的兵力超过八万,但实际上杀入大理国的三个方向兵力总计在三万六千左右。
这个兵力规模怎么看怎么像是要对东南某个小藩属国动手的样子,若是朝廷大张旗鼓,号称十万,大约也不会引起这般惶恐了,因为东南诸藩属国都很清楚,他们实在配不上需要出动十万汉军。
卢俊义为先锋,一个多月连续打了陆良、白石江两次大战,这让大理国边境地带的诸蛮部也再次确信了汉军一贯的口碑,那就是朝廷并无意视他们为敌。
白石江之战后,原先还有些持了同仇敌忾心思的蛮部都主动后撤,几个被高氏说动了的蛮部不再出兵配合,一些没有与汉军情报人员接触过的蛮部,也主动派人前来谈判。
现在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朝廷打出的旗号名义,当真是说到做到,既然汉军王师要为我等三十七部蛮主持公道,再不主动配合就说不过去了!
历史上蒙古大军攻占蜀地、自金沙江进攻大理国时,就有不少蛮部选择了与蒙古大军合作,这一次同样不例外。
更关键的原因,自然是汉军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高可立、卢俊义训练的广西兵,就以两次大战彻底向天下展示了自己的凶悍。
岭南地区中,广西行省的发展一直比不上广东,当然要比黔中略强一些,因为广东并不直接与大越李朝接壤,而广西西有大理,南有李朝,国防压力大,自然是以先军为主的。
广西行省内部又表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宁越诸府靠着海贸之利,发展势头迅猛,行省内其余诸府的官员百姓,哪个不羡慕呢?
一旦朝廷收复了大理国,变为云南行省,广西的军事压力骤减,大理国截断占据了的东南商道,也将就此向隔壁诸行省开放,古南中商道、唐蕃道、茶马道等商道就此连通,意义是巨大的。
这些事情,汉军中的参军们早就向官兵们宣扬解释了数次,让大部分官兵们都明白了此次兵发大理国的意义所在。
更不用提汉军一贯成熟而完善的赏罚、奖励、分配制度,所以参战汉军的士气很是高昂。
在白石江之战刚结束不到十日,东川郡再传捷报,蜀地汉军以解宝所领的南溪都督府兵为先锋,山士奇领西北禁军调派的三千骑兵殿后,与乌蒙部配合,击溃了开战以来第一个与高氏配合拦路的乌撒部。
乌撒部是被高氏收买、主动拦截在半路上的,他们觉得自己占据东川郡入大理国的要地,哪怕打不过汉军,拦截一阵后向汉军索要过路费就此放行,通赚两家,岂不快哉?
但是他们显然忘记了隔壁的黔中行省,黔中行省的土司、部落们虽然从唐朝到前宋就一直与中原王朝和地方官府互相攻打,但汉人土司整体上都是心向朝廷的。
随着朝廷对黔中行省的梳理,诸汉人土司以及各部落的大致势力范围被划定,作为调解者的地方官府又表达了足够的善意和公平,黔中行省近些年来也逐渐安宁了下来。
作为对主动配合的黔中土司们的奖赏,播州杨氏土司兵获得了朝廷许可,便借道普宁州向大理国与黔中行省边境结合部运动而来。
王伦虽然主持改州为府,但天下各行省并不完全都设实府,尤其是陇南、四川、黔中、广西四行省,已经划定的诸府之中,还有不少名义上管辖着许多羁縻州。
普宁州本属于夜郎国故地,汉武帝时先后设犍为、牂牁郡管辖,两晋分设平夷郡,唐朝五代到前宋,分置诸州为羁縻。
在户部的规划中,这里未来将设为夜郎府、牂牁府,但变羁縻州为实府,是需要时间的。
播州杨氏的三千土司兵就出现在了大理国东川郡东南的乌撒部、石城郡东的于矢部两部蛮的东面,在乌撒部拦截蜀地汉军时,土司兵便杀向了乌撒部的后方,直接偷了对面的老家。
乌撒部就此成为大理国三十七部蛮中第一个被除名的蛮部,其土地被分给了立功的乌蒙部、半路主动来投的乃娘部,至于妇女,都被汉军分给了杨氏的土司兵为赏赐。
抛开各种虚饰与堂而皇之的借口,战争的本质就是抢钱抢粮抢土地抢女人,是为了财富和开拓生存空间而进行的人类之间的厮杀。
乌撒部的灭亡彻底警醒了还在摇摆不定的诸部蛮,他们的选择本就不多,要么继续与高氏这个仇敌合作一致对外,要么就跟随汉军攻打高氏,当汉军接连变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以及凶残的手段后,该如何选择便不用多言了。
建昌府的邛部蛮也随之亮出旗号,态度鲜明地站在了朝廷这一边,表示要协助王师天兵惩治不臣,于是半个月的时间里,建昌府六蛮部再次联合造反,跟着蜀地汉军一起杀向了会川府。
坐镇鄯阐府河阳城的高量成顿时焦头烂额,高氏在大理国内占据了两府之地,除了鄯阐府外,还有紧挨着的威楚府,这两个人口大府内生活的属于三十七部蛮的蛮部只有五个,都是汉化程度较高的蛮部。
所以这五个蛮部本应该是可以为高氏所用的,但大理国本就是诸蛮部联合组成的势力,五蛮部汉化程度再高,仍旧被大理国的贵族君臣们视为“乌蛮”,这属于阶级矛盾。
故而高量成也无法完全信任这些已经农耕化的五部蛮,在卢俊义自石成郡向西推进时,威楚府北部的罗婺部也按耐不住,亮明旗号,主动向汉军赠送了一批粮草。
在汉军情报人员的配合下,鄯阐府南部的罗伽部也投靠了鲍旭,朝廷给他们的优待,是允许他们在未来重新返回罗伽湖东面居住。
高量成知道自己再没有退路了,鄯阐府若是丢失,高氏就将彻底失去任何威信与号召力,那就在河阳城与汉军决一死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