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逍遥 第六十五章 一路向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离逍遥》最新章节。

肖遥的家乡位于祖国的西南角,是一个边境省,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总面积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属山地高原地形,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这里的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气候,使之成为了全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有动物两千两百多种,植物接近两万种,几乎是全国的一半。

这里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

肖遥这次没有选择公共交通,而是选择了自驾的方式,准备顺着滇缅公路,一路慢慢开车过去。

他又没有什么奢侈消费的习惯,现在兜里的钱还够他花上一段时间,面对着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沿路的野采也必须搞起来。

一路向西,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

一辆白色的日产轩逸慢慢的行驶在老滇缅公路上,这辆车在一个月前还是肖遥赖以为生的生产工具。之前面对着每天一百多元的租金,还有加油等的费用,肖遥被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每天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放松过。

如今,车还是这辆车,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心情完全不一样了。以前的是生存,现在的是生活!听着音乐、吹着风,副驾放着相机包。肖遥慢悠悠地行驶在这条充满历史底蕴的道路上。

滇缅公路,即中国YN省会昆明到缅甸的公路,又称昆瑞公路。该公路东起昆明,西行经下关、保山、龙陵、芒市、从畹町出境,直通缅甸腊戍。

滇缅公路全长约一千一百四十六公里,其中云南段全长约九百五十九公里,缅甸段长约一百八十七公里。

一九三七年八月,为防止日军可能会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影响抗日物资运输,《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计划》的计划被提出,建议修建一条从昆明出发,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北部,最后直通印度洋的铁路和公路,确保西南对外交通畅通无阻。

同年十二月,滇缅公路工程正式开工;一九三八年八月三十一日,提前竣工通车。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的战备物资运输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

从一九三八年开通,至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从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战略物资共约四十九万吨,物资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药品、武器弹药、食品、汽油、轮胎、汽车等,是名副其实的抗战“输血线”和“生命线”。因此,滇缅公路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有力的物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滇缅公路国内段更名为昆万公路,一九九零年改为三二零线。一九九四年,三二零国道的终点从万鼎延伸至瑞丽的高捷大桥。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改善,滇缅公路至今仍在使用,部分路段已经重新修建为高级公路。

为了方便随时停车野采,肖遥自然没有选择走高速,而是沿着老路一路前行。出了城,车窗玻璃放了下来,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强哥时不时会让肖遥把车停在路边,去收集一些空间里面没有的植物,这时,肖遥为野采所打造的自由摄影师身份就派上了用场。

一个帅气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小包,手拿相机,出没于山林之间,没有人会对他的身份产生什么怀疑,毕竟现在就算是乡间耕作的农人,也会不时地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拍上几张美照,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肖遥依旧是秉承着有种子采种子,没种子,采小苗;采小不采大,采多不采少的原则,把一路上的植物不断收入到空间之中,有着强哥作为外挂哨兵,一路上更是没被人看出任何端倪。

乡村的农贸市场、农资商店也成了肖遥光顾的美目的。各种新鲜的野生药材、山茅野菜、蔬菜种子,但凡能够种得活的,一旦被肖遥看中,都被打包带走,然后找没人的地方,统统移植到了空间之中。

同样,肖遥的相机也没有闲着,各种美景、人间百态、漂亮的民族服饰、稀奇古怪的生活用品,也都被他拍了下来,存在了自己的云空间。

一路上,随着物产和民俗的不同,食物也有着变化。例如彝族聚居区比较有名的就是羊肉汤锅。

彝族羊汤锅采用当地饲养的高山黑山羊为原料,宰杀之后用开水烫皮,刮去羊毛,再用柴火烧去细毛,同时也能有效的除去羊皮上残留的异味。再次刮洗干净后,带皮斩成大块下锅。

每家的煮法都略有不同,但是大多都会选择保留羊肉的原汁原味,除了盐及一些去除异味的配料,很少会放入增加香味的调料。羊肉煮至八成熟时取出放凉,切成厚片备用。

食用时取煮羊肉的原汤,下入切好的羊肉,汤色奶白,羊肉丰腴,配上鲜红油亮的蘸碟,那叫一个美。同时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下入各种新鲜蔬菜。

