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抽刀断水水更流(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昭》最新章节。
刘晏带着禁军纷纷抽出刀来侍卫,李邦彦劲儿小,一时居然没有扶起刘备。
见此场景,韩世忠与曹曚二人不约而同地前来去背刘备,但却在仓促之间撞了个照面,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韩世忠,你这厮莫挡老子的道!”
“姓曹的,你这瞎眼的贼,连路都认不清吗?”
与此同时,完颜宗望也已经解决完了萧燕儿带来的契丹叛兵,其身边卫士欲要来捉刘备等人,却被完颜宗望呵声制止,他反是高声昂道:
“康王,你我的事情已经谈完,今夜,就此告别吧。”
说到此,完颜宗望先是一笑,后略带期待地再道:
“康王想走,本帅自然不会留你,且放尔等离去。但今夜战场多是混乱,还望康王多多保重,不要成了乱战中的尸体。”
话罢,完颜宗望就带着自己的卫士一起下了高台,往帅帐而去,身影渐渐消失不见了。
“金将如此,大宋危矣,此等北蛮,岂是契丹辽寇能比拟的!”见完颜宗望此等豪迈气魄,吕颐浩仰天长叹。
韩世忠与曹曚二人,经过一番短促争执后,终是由少宰张邦昌定夺,张邦昌选了收下自己带子的韩世忠去背负康王。于是众人这才径往金营使团所居大帐而去。
之所以不逃往营外,正是如完颜宗望所说,今夜混战不止,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去营外和杀红眼的金人对砍吗?
此刻,不只是完颜宗望,就连韩世忠、曹曚等人,乃至根本不通军事的张邦昌,都不认为宋军还能再胜了。
刘备趴在韩世忠背上,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他努力高昂着头颅,默默地观察着战场上的一切。他的目光划过片片战场,眉头也皱得越来越狠。虽是月明星稀之夜,但他却是看得很清楚,看得分外清楚!
那在层层包围圈之中的诸多宋卒,并无怯战之疑。
或者说,没了后退的余地,到此生死存亡之境,他们所爆发出的力量,并不比金人弱!
当然,也可以说他们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腌臜玩意儿,等到快死了,才难得能硬上这么一回。
可这些兵卒,不也是早在成为烂泥之前,甚至远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是士大夫口中的混沌玩意儿、腌臜泼皮了吗?
圣人的屁话,在那群士大夫眼里都是别有深意。
拔刀为国的猛士,在那群士大夫眼中也与受了黥刑的罪徒无异。
既然如此,朝中公卿,又如何怪那些兵卒不肯与国效力、望风溃逃?
士人学的都是狗屁学问!
如果还能有一只骑兵!只要还能有一只骑兵!在这个时候绕到完颜宗望大营的背后,狠狠地来上一刀,宋军为什么不能胜?
大宋坐拥大半个天下,奔腾不息的黄河与河北的数座雄关隘口横亘于完颜宗望的必经之路,阻其归途。
成都、建业、长安、洛阳等诸座巨城也还都在手上,两淮的劲卒,西南的蛮夷,凉州、并州的骑士皆听调遣。从蜀地源源不断运来的锦绣依旧是中原百姓眼中的稀罕儿玩意,可以换成大把大把的军资支援前线。
有如此基业,大宋凭什么不能赢?
大宋有无数张牌可以打,但一张都没有打,甚至还要把自己这些赖以生存的基业拱手让与北方的敌人。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宋人知此,然宋帝不知矣!
此时,刘备遥望常胜军所在之处,其本在战场占据的优势,也因不断涌来的金兵而逐渐消弭。甚至,刘备还能听到阵阵马蹄声踏地而来,声势愈发浩大。
作为沙场老将,刘备当然知道金人这是要去干什么,他们要出营,绕道,找一处地点,找一处时机,插到常胜军的背后去,一击而定!
郭药师倒也没落了先前所说出的豪言壮语,即便金军不断赶来支援,但常胜军的战阵依旧能够竭力维持住。
甚至就连先前与完颜阇母交战的刘舜臣与董才儿两人,也在郭药师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合进了他所统的阵列之中。
当然,完颜阇母也已从密林中突围而出,虽说是有些灰头土脸,损失相较于女真人先前的战役来说,可以算作伤亡惨重了,但到底其也是没有失了大将的气势。刘顺臣与董才儿两人,只能说是得了场小胜。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金人已经派出了骑兵作为锤头,要狠狠砸在金兀术这块儿砧板之上了,郭药师的常胜军纵然此刻没有崩溃,怕也是撑不过那金军骑兵绕后的强力一击了。
“狗娘养的宋人,劫个营还打成这样!”董才儿穿着一直不断滴血的铠甲怒喝道。
“药帅,要不咱们跑吧?金人的骑兵马上就从后面绕来了!挡一挡兀术,应和一下宋人的斫营,咱们也算对得起康王的酒肉了!”
“康王?呸!他在大寨里看戏,兄弟们在寨外搏命!”
“早知道喝他几口酒要这样卖命,老子打死也不喝了!”
随着战势往不利的方向发展,常胜军中也响起了一阵抱怨声。
“药帅,宋人是输是赢,金人是输是赢,完颜宗望都不会要了康王的性命,但咱们...”刘舜臣也是出声劝道。
“都给老子闭嘴!”郭药师怒目圆睁,把刀一横扔到了地上,血洒了一地。
“谁还想投降金狗,就拿这把刀把老子砍了!”
............................
