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星斗大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修行从算计贾赦开始》最新章节。

很快,朱敷锦又跟着贾赦去了贾府一趟,这一次带回来的人就多了,足足有二十人之多。不过在这些人中,居然有贾琮熟悉的,或者说知道名字的,那就是史湘云,是的就是史湘云。

贾琮都不知道史家是怎么想的,竟然将她送了过来,要知道她父亲,并没有如原著中死去,她现在可是史家大小姐。虽然她父亲因为组织抵抗不利,受到了斥责,但爵位官职并没有丢,所以她过来拜师,贾琮还是很意外的。

当然除了她之外,贾琮就没有熟悉的人了,其他人都是朱敷锦按照贾琮要求从众多报名者中选出来的,其中皇家有三人,两个皇子一个公主。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公侯之家的庶出或者女儿,甚至有些还是支脉的,就如贾家,竟然也有支脉子弟过来报名。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家的边缘人物,存在感估计和贾琮差不多,不过资质都还算不错,在贾琮看来,到达金丹应该是不难的。不过这些人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修行,他们都被贾琮安排到了宫殿群的东跨院,他们需要从头学习修行知识,进度要比别人慢不少,就如朱敷锦的弟弟妹妹,他们都有修行基础,只需要转修贾琮传授的功法即可。

就这样,贾琮的事情又多了一样,那就是抽时间教导这些新来的弟子,当然了,关于他们修行的事情,主要还是靠朱敷锦、小梅和元春传授。贾琮现在可没有太多的时间,盯着他们修行,当然了,也是入门修行比较简单,对于已经修行几年,且有贾琮不时讲道的她们来说,真的不难。

当然了,现在由于贾琮已经定居在别院,朱敷锦他们的修行,也不像最开始那样放养了,就比如贾琮在教导他们修行之余,还传授了他们各种技艺。就比如朱敷锦,她从最开始就选择了炼丹,现在学了几年有些火候了,贾琮又将炼器之法也传授了她一些。

而像迎春,学的是青帝长生功,擅长摆弄灵植,所以贾琮传授了她灵农之道,不过考虑到灵农的相对孱弱,所以还让她学了阵法。当然学习阵法的不止迎春一个,黛玉也学了,她才智过人,不学阵法浪费了,当然灵农之道她也学了,而且由于她才智过人,还学了炼丹之法。

总之,每个人现在都有擅长的东西,宗门的雏形,现在差不多算是成了。这是别院这边的情况,在贾府和朝廷那边,也有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军,由于有了贾琮的主意,编练新军的事情终于有了很大的进展。

基本上满朝文武的家族,都派出了不少子弟加入新军,不过由于他们和皇帝达成了共识,这些人全部都是从基础训练开始。不过经过三年的训练以及学习,又在皇帝的主持下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这些人基本上全部被授予了官职。

是的,这些人就像是未来军校毕业生一样,不过与军校毕业生不同的是,这些人都经过了实战。是的,就是经过了实战,而且打的还不少,在他们刚刚训练半年之后,就直接拉着他们出去剿匪。

打了几个月的土匪之后,又赶上边境被袭扰,自然是要带他们去见见世面了,是以他们这三年,他们的仗是没少打。有这样的履历,又有朝臣支持,他们自然而然的有了官职,而随着他们都被授予官职之后,新军编练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首先是京营,直接开始裁汰老弱,然后将所有京营士卒,重新编练,这一次编练,与以往任何一次改革都不相同,无他,这次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支持,毕竟这次满朝文武都算是获利了。

随着这次整编,京营直接裁撤为十五万人,分为三十个营,每营五千人,待京营整顿编练结束,就会抽调京营进入各个重镇。然后将各个重镇的军队,一一整编,这样一来,只需要几年的时间,朝廷的军力就可以达到极高的程度。

到了那时,要不要开疆拓土,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当然了,那时估计为了功劳,满朝文武会比皇帝更加积极。朝廷事物进展顺利,工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由于贾琮不打算直接出手建厂,所以贾琮对工厂里比较上进,且为人不错的一批人进行了记忆灌输。

有了贾琮的记忆灌输,这些人很快就成了技术大拿,再加上贾家继续扩大了族学规模,整个工厂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如族学,现在已经不能说是族学了,应该说是职业技术学校,同时由于有贾琮灌输的知识,这个职业技术学校,有往科技大学发展的趋势。

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三年的时间,为工厂培养了上万专业技术人才,有了这些人才,工厂开始对贾琮传授的新工艺,进行了验证,首先就是火力发电站。当然了建是建成了,不过装机容量比较小,只有十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而有了这个发电站之后,后续的发电站就好办了,现在他们已经在修建百万千瓦级别的发电站了,而在建设百万千瓦发电站的同时,还在建设新工艺的化肥厂。毕竟他们也在现有化肥厂,进行了水煤气的相关验证,不过与贾琮直接建设的化肥厂相比,这个验证就有点太复杂了。

比如首先需要用水蒸气与燃烧的煤炭反应,生成水煤气,接着除尘、除氧、除碳、除水,经过反复压缩,形成高压气体,进入氨气合成塔合成氨气。整个工艺过程,比贾琮开始弄得,何止复杂了十倍?

然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贾琮不可能现在就将修仙手段拿出来,同时也不可能大规模的建设核电站,这样的情况下,使用煤炭作为原料也就成了必然。不过结果是好的,毕竟贾琮还有六个分身,留在工厂,有这些分身在,也能用修仙手段进行托底。

不过建设新的化肥厂,也带来了新的麻烦,那就是塑料制品的刚需,这样的情况下,石油化工也成了不得不提上日程的工作。当然了,现在只是刚刚开始,所以规模不会太大,不过这样也让内燃机的出现成了可能,今后工厂里的车辆,就不用贾琮那么头疼了。

而除了工厂里的事情之外,最大的事情就是铁路了,随着京城至通州的铁路通车,所有人都看到了铁路的巨大潜力。由于有贾琮的及时提醒,朝廷很快就通过了所有铁路必须在朝廷允许的情况下修建,甚至就是朝廷白拿两成股份的事情,都没人反对。

是的,为了尽快拿到铁路的份子,修建铁路的事情,竟然没有人反对,而且最重要的是,有太多人愿意投钱了。就是贾琮原本以为会激烈对抗的漕帮,竟然都派人过来要投资了,事情顺利的让人感觉不真实。

不过想想京城至通州的铁路利润,有这样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虽然每公里大概要花上万两银子,但与修好之后的利润相比,那就根本是不值一提了。毕竟仅仅运营不到两年,所有投入全部赚回,以后每年差不多可以带来不下三十万两的利润,要知道这才仅仅二三十公里罢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朝廷有意修建从京城到江南的铁路传出后,全国各地,有权有势的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没办法,铁路实在太赚钱了。就比如现在这一条,从京城到南直隶的铁路,差不多一千多公里,预估每年的利润将会超过一千万两白银。

而投入才多少?不会超过四千万两,毕竟贾家钢铁厂建成之后,无论是钢铁产量,还是机械制造,都不是以往任何时代能够相比的。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由朝廷牵头,第一条从京城至江南的铁路开始建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