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寇辰病入膏肓,铁峰预备入伍(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小镇人》最新章节。
听话间,韦思全看见街与街交汇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两个推搡的身影,这时韦思全看清,原来是前街的寇嘉仁在驱赶要饭的乞丐。
推搡间,乞丐向韦思全站立的方向看了一眼,便避开寇嘉仁,大步流星的向韦思全赶来,嘴里碎碎念着:“有了有了……”。
说也奇怪,乞丐虽蓬头垢面、穿着褴褛,手中饭碗破旧不堪,寒酸无比,但看走路架势,雄赳赳气昂昂,却无半点乞讨的感觉,反而像是债主在追款一般。
恍惚间,乞丐已赶至眼前,只听乞丐说道:“你抱着这个有命无运、害人害己的赔钱货干什么,不如给了我去,做些乞讨营生,游山逛水,岂不是自由快活。”
韦思全听到乞丐说自己孩子不是的话,自然气愤异常,待要发作,却看乞丐神情由喜变悲,痛苦之色溢于言表:“好心人、大善人,你把这害人的娃娃给我吧,给了我吧。”
韦思全看这乞丐诡异,担心会伤害寇辰,又听前街的寇嘉仁对着自己喊:“别理这个疯乞丐,净想美事。”,就抱着寇辰转身进了家门。这时乞丐又大笑起来,弯着腰,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指着母子两人,笑中念念有词:“娇生惯养有何用,富贵到头是一场空,该离开的你留不下,留不下的你空牵挂,该离开的你留不下,留不下的你空牵挂……”
韦思全关上大门,听声音越来越远,想必乞丐已经走了,便踱步向客厅走去。路过寇杰近旁,躺卧在摇椅上面的寇杰突然从摇椅上坐了起来,脸上露出满面愁容。韦思全询问原因,方知是寇杰梦中儿子殒命。
寇杰说完梦中之事,又问妻子:“刚才我在睡觉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大门外有人说什么留不下、别牵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韦思全担心丈夫听了疯乞丐的事情,会更加担心儿子安危,便隐去了实情,编造出乞丐讨饭的事情搪塞了过去。
“铛,铛铛……”,两人谈话间,两声闷响的敲门声传了过来,韦思全担心是乞丐返回来了,就问是谁,才知道是三福上的堂弟寇元彪――上文书中提到的刘氏的丈夫。
按道理来说,兄弟为一福,堂兄弟为二福,可寇元彪与寇杰虽为堂兄弟,却实属三福亲。究其原因,要从两人的爷爷寇瑞说起,寇瑞家境殷实,年轻时娶了两房太太生活,大太太生下的是寇元彪的父亲寇驰,二太太生下的是寇杰的父亲寇世勋,所以称寇杰与寇元彪为三福上的堂兄弟。
刘氏自小就与寇元彪定了娃娃亲,七八岁来寇家玩时,还见到过寇元彪家富裕的生活景象。刘氏满心想着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谁知等自己嫁过来的时候,寇元彪家已经落魄的不成样子。
刘氏嫁来的这二十多年里,每每遇到生活不顺,总是把仇恨记到寇世勋身上。随着寇世勋的年纪变大,寇杰的发迹,刘氏又将仇恨转移到寇杰身上,同时还连带着寇世勋的二儿子寇全和三儿子寇福两人。
寇元彪为重振家业,曾到陕西有名的铁匠铺学习打铁手艺,习得一手好技艺,生活一度殷实。但随着机器化的推进,工厂批量生产铁器的出现,打锄头镰刀等各类铁器工具的人越来越少,寇元彪家庭收入捉襟见肘,没办法维持家庭开支。
寇元彪两个儿子不断长大,开销与日俱增,寇元彪的大儿子寇华便早早的退学务农。奈何隔行如隔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父亲本来就不会务农的手艺,如何让儿子懂。