而刘备,则在阖目沉思,努力思索破局之策。但猝然之间,背负其疾行的韩世忠,竟被地上一物件儿绊倒。刘备随之顺着惯性,沿着轨迹直直向前扑去,跌落在地,狼狈不堪,脸上也被呲破了皮。
“韩世忠!”曹曚直接一脚踹在了韩世忠的头上。这一踹,韩世忠没有避开,而是结结实实地受下了。
“殿下!”李邦昌赶忙驱步去扶。
“不用!”刘备起身,这一摔,反而让他变得更加清醒了。只是其脸上的血却是止不住地往下流,束起的头发变得散乱,原身俊俏白嫩的脸上也被赤红染上了一大片。
“殿下!”韩世忠捡起先前将自己绊倒的物件儿,双手捧着呈现在了刘备的眼前。
这物件儿通体乌黑,身子笔直修长,八丈有余,表面则是光滑如镜,宛如被夜幕所浸染,唯有顶上的尖锋八面开刃,刃口薄如蝉翼,在月光下绽放凛冽寒意,锋芒毕露。
“这是?”李邦彦愕然,博学多识的大宋太宰竟然是一时没有认出此物。
“这是马槊!”刘备惊讶道。
他所惊异的,并非此地突现一杆马槊,而是李邦彦竟对此物浑然不识!马槊,乃马战之利器,张飞所持丈八蛇矛,即为此物。
“良臣,用得好吗?”刘备问道。
韩世忠无奈摇了摇头,他当然认得此物,但却是不曾熟练掌握。
这倒是怪不得韩世忠,陇右与幽燕等自古盛产良马的地境大宋皆失,没有产马地,大宋自然也无法组建一只如汉唐般强大的骑兵部队。如此情况之下,大宋军士自然也是不通马槊的。
刘备接过马槊,按照记忆中的经验慢慢挥舞了起来,这不是他第一次使槊,汉末的诸侯如果不会舞槊,那也别当诸侯了!
曹操就曾在长江之上的楼船中横槊赋诗,但却被他打了回去!
握着马槊,一起一复之间,旌旗蔽日、火光连天,血红的江水东流奔海的景象在刘备脑中一一浮现。突然间,一个想法,鬼使神差般地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刘备大声问道:
“建业,为几家都城?”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康乃六朝京辇神皋之所在。”李邦彦如实答道。
“放屁,满嘴胡言!江东鼠辈,大魏吴王如何算得上是正统!”张邦昌勃然作怒。
有了上次猎虎的经历,张邦昌这次的反应很快!
李邦彦瞅了张邦昌一眼,淡淡道:“少宰大人说得很对,那就是五朝古都!”
谁还不会拍马屁呀!
“什么六朝、五朝?依俺看,只有咱们大宋这一个正统!其余的什么吴、齐、梁、陈,统统算不得数,都是伪朝!”韩世忠侃侃而谈。
此言一出,无论是张邦昌,还是李邦彦,乃至一旁的吕颐浩,更甚者还有曹曚,都用一幅见到傻子似的表情直勾勾地看着韩世忠。
“哈哈哈,良臣拍得一手好马屁!”刘备直言不讳大笑道。
他只以为韩世忠在拍马屁,毕竟刘裕也姓刘,虽说不是高祖一脉的,但也是我汉室宗亲。
“嘿嘿。”
韩世忠摸了摸头,就说那些士大夫们屁都不懂,如果俺老韩打小儿就能按下性子读上几本书,那也是能中进士的!
毕竟俺韩世忠当年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韩世忠的笑话确实也活跃了此间氛围,让众人心间的沉重压力也是为之一松。
可刘备,却是在笑过之后,神色忽的一紧,厉声问道:“本王问诸公,江东建都者,有谁曾北渡长江,一统天下?”
李邦彦隐隐猜到了刘备的心思,躬身拜答道:“无人!”
“江左富庶,偏安一隅者,有之,马踏黄河,席卷天下者,未曾有也!”
“祖逖乱世南渡,后中流击楫,浪遏飞舟,可曾北归?”刘备再问。
“不曾!”吕颐浩答道,如此一问,其亦猜到了刘备的心思。
“刘裕天授之姿,气吞如虎,可曾合拢江河,南北归一?”
“不曾!”曹曚抢答道。
曹曚毕竟是将门出身,文化素养远超韩世忠。
“诸葛孔明神机妙算,才为天下冠,可曾跨过陇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不曾!”这次是众禁军齐喝,也包括了韩世忠,齐声震天。
毕竟大家都是听过三国故事的。
“那我问诸位,今日退回帐中,明日是不是就要割让汴京,再复一日,是不是就要立都建康了呢?”刘备再呵。
此次,无人以对。如此话题,众人也只能以沉默对!
刘备见此场景,冷笑又道:“诸公答不上来了吗?是怕了那抛国弃子的道君皇帝吗?”
“康王慎言!”吕颐浩即刻跪倒在地。
“慎言?完颜宗望会与尔等慎言吗?”刘备继续喝问,随后一手挥舞马槊,刃光闪过,锋指为右。
李邦彦也想再劝,可还不待其出声,就又被刘备所打断。
“旌节何在?”刘备再问。
作为前来和谈的宋室亲王,刘备自然也被赵桓授予了使持节的名头,也持有相应的旌节。
“王爷,在!”吕颐浩跪身言语道,连忙朝着旁边的士卒使了一个眼色。
其话音刚落,两名士卒就捧着节仗与龙虎旌旗走上前来,众人赶忙如退潮般分向两边,为二人让开了道路。
吕颐浩就是最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其人性格要强,如果政见不合,哪怕对方是皇帝,都敢硬刚。
但也严格遵守君为臣纲的铁律,哪怕被贬谪琼州,也会誓死捍卫皇室权力。因此,哪怕是逃命,也要带上象征皇权的旌节。
“把旌旗系在节杖之上!”刘备勃然昂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