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归降(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昭》最新章节。
“末将受旨!”在常胜军士卒尚未反应过来之际,有一道人影从刘备身后窜出,走至刘备身前,摘下头盔,双膝跪地,但却高昂着头。
“看,快看,刘晏!”
“是刘晏!”
刘晏乃常胜军旧将,不耻郭药师忍辱偷生之事,带着自己的岩州营南下投了汴梁,被道君皇帝授予了从六品的通直郎,总领辽东兵,号为“赤心队”。
郭药师撇了刘晏一眼,一言不发地同样摘了头盔,跪在了刘晏身旁,只是他却把头砸在了地上。
见自家统帅已是接旨,又有了先前的铺垫,常胜军众将士也是依次下跪,有的单膝下跪,有的双膝跪地却悄悄抬着头向上看,杂七杂八,乱作一团。
刘备则看着黄麻纸,将先前背诵的旨意一字不差地念了一遍。
.....................
“今四海鼎沸,此诚朝廷用人之秋,若常胜军重返我大宋之翼护,共担国难,以赴时艰,往昔之过,概不追究,当共御外侮,以图兴国。
......................
待刘备念完,刘晏率先开口,郭药师紧接着附和。
“刘晏领旨!”
“郭药师领旨!”
除此之外,常胜军士卒之中倒也有零零散散的附和之声。
“你们这群腌臜畜生,是真想继续做女真人的狗吗?”见此情景,刘晏怒从心来。
“嘿嘿.....,刘晏,俺可和你不一样,你本来就是宋人,只是当初被辽人虏到了岩州,但俺们可不是宋人。”
有一好事老卒,唤作董才儿,出言质疑。
“王爷,俺虽早早没了爹娘,但却在前年刚娶了浑家,离家之前俺小子刚出生,俺不能不回燕京。”
“王爷,俺爹娘还在平州。”
“禁军都发不齐军饷了,还是回燕京潇洒....”
随着董才儿开口,士卒中议论声此起彼伏。
“一群恬不知耻的鸟厮,真是得寸进尺!”吕颐浩大骂。
“请王爷恕罪!”郭药师重重一扣头。
“无妨!”刘备挥了挥手。安土重迁,本就是人之本性,若非兵连祸结,又有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远走他乡。
“官家口谕,在我离京之前再三叮嘱,燕云之地,常胜军家眷甚众,康王宜谋于金国赎其家室,使其家人得以团聚,此诚为国家大计。”
“如果有心归宋却心忧父母妻儿,不妨先回燕京与家人团聚,之后我再跟完颜宗望将你们以及你们的家室一同赎回”
刘备笑了一下,耐心再说:“如果你们不愿归宋,大家好聚好散,之后让郭药师给予你们一些金银,返了燕京便是。”
说实话,刘备心中不免存有私念,他还是想尽可能多地收复这些士卒,常胜军中的大多数都是十几岁时为了混一口饭吃而投了军营,经过数年辽金宋三国的磨炼,这些活下来的老卒反而正值壮年。
常胜军值三万富户,道君皇帝还在位时大宋朝廷对于常胜军价值的推断确实没有出错。
要知道,当初他手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就是从徐州以来一直跟着他的老卒——丹阳兵。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陶谦手下无强将,却能与曹操相抗,靠的就是这只丹阳兵。
但是,出于同情,这群老卒如果想回家,那就回吧,他欠那群丹阳老兵一个交代,也就在此尽可能地挽回一些吧。
如果不是徐州被曹操杀得鸡犬不宁,那群百战老卒,又如何会随他远走荆益二州?他一直想带他们回家,但他们最后都死在了麦城之下,死在了夷陵的大火之中。
当然,丹阳兵在晋朝也不行了,而谢玄则趁着坐镇广陵之际,广纳北方流民,就在丹阳郡的旁边组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北府兵,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本王相信中国处处人杰地灵,没有哪处兵源最好的说法,也没有非你们常胜军不可的理儿,一切皆在人为,你们想走,本王不留你们。”
刘备整了整衣领,下达了最后通牒,事已至此,无需再多说什么了。
“待俺回燕京取回浑家息子,定当再归大宋!”董才儿扣头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