韦思全开门招呼元彪进院,寇杰面带微笑坐在屋外的石桌旁让元彪入座:“哥,最近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有了就直接跟弟弟说,咱们都是自己人,不用像上次一样拐弯抹角。”
元彪像是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兄弟,这次没困难了,这次是要送小儿铁峰去部队参军。体检、政审都已经通过了,差不多后天就要走了,我来告诉弟弟一声,感谢弟弟这些年的帮忙。”
“说那些都太见外了,孩子去当兵是一件大喜事,今天兄弟我给孩子践行。你把嫂子还有寇华、铁峰都叫来,我去后院叫寇全、寇福两家人,咱们一起乐呵乐呵。”
“不了兄弟,欠你的已经很多了,放心,等铁峰出息了也会帮助你,我走了。”
“看哥你说的,”没等寇杰说完,寇元彪已经起身向外走了。
寇元彪走后,韦思全看丈夫面露气色,忙说道:“他一家人也不容易,别跟他一般见识。”寇杰摇了摇头,并不去接妻子的话,抱起儿子哄吃药去了。寇杰给儿子喂完药,又想起铁峰当兵的事情,对着韦思全说:“一会从家里拿出二百块钱,给铁峰送过去,不用让元彪知道。”
不知过了几个日月,以近年末,家家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祥和气氛。门联各有福气,红底、金底的纸上,字里行间写满了“福、寿、财、春、旺……”等字样;门花图案各异,有秦琼、关羽、灶王爷等不同人物图像;鞭炮声不绝于耳,成串的、单个的、能飞上天的炮仗互相争鸣;街市上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吆喊蔬菜的、有吆喊鸡鸭鱼肉的、有吆喊各种小吃的,热闹非凡。
在年味里,寇杰家被反衬的无比冷清。儿子高烧不退,大医院去了好几趟不见好转,有名的诊所医生请了好几位也无济于事,眼看儿子就要殒命,两口子哪还有心思过年。
正当两口子为寇辰的病一筹莫展时,同胞兄弟寇全来到家中,摇说寺庙里下来了化缘的和尚,有救病治人的妙方,街坊邻居的小病小恙、多年顽疾均被治愈,不妨前去一试。寇杰听后甚喜,就抱着寇辰前去医治。
走出家门,穿过街巷,只见中心街上,有一老一少正被人群围着。寇杰穿过人群站到前排,但见老者身着福田衣,手持绿玉杖,长胡如雪,面若重枣,一副仙人道骨状;少者六七岁模样,粉粉嫩嫩,手持托钵,身穿棉袄,背福袋,一静一动之间让人喜爱不以。
围观的人见寇杰抱儿子来到,自觉向两边散开,看和尚如何帮助医治除病,哪知老和尚不等寇杰说话便笑着说道:“你不知我去处,我却知你来意,但愿来去都能随人意。”
话音刚落,就见瘦弱的寇辰挣扎着从父亲身上下来,三摇两晃的走到小和尚面前,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小和尚,脸上露出一丝皎洁的笑容,然后伸手从福袋里掏出一只长命锁戴在颈上,复又回到父亲身边。众人称奇。
寇杰目睹奇怪现象,和众人一样,不知其中有什么门道,便只身向前向老和尚行礼,并从身上掏出六张一百元钞票,从中拿出三张递给老和尚。
老和尚微笑着说:“阿弥陀佛,主家不用客气,长命锁只是借戴,他日收回,分文不取。”说着老和尚就要走,见有继续问病求医的人也不去理睬。
寇杰在后面喊说:“长命锁什么时候收回?若我儿子病好了去哪儿感谢你?”
就见老和尚边走边说,声音洪亮犹如钟鸣:“该收回的时候自然就来了,不用你我去顾虑。感谢的事情不用提,我传福音、不需感谢。你若是有心,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就是了。”
这类话要是几个人开玩笑,或是骂街时说说也就罢了,可现在偏偏有很多人围观,话又偏是从一个神神秘秘的和尚口里说出,“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几个字出口,像寇杰这些年走的是歪门邪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