羊汤锅的灵魂伴侣就是它的蘸碟,而蘸碟之中最为核心的就数火烧辣椒面了!把干辣椒直接丢到半燃着的木炭之上翻烤,烧至焦糊,拿出时辣椒之上还冒着火苗,拍熄辣椒上火苗,揉碎放入蘸碟,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葱、香菜、盐、花椒面等调料,最后浇上一勺煮肉的原汤,一个蘸碟就完成了。

羊汤锅上桌之后一般都是先喝汤,再吃肉。把切碎的韭菜末撒在碗底,打入滚烫的羊肉清汤,加入胡椒面、盐巴调味,趁热喝下,羊肉汤的鲜甜、韭菜末的辛辣完美融合,一股暖流从胃部升起,整个人都暖了起来,瞬时间让人胃口大开。有的地方也会加入三七粉之类的药材,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真正做到了美食养生两不耽误。

略带嚼劲的羊肉,沾上麻辣焦香的蘸碟,一口下去,羊肉的鲜味被蘸碟的香辣一带,顿时满口留香。羊皮糯弹,肥膘脂香浓郁,瘦肉鲜美嫩滑,让人根本放不下筷子。

羊肉吃完之后,就着肉汤,再汆烫一些新鲜时蔬,就着玉米饼,一顿充满地方特色的美食就圆满完成了。

一百八十元一公斤的羊肉,配上几个小菜,一顿饭下来也就二百元出头,吃得肖遥极为满意。这样的消费,对于肖遥这个百万富豪而言,可以说是毫无压力,临走时,肖遥又给空间里的几人原样打包了一份。

空间里,肖遥屋外的那个木质平台,现在已经成了他们几人的综合活动区域。强哥带着两个小朋友在享用着肖遥带来的美食,肖遥在一旁喝着茶,顺便整理着照片。

饭后,肖遥带着两个小朋友,在小屋周围开垦了几块菜地,将从农贸市场买回来的种子找了几种,给种了下去。

葱、姜、蒜、薄荷、芫荽、辣椒这些经常用到的调味料,肖遥每样种了一小块,剩下的种子、种苗和之前一样,任由空间规则自然分布到了最适合的地方。

空间的面积随着新物种的加入,正在不断地扩张着,以前的时候,空间面积非常有限,肖遥自然舍不得将土地拿来干这样的事,但是,自从空间觉醒之后,土地面积已经可以随着物种的增加而不断变大,肖遥自然也就不用再对土地的使用而斤斤计较了。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这里会不会变得和地球一样大?肖遥不禁想到。

就这样,肖遥一路慢悠悠的开着车,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期间更是买了一个钢制的柴火灶拿到了空间之中,自然,为了一个灶,建了一个灶房的事情也隆重上演了一次。

这天,肖遥正在开车,路边的一堆垃圾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个当地农民的打谷场,空闲时间也用来堆放一些杂物或是停放一些农用机械。同样,这样的地方也是养蜂人喜欢停留的地方。吸引肖遥的的就是几个被丢弃在路边的养峰箱。

把车停在了一旁,肖遥走向了几个被遗弃在路边的蜂箱。这几个蜂箱应该都有一些年头了,外面的木板在日照、风吹、雨淋之下变得腐朽,已经没有什么修复价值了。

肖遥看了看周围,还有着一些养蜂人生活过的痕迹。看上去应该刚走了没几天,这些蜂箱应该是转场时淘汰下来的老旧货色,就随意丢在了这里。

肖遥最近一直在找养蜂人,准备从他们手里买一些蜜蜂,然后放到自己的空间之中,为空间里的植物完成授粉的工作,让空间里的植物能够自然繁衍。

今天好不容易发现了养蜂人的踪迹,却又与之失之交臂,哎,心情有些不美丽了。

就在这时,一阵昆虫翅膀拍打空气的嗡嗡声传进了肖遥的耳中,顺着声音看去,只见几只蜜蜂飞了过来,在一个旧蜂箱的入口处稍作停留后就钻了进去。

难道说这里还有蜜蜂?肖遥不禁想到。

走到蜂箱前,蹲下身子,肖遥开始仔细地观察起了这个蜂箱。这个蜂箱和其他几个被丢弃的蜂箱,外观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个蜂箱的出口处却有着蜜蜂进进出出的,之前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寻找养蜂人上了,所以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