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柏克莱(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人海孤帆首部曲稚梦成真》最新章节。

「那你怎么知道它们在哪里?」

「我们搜寻它们的足迹。」

「怎么做?」

「我们使它们转入一个气泡室。」

「什么气泡室?」

「你去问格拉泽教授,这是他的主意。」我想,他被我问烦了。

格拉泽教授教我们核物理。每个星期五下午,他会跟我们一起在柯梦思咖啡厅喝啤酒。

「你是怎么想出气泡室这个主意的?」我们在一次啤酒聚会中问他。

「当然是在喝啤酒时啰。」他大笑地说。

「拜托,格拉泽教授,我们没在开玩笑。」

「我也没开玩笑。让我示范给你们看。」

接着,他伸手去拿一瓶还没打开的啤酒。

「仔细看这个瓶子,你们看到气泡了吗?」

「没有。」

「给我一支开瓶器。」有人拿了一支开瓶器给他。

「看清楚哦!」他用力打开瓶子。「现在你们看见什么?」

「气泡!」

「再看一遍,看到气泡线了吗?」

有人说看到了,有人说没有。

「如果有一种像宇宙射线的高能量粒子穿过它,瓶中压力的释放就会显现粒子与啤酒的相互作用,一连串泡沫就会沿着它的轨迹形成。」

有一天早上,我们从新闻听到格拉泽教授因为发明气泡室而获得诺贝尔奖。当天他走进教室时,我们全体起立为他鼓掌道贺。

「你们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对全班说:「我必须在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说,这是我不擅长的。所以现在起,我再也不能来上课了。我必须做功课。除了我得了奖之外,凡是上我课的学生,都会得到A等成绩。」

这番话,使他赢得更热烈的掌声。

「只要你们把我指定阅读篇章中的所有问题,交给助教金姆先生。」

格拉泽教授再也没回到物理系,他接受了生物系的教授职位。我想,他正像我父亲曾经对我描述过的美国人,勇敢去面对一个新世界。

「不论你发现什么,最好是向中国人查证一下。」教授对全班同学说。

每个进柏克莱的学生,不管主修什么,一定要修一门与科学相关的课程。维拉修的自然科学是由爱德华.泰勒教授教的,他被称为「氢弹之父」。众所周知,柏克莱的学生向来以思想自由著称,他们反对几乎所有的规则及官方政策,战争与核能是其中的两项。所以有一年,当一部有关一名好战科学家的讽刺电影推出时,柏克莱的学生就公推泰勒教授为「年度核战狂」。

泰勒教授有一项本领,他擅长把科学传达给门外汉听众。他的课在校园里最受欢迎,而且同时占用两个演讲厅,一个是由教授亲自讲授,另一个是用遥控显示器。因为喜欢聆听他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科学观念,他的每一节课我都和维拉一起去听讲。

有一次,他被问到他是怎么想到氢弹这个主意的。

「我是从中国人那里得到的灵感。」他告诉全班同学:「你们知道,1031年发生了一次宇宙大爆炸,这是人类最早观测到的氢弹。为什么我要归功于中国人?中国人是唯一详细记录这个事件的。根据中国编年史中有关那一年的记载,在光天化日之下,甚至用肉眼也可以看到它。他们连续30天记录了坐标和亮度,后来被认证为我们所谓的蟹状星云。信不信由你,除了中国,我没发现到全世界任何地方有提到这件事。」

有一天,校刊登了一张13位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图灵和费尔兹奖章得主一字排开的照片。

我知道我来加州是个正确的抉择。史丹佛或许有较好的足球队,或较活跃的希腊俱乐部,但在学术的严谨和创新的环境上,连作梦都休想和柏克莱相提并论。

在柏克莱,我们不但可以单独和有声望的科学家对谈,还不时可以见到杰出的世界性政治人物。

有一天,瑈夫人[1]来校演讲。她指控美国人「迫使我们的年轻女性当妓女,年轻男子拉皮条和以对抗共产党为名当小偷。然后以我们的健康为借口,说服我们放弃豆浆,改喝用你们美国人输入的奶粉冲泡的牛奶,却又不协助我们发展酪农业。等你们退出后,留下我们的孩子既没有牛奶,也没有豆浆可喝。」

又有一天,希腊皇后参访我们的校园。我以前从来没见过皇后,所以跑到萨瑟门(南校门)等着想见她一面。我倒不觉得在那里碰到伊普斯兰提斯教授有什么奇怪的,因为他本就有个希腊姓名。

当皇室成员在随行队伍的护卫下经过我们面前时,皇后忽然用希腊语喊出一些话语,并走出行进的队伍。当她向我走来,在距离我不到两呎时,向着站在我旁边的伊普斯兰提斯教授伸出手来。她用希腊语说了些话,还用手拍拍他的脸颊。没人知道伊普斯兰提斯教授竟然是希腊皇后的侄儿!

在所有这些「万神殿」的建造者中,有些是我尽量要避开的,比如系主任、大学校长、教务长等。但不管我言行举止多么小心,这事儿还是找上了我。有一天,我被叫去见教务长。这种事曾发生在维拉就读城市学院时,女教务主任曾要她把旗袍的开衩缝起来。这次我犯了什么错?

「这里有500元奖学金要给你。」教务长递给我一张支票。

我不相信。奖学金是我最不应得的。我是个从中学辍学的外国学生,比我的同班同学至少大了十岁,而且各科成绩都在及格边缘挣扎。

「这一定是弄错了,先生。」我说。

「没错。」教务长向我保证:「我们向那位女士展示一份长长的名单,他挑中了你。」

「她是什么大名?」

「她要保持匿名。」

「这是什么意思呢?」

「她不想让人知道她的名字。」

「那我怎么向她致谢颁给我奖学金?」

「你可以写封信,我会转交给她。」

「我怎么称呼她呢?」

「只要称『亲爱的朋友』。」

我的致谢函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朋友:您赠送的奖学金刚好及时帮我付了学费。您可以放心,将来我也会像您这样帮助别人。我向您保证,未来我会把这笔钱传递到需要它的人。感谢您。

我忽然明白这位好人不愿暴露姓名原因,又为什么教务长建议我只称她为亲爱的朋友。就像中国城里那些捐给我1,400元,让我在这片土地上开始新生活的同胞,也都没有留下姓名。他们和这位女士的目的相同,是要拉我一把而不求答谢。很遗憾的是,很多接受补助或奖学金的人却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成就十分卓越。

几天后,我的洗碗伙伴吉姆.穆迪也被召到教务长办公室。他获得中国城一家名为「淘淘」的中餐馆赠送的一笔小额助学金1,000元。餐馆老板没有挑选任何名单,只指定要给予致力于学习中文或中华文化的学生。

真希望吉姆没有把他刚刚对我说的话告诉这位朋友:

「你今晚能为代我值班吗?我要带女朋友去一家很棒的中国餐馆用餐。我终于能这么做了,还能处理我的停车罚单。」

注[1]瑈夫人,本名陳春麗,西方媒體稱她為龍夫人,是前南越總統吳廷琰的弟媳,也是他得力的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