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铜驼荆棘(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洛阳门阀烬余录》最新章节。
洛阳的铜驼巷,向来是世家豪族的坟场。
崔家大小姐崔明澄,生得一副“世家骨”——细眉如裁,目若点漆,行止间自带三分魏晋遗风。偏生这骨头里,嵌着个二十一世纪的魂。她初醒时,正见丫鬟捧着鎏金菱花镜,镜中少女唇上胭脂艳得滴血,像极了史书上那句“天街踏尽公卿骨”。窗外忽传来管家的尖嗓:“黄巢的兵过了潼关!”满屋婢女霎时面如土色,唯有崔明澄盯着镜中自己,忽嗤笑一声:“好么,穿越就穿越,偏赶上吃人年代。”
第一节铜驼巷的黄昏
暮色沉沉,崔家的朱漆大门紧闭,檐角铜铃在风中瑟瑟作响,似有鬼哭。府中上下皆屏息凝神,唯恐惊动了什么。管家崔忠佝偻着背,在廊下疾走,袖中藏着一封刚送到的密信——黄巢军已破潼关,前锋骑兵不日将至洛阳。
“老爷,不能再拖了……”崔忠嗓音嘶哑,递上信笺时,手指微微发颤。
崔老爷——崔琰,清河崔氏嫡脉,五姓七望之一的家主——面色阴沉如铁。他缓缓展开信纸,目光扫过那几行潦草字迹,指节捏得发白。半晌,他冷笑一声:“好一个‘天补平均’,黄巢这贼子,是要将我世家连根拔起!”
堂下,崔家几位郎君皆肃立,长子崔明远攥紧了腰间佩剑,沉声道:“父亲,儿请率府中部曲,与洛阳守军共御贼寇!”
崔琰尚未答话,忽听屏风后传来一声轻笑——
“阿兄,你带那三百部曲去,是送死么?”
众人回头,只见一素衣少女自屏风后转出,眉目如画,却透着一股子锋锐之气。正是崔家嫡女,崔明澄。
崔琰皱眉:“明澄,此乃军国大事,非女子可议。”
崔明澄却不慌不忙,行至案前,指尖轻点地图上的洛阳城防:“父亲,黄巢军号称三十万,洛阳守军不过万余,且士气低迷。硬碰硬,必败无疑。”
崔明远怒道:“难道要我崔氏坐以待毙?”
“自然不是。”她抬眸,眼底闪过一丝冷光,“黄巢要屠世家,是因世家囤粮自保,不顾百姓死活。若我崔氏反其道而行——”
她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摊开在案上。众人凑近一看,竟是洛阳周边田庄、粮仓的分布图,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数字。
“府中存粮,足够支应全族三年。但若分出七成,赈济流民……”她指尖划过图纸,“我们不仅能得人心,还能让流民替我们守城。”
崔琰面色微变:“荒唐!世家存粮,岂能轻易散与贱民?”
崔明澄轻笑:“父亲,您是要守着满仓粮食等黄巢来烧,还是用它换一条生路?”
堂中一时寂静。
“世家若只顾自己,迟早会被乱世吞没。”——崔明澄站在城头,望着远处的烽火,如是想。
第二节罗裙下的铁甲
当夜,崔明澄回到闺阁,丫鬟青梧正焦急等候。
“小姐,您真要这么做?老爷若知道您私调部曲……”
崔明澄解下外裳,露出内里紧束的软甲,淡淡道:“他迟早会知道。”
她从床榻下拖出一口木箱,掀开箱盖——里面竟堆满了铁片、麻绳和硝石。
青梧倒吸一口冷气:“这、这是……”
“火药。”崔明澄唇角微勾,“虽粗糙,但吓唬人足够了。”
她虽困于闺阁,素日里描鸾刺凤、调丹弄粉,却偏在绣绷丝线间夹一卷《六韬》,于诗笺画稿下藏几页《阴符》。偶有庄户铁匠深夜叩门,携来粗铁硝石,她便以罗袖掩了烛火,细细琢磨那火器制法——虽粗陋,却胜在出其不意。
黄巢军将至的风声,早随铜驼巷的落叶一道飘进绣楼。她抚过裙上金线,忽地冷笑:这世道,既要女儿家做笼中雀,偏又放火烧笼。既如此,不妨让这雀儿,也生一副啄人眼目的铁喙。
“明日,你替我送信给城外的流民首领。”她提笔疾书,墨迹淋漓,“告诉他们,崔氏开仓放粮——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凡领粮者,需助崔氏守城三日”
第三节铜驼巷的烽火
三日后,黄巢前锋果然杀至洛阳城外。
崔家部曲随崔明远上了城墙,而崔明棠则带着一队庄户汉子,埋伏在铜驼巷的隘口。她一身男装,长发束起,手中握着一支绑了火药筒的箭矢。
远处,叛军的火把如潮水般涌来。
“放箭——”
火箭划破夜空,落入敌阵,轰然炸开。虽未造成多大伤亡,但那震耳的爆响和刺目的火光,却让叛军阵脚大乱。
“妖术!崔家有妖术!”有人惊恐大喊。
崔明澄冷笑,抬手又是一箭。
这一夜,铜驼巷没有沦陷。
而崔家的名声,却悄然变了——
从此,洛阳百姓口中,崔氏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门阀,而是“肯分粮的崔家”。